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 導購
專注于新能源車資訊及導購
關注
今年 3 月份的車市降價潮,大家應該還記憶猶新。
7 月初,16 家車企聯合承諾 " 不降價 ",後又改口的事件,也應該頗爲印象深刻。
一切都說明,在終端銷量面前," 價格戰 " 無往不利!
這不,8 月份,又有至少 15 家車企參與了新一輪 " 價格戰 ",新勢力車企、老牌自主品牌以及合資車企等均有出招。
8 月 1 日,上汽大衆率先打槍,官宣旗下 9 款 SUV 降價,部分最高降幅達 6 萬。同一天,零跑汽車同步開啓降價福利,最高降幅達 2 萬元。
其後,奇瑞新能源、歐拉、哪吒汽車、極氪等入局,紛紛打出 " 降價牌 "。8 月過半,已有不少于 15 家汽車品牌在進行限時優惠、官降等促銷活動了。
一向愛揮舞 " 價格鐮刀 " 的特斯拉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場好戲,在 8 月 14 日宣布官降,Model Y 最高降 1.4 萬,Model 3 現車有 8000 元保險補貼,兩款車均可享受 3500 元引薦獎勵。
時隔 2 天,8 月 16 日,特斯拉再度調整 Model S/X 的價格,現車優惠 5.4-7 萬不等,通過好友引薦購買 Model S/X,購車人可享 7000 元引薦獎勵,以及 EAP 增強版自動輔助駕駛功能 90 天的免費使用權。
特斯拉的降價活動一波接一波,真的叫等等黨們務必煩躁,該買還是接着等?在今年特斯拉二季度财報電話會上,馬斯克表示,如果宏觀經濟環境不穩定,特斯拉或将繼續降價。
降價,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一方面是行業需求放緩、産能持續擴大後,各大車企壓力倍增。今年 1-7 月,新能源乘用車同比增長 36%,滲透率超過 30%。有比亞迪、特斯拉、五菱、吉利等熱門車企擋在前面,稍微式微一些的可不得在價格上動動腦筋。一來二去,不管是不是熱門企業,也都想在這一輪 " 價格戰 " 中分一杯羹,車市可不就熱鬧起來了。
另外,2023 年上半年,部分車企的年度銷量目标完成率不到 50%,下半年的銷售壓力不小。國内經銷商庫存指數在經曆連續 3 個月下降後,7 月份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再次反彈至 57.8%。
爲了扭轉局面,即便用價格搶市場的戰略不高明,但委實見效。合資的大衆一有動作,自主車企坐不住了,造車新勢力也慌了,卷不動也得卷起來,官降、限時優惠、終端讓利等使得車輛價格不斷下探。甚至在成交價格持續走低背景下,已有部分經銷商調高了下半年的銷量目标。
而且,2023 年,作爲動力電池核心材料的碳酸锂價格猛跌,最大降幅一度超過 70%。碳酸锂價格大幅走低也爲新能源汽車主機廠商 " 以價換量 " 攢了一定的底氣。
不過,價格壁壘被打破以後,想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還得在技術壁壘、在汽車智化布局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