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丨楊松 編輯丨鄢子爲
一汽豐田天津工廠,仍在正常運營。
12 月 5 日,《21CBR》記者來到工廠門外,上班時間,保安來回走動,沒有員工出入。
附近路口,有一些大卡車裝載一汽豐田車型,向外駛去。
月初,此地出現 " 關廠 " 傳言。
一汽豐田官方回應,因車型老化等原因,部分産線停産,生産仍在繼續。
即便如此,累積産值過萬億的天津基地,确已輝煌不再。
産線調整
天津濱海區,一汽豐田的存在感足,路上随處可見皇冠、銳志、卡羅拉等車型。
高鐵站外的出租車司機,多數也開着豐田車。
" 這款車省油,一公裏油耗 6 毛錢。" 開着豐田油電混動産品的出租車司機稱,跑不出單的同行,才會去買便宜車。
該合資品牌生産的新能源車,也滲透到當地市場。
這位司機表示,bZ3 外觀漂亮,其小區沒法安裝充電樁,補能不方便。
他預估,當地目前約有兩千輛這款車,占出租車市場的 1 成左右。
bZ3 是一款純電車型,由一汽豐田天津新能源汽車工廠生産。新能源汽車占有率逐步提升,上遊生産端變動加速。
初春,一汽豐田泰達第 2 生産線人員陸續向新一工廠(皇冠工廠)、第 3 生産線、新能源工廠以及成都工廠轉移。
4 月,接近該工廠人士發文稱,該産線正式停産。其配了張圖,一個空蕩的車間裏,擺放了 " 最後 " 一輛威馳車。
官方資料顯示,一汽豐田 2002 年落戶天津,截至 2020 年中,天津基地汽車産銷超過 665 萬輛,銷售收入 9200 億元。
照此推算,其工廠迄今的産值總和,預計在萬億以上。
老款車型的産線停産改造,新能源工廠則在擴建。
來源:視頻截圖
一汽豐田新能源工廠,于 2022 年 10 月投産,占地面積 197 萬平方米,主攻新能源車型,年産能達 20 萬輛。
該廠除了推出 bZ3 車型,還生産混動的格瑞維亞、純電的 bZ4X。
這條智能化、高效率的生産線,需要的人力較少。
在工廠宿舍天濱公寓附近,一個快遞驿站的人員稱,前幾年,這裏住了上千人,從快遞量能感受到,今年人變少了。
增速放緩
一汽豐田是豐田在華合資公司,豐田持股 50%,一汽集團持股 50%。
在國内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接近 40%。有的大型汽車集團,電動化轉型緩慢,仰仗其技術支援的合資企業,有掉隊風險。
從銷量看,一汽豐田增速放緩。
乘聯會數據顯示,前 10 個月,該品牌批發量爲 65.2 萬輛,同比微增 0.8%,低于同期乘用車 3.2% 的整體增速。
對标新能源汽車 34.2% 增速,這個态勢堪憂。
2023 年,是一汽豐田成立二十周年。 年初,管理層設下 102 萬輛的年度銷售目标。今年僅剩兩個月時間,目标僅完成六成。
" 當下市場環境嚴峻,對于各位經銷商夥伴的庫存壓力和資金壓力,公司高度關注。"
11 月初,一汽豐田向經銷商發函稱,爲改善經銷商的庫存和資金壓力,将在 2023 年 12 月至 2024 年 2 月繼續下調工廠産量,其中 12 月下調至 6.6 萬輛,2024 年 1 月和 2 月下調至 6 萬和 3.8 萬輛。
該公司此前已下調了 10 月和 11 月的産量。
與新造車品牌選擇直營不同,一汽豐田需要仰仗經銷商渠道,向消費者消售賣汽車。
汽車流通行業不景氣。乘聯會數據顯示,11 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爲 60%,位于榮枯線之上。
爲緩解經銷商庫存壓力,一汽豐田調整産能,天津工廠部分産線停産,意料之中。
有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天津基地三處工廠,總産能達 62 萬輛,确需龐大訂單才能消化。
爲了提振銷量,一汽豐田開啓雙 12 大促,對新卡羅拉、新 RAV4 榮放等一衆車型,推出限時購置稅補 5000 元等舉措。在抖音,其狂撒優惠券。
慢了半拍
" 日系品牌處在低谷,正在尋找解決之道。" 汽車行業分析師梅松林稱。
電動化轉型緩慢,一汽豐田錯失紅利。
該公司主要采用油電混動路線,也生産氫能和純電車型。
乘聯會數據顯示,11 月,其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僅 3069 輛,排在榜單倒數五位。
豐田在氫能領域投入重金,研發時間超 30 年,推出了氫燃料電池車 MIRAI 車型。
來源:網絡
該路線發展緩慢,市場規模小,豐田氫能車型去年全球銷量不到 4000 台。
" 日系車的新能源路線,同中國市場主流不合拍。" 梅松林認爲,一汽豐田當下處境,還與其合資尴尬身份相關。
" 合資車企,不适合承擔轉型使命。" 他表示,這類企業的使命是擴大生産、多賣車,轉型則需要由上至下推行,重構技術、産品、供應鏈體系。
豐田高層坦承,中國汽車市場智能化、電動化的發展非常迅速,隻有當機立斷,才能開發出令中國消費者滿意的商品。
來源:網絡
" 中國消費者對 BEV(純電動車)的喜好,相對其他地方更強,今後在中國,豐田發展純電動車的力度,也會比其他地區更強、更足。" 豐田中國董事長兼總經理上田達郎表示。
知易行難,傳統車企轉型不易,合資企業更爲艱難。
一汽豐田仍依賴油車産品,3 月份上市的純電車型 bZ3,8 個月累計銷量約 2.4 萬輛,有一部分還流向出行市場。
感受到寒意後,該公司隻能通過減産、調整産線等方式,爲新電動産品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