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NBD 汽車,作者:段思瑤,原文标題:《單車利潤隻剩 1.1 萬元!國内汽車行業利潤率創年内最低!車企、經銷商同問:錢被 " 誰 " 賺走了?》
持續上演的 " 價格戰 ",正在攤薄汽車行業的利潤。
日前,乘聯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 9 個月,國内汽車行業收入 73593 億元,同比增長 3%;成本爲 64531 億元,同比增長 3%;利潤爲 3360 億元,同比下降 1.2%。相較下遊工業企業利潤率 6.1% 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 4.6% 的利潤率仍偏低。
利潤率是衡量車企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标。複盤今年 2~9 月汽車行業利潤率走勢,其中 2~4 月這一數字在 5% 左右徘徊,5 月升至 7.5%,之後的 6 月又急速回落至 3.8%,7 月在經曆了一次小幅上升後,8 月再次下滑至 3.6%,9 月 3.4% 的利潤率爲年内最低。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爲,當前汽車行業正處于變革調整期,利潤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是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所無法避免的。
一、汽車行業利潤率持續下行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2023 年,國内汽車行業利潤率分别爲 6.2%、6.1%、5.7%、5%,呈現持續下行的走勢。然而從銷量上來看,2020~2023 年,國内汽車銷量分别爲 2531.1 萬輛、2627.5 萬輛、2686.4 萬輛和 3009.4 萬輛。
中汽協數據顯示,1~9 月,我國整體汽車銷量累計完成 2157.1 萬輛,同比增長 2.4%。其中,乘用車市場銷量爲 1867.9 萬輛,同比增長 3%。
銷量屢創新高,利潤率爲何卻持續走低?有分析認爲,導緻汽車行業利潤率持續走低的原因之一,是需求不足導緻國内汽車市場下行,衆多車企在有限的市場空間下生存,容易導緻競争加劇,引發 " 價格戰 "。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 市場脈搏 " 監測數據,今年 1~8 月," 價格戰 " 已緻使新車市場整體零售累計損失 1380 億元,對行業健康發展産生較大影響。
另據乘聯會數據,今年 1~9 月,全國乘用車降價規模已達 195 款,超過 2023 年全年的 150 款,以及 2022 年的 95 款。
" 價格戰 " 之下,汽車行業單車利潤不斷被攤薄。乘聯會數據顯示,2017~2022 年,國内汽車行業單車利潤維持在 2 萬元以上,2023 年下滑至 1.7 萬元。今年前 9 個月,國内汽車行業單車利潤已降至 1.6 萬元,其中 9 月僅爲 1.1 萬元。
崔東樹表示,雖然有車市生産規模擴大、PPI(工業品出廠價格)下行、上遊碳酸锂成本下降等多重利好因素,但車市 " 價格戰 " 嚴峻,車企利潤總體下降壓力還會加大。
二、" 誰 " 賺到錢了?
在崔東樹看來,"當前汽車行業利潤主要靠出口和上遊産業鏈"。這一點也體現在了汽車上市公司的前三季度财報中。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 9 個月,中國汽車實現出口 469 萬輛,出口增速爲 26%。在海外市場表現搶眼的車企,今年前三季度業績也紛紛獲得了增長。
比如,長城汽車(601633.SH)前三季度海外市場累計銷量 32.42 萬輛,其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1422.54 億元,同比增長 19.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爲 104.29 億元,同比增長 108.7%。
圖片來源:張建 攝(資料圖)
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團(600104.SH)海外市場終端交付量爲 80.6 萬輛,同比增長 5.5%;業績方面,上汽集團前三季度實現合并營業總收入爲 4304.8 億元,實現淨利潤爲 69.1 億元。
作爲汽車産業鏈的上遊,汽車零部件企業利潤可觀。截至目前,已有 18 家汽車零部件行業上市公司發布了 2024 三季度财報,其中有 14 家企業在前三季度實現了淨利潤的同比增長。其中,雙林股份(300100.SZ)等汽車零部件企業,淨利潤同比增長幅度超過 100%。
另外,锂電池上市公司靠着下遊新能源汽車銷量的走高,也賺得缽滿盆滿。以甯德時代(300750.SZ)爲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淨利潤 360.01 億元,同比增長 15.59%,其中第三季度淨利潤爲 131.36 億元,同比增長 25.97%。
崔東樹預測,随着汽車行業新動能持續培育壯大,電池頭部企業利潤豐厚,其他大部分企業盈利下滑劇烈,部分企業生存壓力仍會加大。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NBD 汽車,作者:段思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