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鲸新聞 11 月 30 日訊(記者 敖玉連)漫長的審批流程,并沒有阻擋公募入局 QDII 的決心。
證監會官網顯示,11 月 28 日,監管接收了銀河基金 QDII 業務資格的申請材料。這是年内第三家申請 QDII 資格的公募,今年 5 月,鵬揚基金、泓德基金也提交了申請材料,目前還在受理階段。
目前,尚在等待 QDII 業務資格的公募共有 9 家:2016 年提交申請的方正富邦基金,2020 年申請的中金基金,2022 年申請的信達澳亞基金,2023 年申請的安信基金、諾德基金、财通證券資管,以及 2024 年申請的鵬揚基金、泓德基金、銀河基金。
QDII 即合格境内機構投資者,具備 QDII 資格,管理人才能在境内募集資金,然後投向海外資産。
據證監會發布的《合格境内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試行辦法》,基金公司要申請 QDII 資格,需要具備公司财務穩健、有境外管理經驗人員、内控完善、三年内未受重大處罰等五大條件。在硬性的管理規模上,基金公司淨資産不低于 2 億元,最近一個季度末資産管理規模不低于 200 億元。
明面上的要求并不算嚴苛,但從監管給出的反饋意見來看,比較抓細節,尤其關注業務負責人履曆和團隊搭建情況。例如在監管給财通資管的反饋中,便要求提交 QDII 業務負責人的具體職責、業務人員儲備、境外投資能力等證明材料。
"QDII 的資格審核更像是一個黑匣子,不确定的因素比較多。" 一位公募人士稱。
證監會文件
事實上,最近一年半,QDII 資格發放明顯放緩,僅睿遠基金一家獲批。而同樣是一年半的時間,2022 年至 2023 年上半年,共 7 家獲批資格,分别是興證全球、永赢、寶盈、彙豐晉信、摩根士丹利、上銀、西部利得。
拿到資格隻是第一步,要發行 QDII 基金,還要獲得 QDII 額度,前者由證監會審批,後者由外彙局分配。
5 月底,外彙局曾向 32 家基金公司發放外彙額度,合計 12.3 億美元,發放額度和頻次都較此前下調。在外彙吃緊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公司從申請 QDII 資格到發行産品,戰線又被拉長:2022 年以來獲批資格的 8 家公募,7 家目前已經拿到了 QDII 額度,但目前都沒有發産品。事實上,興證全球、永赢等基金公司曾經申請過發行 QDII,但并沒有獲批。
開年以來,此前并不主流的 QDII 基金成了 " 頂流 ",從日經 ETF 到美國 50ETF,再到沙特 ETF,QDII 輪番被爆炒至高溢價。不過,9 月底,A 股好轉,海外投資有所降溫:中基協數據顯示,10 月底 QDII 份額爲 5603 億份,較 8 月底的 5820 億份淨贖回 217 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