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叔 第 942 篇原創文章
如果一件事,讓你感到很爽,尤其是很容易就能獲得快感,那麼你要小心了,這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一個做自媒體的朋友說,我發現越是用心寫的文章,越是分享幹貨的文章,越是沒人看。
我說,這并不奇怪,因為有價值的東西,往往需要慢慢地咀嚼消化,需要思考,而這個過程并不那麼舒服。
所以,現在的普遍情況是:
很多人讀不了一篇長文,看不進去一篇信息密度較強的文章,哪怕是五分鐘就可以看完,也堅持不下去。
但是,他們卻可以在搞笑視頻上,在遊戲追劇上,一刷就是幾個小時,并且樂此不疲,根本停不下來。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現象,其本質的區别就在于:前者讓人痛苦,後者讓人爽。
而這恰恰也是我擔心的:那些讓你很爽的東西,往往會毀掉你。
01
向下快樂,毀掉你的人生
我總是講,萬物都有兩面,所以凡事得辯證着看,就比如「快樂」。
所謂「快樂」,就是讓你感到舒服,開心,從某件事中收獲到快感,感覺很爽。
這種情緒其實也分為兩種:向上快樂,向下快樂。
不難理解,向上快樂代表着正面,向下快樂則是代表着反面,而如今我們很多人正沉迷于「向下快樂」中,無法自拔。
所有的「向下快樂」,往往有四個比較明顯的特征:
1. 快感來得快,但退得也快;
2. 特别容易上瘾,且越陷越深;
3. 想戒掉很難,容易複發;
4. 緻人走下坡路,難以成長;
比如如今充斥在我們日常生活裡的一些東西:刷短視頻、看直播、玩電子遊戲、追無聊的電視劇、賭博 ...
這些本質上都屬于「向下快樂」,特别容易讓人沉迷其中。
有人說,忙碌了一天,工作壓力大,心情不好,我放松放松怎麼了,有必要什麼都上綱上線嗎?
這是我在留言區裡常聽到的一種聲音。
為什麼要特别提到這種情況呢?
因為我覺得說出這種話的人,他們深度思考的能力是相對比較弱的。
一個缺少思考能力的人,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話隻聽一半,隻聽他認為的一面,不能辨證着看問題,情緒大于理智。
我說玩遊戲、刷小視頻容易讓人上瘾。
有思考能力的人,他收到的反饋是,我不能沉迷其中,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思考能力弱的人,往往是情緒先跑出來,你憑什麼說我上瘾了,我隻是想放松一下呀~
很多的鍵盤俠和杠精,通常都屬于這種人。
那麼,又是什麼導緻一個人深度思考的能力變弱了呢?
我認為和他沉迷于「向下快樂」中有很直接的關系,人一旦沉迷于「向下快樂」中,就會失去自我提升和成長,變得固執且浮躁。
而一個人如果總是處于這樣的狀态,他的人生是很難向上走的,也是令人堪憂的。
古人說的「玩物喪志」,其實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玩什麼并不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因為沉迷其中而喪失了更多的東西,一些足以影響我們人生的東西,比如寶貴的時間荒廢了、夢想和鬥志被消磨了 ...
所以說,那些讓你很爽的事,可能正在慢慢吞噬着你的人生!
02
遠離「向下快樂」,請做好兩點
更惡心的是,現在的環境是非常糟糕的,有很多無形的坑在指引着你自己跳下去。
比如你喜歡玩什麼樣的遊戲,喜歡看某種類型的視頻,當你在結束一個之後,會有更多同類型的跳出來。
這種看似很人性化的功能,其實倒像是一張無形的大網,将你牢牢地控制住,靜悄悄地偷走你的時間。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原本隻是想放松一下,最後卻沉迷其中,無法自拔的原因。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請你無論有多難,也要做好這兩點。
睡前遠離手機,強制性閱讀
我剛才講到玩物喪志,其實還有一點沒有講,對于今天的人來說,玩物不僅喪志,還傷身體。
很多人雖然年紀輕輕,但身體卻脆弱不堪,主要是因為飲食不健康,作息不規律,又不運動。
而之所以不運動,之所以熬夜,之所以要去吃夜宵,往往是因為沉迷于「向下快樂」中。
不客氣地講,絕大多數人熬夜,都不是因為工作,或者是學習,他們更多的是因為在看電視劇、刷視頻、玩遊戲 ...
所以,我建議你睡前遠離手機,取而代之的是拿起書本。
遠離手機,是阻斷你獲取「向下快樂」,而拿起書本,是希望你能完成自我提升,修心、修腦。
做一些你抗拒、不喜歡的事
毛姆說,為了使靈魂甯靜,一個人每天要做兩件不喜歡的事。
這句話聽上去挺反人性的,其實你如果認真思考一番,就會覺得是很有道理的。
我剛才也講了,萬物都有兩面,凡事得辯證着看。
那些讓你很爽的事,往往會毀掉你,那麼反過來看的話,那些讓你感到痛苦的事,你并不喜歡的事,其實往往也會成就你。
毛姆所說的「不喜歡的事」,準确地講,應該是一些向上的事,比如說看書、運動 ...
所以,我的第二個建議就是:将你不喜歡的,所抗拒的事羅列一份清單出來,然後刻意去做。
你可能沒注意到,我在第一個建議裡用了「強制性閱讀」,在第二個建議裡用了「刻意去做」。
因為遠離向下快樂是比較難的,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陣痛期,希望你能咬牙堅持下來,對自己狠一點。
向上的路,走起來往往是很痛苦的,但很值得!
各位可以在文章下方的「寫留言」處暢所欲言,互相交流。
文/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