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芭比》的結尾,芭比進入現實世界幹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預約了婦科醫生的門診,盡管作爲一個玩具娃娃,她并沒有生殖器官。
這個看起來頗爲有趣的設定,卻映照出了一個現實,那就是生理身體的健康問題是所有女性都可能面臨的,也是首先應該重視的。
而很長一段時間,在 " 忍受病痛 " 這件事上,女人似乎格外有 " 天賦 "。
你可能聽過:醫生上将疼痛分爲十級,最劇烈的就是生孩子。
你可能見過:孕期女性牙痛,爲了避免止痛藥物影響胎兒,被建議 " 忍着 "。
這些情況,當然有着現實的客觀原因。比如因爲不能進行人體實驗很難上市,所以很少有藥廠願意爲孕婦開發藥物,導緻孕婦一旦生病,就可能無藥可用。
看起來,這些由女性身體帶來的病痛,似乎是無可避免的。
畢竟生理性别是無法輕易改變的,女性爲生殖、經期等生理特征而忍受一些痛苦,好像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隻能自認倒黴,這難道有什麽問題嗎?
《不正義的多重面孔》一書中,作者提到:如果一件事,是由不可抗力的自然力量導緻的,那它就是不幸之事,是我們必須忍受的苦難。如果這件事是可控的,可以改變的,那麽承受這種苦難,就屬于不正義。
而我們必須承認,女性今天仍在承受的一些健康風險,并非全都不可避免,以前看起來束手無策的病痛,也并非永遠無法改變。
身爲女人,要承受更多病痛,曾經确實是一種不幸。但今天,數字健康技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視角,一個不再充滿宿命色彩的視角,去改寫女性和健康的關系,去改變女性因生理限制而 " 缺醫少藥 " 的困境。
病痛,是女人的宿命?
很多人可能會問:經期該痛還是要痛,短期内孩子還是得女人來生,很多孕媽也甘願爲了胎兒健康而忍耐……這些 " 必然 " 的事情,還要斤斤計較,是不是太矯情了?
這就要分成兩個問題:
1. 哪些是先天的不可避免。
2. 哪些是後天的可以改變。
生理性别的身體健康風險,幾乎不可避免。
人類 " 有性繁殖 " 的特點,子代會發生極多的變化,這種多樣化更有利于人類适應環境、加速進化。然而 " 有性繁殖 " 也有不好的 " 贈品 "。比如子代變化,也包含了遺傳病變導緻的畸形兒。同理,女性的生理身體所面臨的病痛,也是因爲 " 有性繁殖 " 将經期、卵巢、生産、孕育等生殖相關能力,加諸在女性身上。生理身體無法選擇,由此導緻的病痛,也是生而爲女所必然承受的風險和代價。
但是,先天的風險,卻是可以通過後天的科技幹預而控制和改變的。
比如四維彩超、基因檢測等技術的發展,就比以往更好地識别胎兒畸形,減少了很多家庭的痛苦。同樣,幫助女性減輕病痛的診療和健康管理,也應該成爲科技所照耀到的地方。
從古至今,有很多技術和手段被發明出來,減少疾病對女性的影響。外科醫學的進步,讓女性分娩的死亡率大大降低,更少副作用的止痛藥的問世,讓很多女性避免了經期的痛楚。
今天,女性仍在承受的健康問題,科技還能做些什麽呢?
女性,難被照耀的角落
目前來看,女性健康管理,還存在着不少主觀和客觀上的難點。
主觀上看,很多社會對于現代科技還缺乏足夠的了解,意識不到很多看似不可避免的女性病痛,其實是可以被現代醫藥技術所改變的,依然秉持着 " 忍忍就過去了 "" 生個孩子就好了 "" 哪個女人不是這樣過來的 " 之類的舊觀念。
所以,很多女性在主觀上,存在不知道怎麽緩解、不想緩解、擔心副作用等心态。比如很多女性在痛經、分娩的時候,不敢吃止痛藥,選擇硬扛。
客觀上看,在傳統以男性爲主導的醫學世界裏,女性從業比例低,在科研、藥物研發、執業醫師、管理層等高級别崗位上的女性數量少,這使得很多女性疾病、健康問題、專屬藥物研發等,缺乏針對性的洞察和投入,從而導緻女性在醫療和保健服務上的需求,容易被忽視,或者延遲解決,隻能繼續忍受。
客觀來說,女性相關疾病,對藥物和治療手段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靠性,确實有格外複雜嚴苛的标準,因此在研發、實驗、使用中都更趨于謹慎,會設置較長的考察期,需要嚴格的實驗和充分的證據,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1957 年德國的一個藥廠,将一種沙利度胺藥物推向歐洲市場,該化合物有一定的鎮靜催眠作用,能夠抑制孕婦的妊娠嘔吐,号稱 " 沒有任何副作用 ",結果一年之後,歐洲的畸形兒出生率明顯上升,與沙利度胺息息相關,截止該藥物被召回,全世界有 15000 名嬰兒受害。比起孕婦們的 " 無藥可用 ",這種 " 藥物濫用 " 顯然更不可承受。
所以,爲女性研發藥物或健康解決方案時,藥廠和研究機構所面臨的資金壓力、倫理風險也比較大,确實會讓一些企業失去爲女性健康投入的主動性。
這個過程,需要讓女性、廠商、科學工作者等多個角色都獲益,而數字健康技術讓我們看到了曙光。
技術,改變的力量
數字健康技術,指的是将計算平台、網絡連接、軟件、傳感器 IoT 等,用于醫療保健的用途。目前已經探索出了移動醫療(mHealth)、健康信息技術(IT)、可穿戴設備、遠程醫療、個性化醫療等應用。
女性因生理原因而不得不忍受病痛,或許是一種天降的 " 不幸 ",但正在被數字健康技術,有力地改變。
對于女性來說,數字健康技術的三個價值,格外重要:
一是可及性。
醫療資源是有限的,醫療和保健服務确實很難高效觸達每一個群體,導緻很多女性疾病和健康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
移動醫療,就通過智能手機、社交網絡和互聯網應用程序等技術的使用,大大提高了醫療和健康服務的可觸達範圍,讓女性更容易獲得信息,來改善自身的健康狀況。
比如孕期服用葉酸、注意并發症等,對于現代社會受過基礎教育的女性來說,是一些常識,但在印度農村地區,當地孕婦是很難接觸到這些必要的孕期健康信息的,而建立一個覆蓋所有農村地區的保健體系,則是非常緩慢、高成本的。
所以,爲了減少孕産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印度推出了一項 ReMiND 項目,通過一個簡單的移動醫療應用程序,即使女性用戶的識字能力低,用不起高級功能的手機也能夠輕松訪問,來提高自身的健康認知水平。
據報告,ReMiND 計劃啓動後的頭兩年,印度北方邦的孕婦葉酸攝入量增加了 12.7%,懷孕期間和分娩後的并發症報告率也上升了,一些孕期必要的血壓、超聲波檢查也增加了。
在增加醫療服務的覆蓋範圍和可及性上,數字技術有非常顯著的效果,而這可以有效改善女性的健康狀況。
二是可負擔。
一項技術想要成功普及,最重要的因素可能不是技術上多麽先進,想法多麽标新立異,而是——普惠。
尤其是對于女性來說,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全球女性的收入平均比男性低 20% 左右。所以,醫療和保健服務的可負擔,對很多欠發達地區的低收入女性來說,可能是其願意接受醫療保健服務的決定因素。
很多婦科慢性疾病,比如生産損傷導緻的漏尿等健康困擾,如果檢查門檻高、費用高昂、無法就近就便診療,就很容易變成 " 忍忍算了 ",極大地影響了女性的生活質量。
數字工具的使用,尤其是智能手機和無線通信網絡,具有極高的普惠性,可以低成本地接入互聯網。同時,數字技術也減輕了臨床醫生走訪鄉村的難度,可以遠程提供實時診療,給出預防、診斷和治療的決策。這些都從整體上,降低了求醫問藥的成本,激勵女性患者更積極地尋求醫療幫助。
巴基斯坦的一個全女性醫療服務商 Sehat Kahani,就通過線上電子健康診所,爲全國農村地區提供服務,患者可以通過數字平台找到女醫師爲其診治,費用隻需 100 盧比(約合人民币 6 元)。
三是可受益。
當然,求醫問藥的根本目的是治愈和健康,而不是單純爲了便宜。隻有提供明确受益的診療和保健服務,女性群體才會願意爲之付費,藥廠、可穿戴廠商、研發機構才可能從中獲得商業回報,讓女性健康事業進入良性循環。
數字健康可以爲用戶,帶來至少兩個益處:
益處一,是無創。
前面提到,女性健康管理的風險是比較大的。孕期一些檢查和實驗不能開展,傷害較小或無創的方式,檢測效果又比較差。
以血糖爲例,孕婦是高血糖風險人群,預防妊娠期糖尿病,需要實時監測血糖數值。而傳統的檢測方式,每天得驗好幾次血,不斷地紮手指,才能獲得較爲精準的結果,這對于孕婦的身心來說都是一種負擔。
用數字化的無創檢測,通過智能手機、智能手表、手環等設備,進行血糖的動态監測,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市場,孕婦等特殊群體可以切實從中受益。
(德勤數字健康報告中提到的案例)
另一個益處是:準确。
醫療資源的稀缺,使得專業醫生工作負擔重,分配給每個病患的時間有限,處理影像、醫學報告的速度和準确度難以平衡。而數字技術中的 AI 能力,可以提高診斷準确性,從而造福患者。
韓國首爾的 Severance 醫院,就利用三星的 S-Detect 乳房軟件,來析乳腺病變的超聲圖像,并提供标準化的報告和分類,将年輕醫生(四年經驗)的診斷準确性從 83% 提高到 87%。研究發現,與放射科醫生相比,S-Detect 識别出高風險惡性乳房腫瘤的準确性更高。
中國也有數十家醫院,引入了 AI 軟件來幫助讀取 X 光片和 CT 掃描,以更快的速度檢測和診斷惡性腫瘤。
可獲得、可負擔、可受益,由此可見,數字技術來提高女性健康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已經是切實可行的了。
當我們關注女性健康
我們在關注什麽?
我們正在加速步入數字社會,醫療和保健行業也正在被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所改變。這個有點 " 形而上 " 的宏大叙事,究竟該怎麽展開呢?到底會以怎樣的方式,進入到你我的生活呢?
女性健康管理,可能就是一個醫療保健數字化的棱鏡,許多數字健康技術的局限、邊界和痛點會在這裏集中反映出來。
比如說,數字健康的數據瓶頸。
數字健康技術,需要大量高質量、精細化的醫學信息和數據标注,涉及到專業的醫學知識圖譜,是醫療健康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大障礙。由于曆史原因,孕婦等女性群體經常會在醫學實驗中被排除出去,不适合參與實驗,女性健康研究的受試者少,這就導緻相關數據少,給數字健康應用的數據挖掘、數據标注、領域知識、算法學習等,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可以說,數據瓶頸在女性健康管理中,顯現的尤爲明顯,也非常值得關注。
此外,數字健康的邊界擴展。
正如數字技術在女性健康上所展現出的潛力,過去被認爲是不可避免、無法改變的病痛,今天已經被公認是有可能改變的。
比如高血糖的風險監測,以前必須通過有創的、侵入式的方式進行,而現在通過智能手機、智能手表、手環等設備發出 LED 光信号,經過人體的血管和組織反射、吸收後的衰減光,讓傳感器接收回來,從光信号轉化爲電信号,用來分析血管搏動、脈搏波的形态特點,将這些脈搏波上微小的變化與高血糖關聯起來,從而甄别出不同的高血糖風險,進行糖尿病并發症的預警和監測。
無論是妊娠期糖尿病,還是日漸增多的普通大衆風險人群,都可以低成本、低門檻、更準确地來監測血糖健康,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今天數字技術及其軟硬件,已經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這說明,數字健康的邊界在不斷拓寬,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和市場空間。
有溫度的社會,需要有溫度的技術。數字健康技術,讓女性從生理身體的 " 先天不幸 " 中解脫一點,就折射出了數字社會有溫度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