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 2009/2000 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 3359 天
1
不久前有一個熱搜,一直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大概事情是這樣的。
上海有一位母親,是個虔誠的佛教信徒。
她個人為了積攢功德,于是把房子給賣了,然後把全部房款 588 萬捐獻了。
最讓人感歎的是,她沒有給父母留一分錢,也沒有給女兒留一分錢。
女兒考上了上海财經大學,沒有錢交學費,沒有生活費,于是隻能貸款。
站在女孩的角度一想,真的是壓力山大,還未出社會,就已經背負貸款生活了。
後來,這位大姐 " 下山 " 見女兒,可是被拒絕相見。
大姐則表示,既然見不到女兒,說明她們的緣分未到。
這話就真的很可笑,真的是緣分沒到嗎?我想是女兒對母親的做法無法釋懷吧。
這位母親的裸捐的行為真的很難讓人理解,為什麼要全部捐贈呢?留部分給父母和子女不行嗎?
難道愛自己最親的人不是在積攢功德?她愛全世界,卻不愛身邊的人,她信仰的佛是個正經的佛嗎?
有句話說的好,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
愛不是愛抽象的概念,而是愛具體的人;做事不是談抽象概念,而是做具體的事。
沉迷于宏大的叙述,而對身邊具體的人漠然而視,這其實是一種病态。
2
熱播劇《大江大河》有個細節。
恢複高考後,黑五類家庭出身的宋運輝,好不容易能上大學,連排隊打飯都在認真看書,排在他前後的室友愛談人生理想。
室友問宋運輝:你的理想是什麼?
宋運輝:下午學完函數的基本點分類。
室友:我是問你的長遠理想?
宋運輝:這個星期學完函數的連續性。
你看,宋運輝是懂的,他不空談理想,他隻關注當下具體的事。
就如作家梁爽所說,所謂才華,就是基本功的溢出;所謂未來,就是手邊事的聚合。
這也是宋運輝 28 歲就能成為國企廠長,38 歲成為最年輕正廳的原因。
《論語》第六篇《雍也》裡,有一段孔子跟 " 七十二賢 " 之一的樊遲的對話。
原文如下:
樊遲問知。
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樊遲問孔子什麼是智慧。
孔子說:把精力放在對人們有用的事情上,立足于現實來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對于那些無法分清真僞的鬼神,對他們敬而遠之就可以了,這就稱之為智慧。
你看,其實智慧不是談宏觀大字眼,而是做好身邊的實事。
大道至簡,我們總想解讀這個世界,可是卻忽視了基本法,如果不做好當下的事,如何能順利去做未來的大事呢?
作者梁爽還說了自己同事買房的事。
一次同事來自己家做客,同事對自己家附近的實驗中小學的師資教學和畢業情況特别了解。
原來她兩年前就想換成學區房,那時價格還能接受。
可她老公總說買房的宏觀大道理,從城市的工資水平,到東三省的經濟發展,再到國家的購房政策。
言談之間都是泡沫、杠杆、走勢之類的 " 大詞 "。
結果每次商量後覺得 " 現在不是換房的最佳時機 "。于是換學區房的事一拖再拖,拖到房價已經翻倍。
女同事捶胸頓足地說:" 後悔當時被老公的宏大叙述唬住,其實宏觀跟我們關系不大, 我家最迫切的問題是,想不想讓女兒上好學校,以及家裡的錢夠不夠。"
撇開眼下的問題,去談未來的宏觀,這本來就含有很大為未知成分,誰能把控未來呢?
我們沒有上帝視角,不能看清宏觀。
與其與不确定周旋,不如解決當下的重要緊急問題。
就如薛兆豐說:宏觀好壞就像全球平均氣溫,你要是關心人類的命運,平均氣溫有價值。但是你今天要出門辦個事,它真沒什麼用。
談宏觀太遠,不如隻争朝夕。
3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我們不要愛人生的意義,要愛生活本身。我們不要愛抽象的人類,要愛具體的人。"
名著《傲慢與偏見》裡達西和伊麗莎白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主人翁達西儀表堂堂,非常富有,但是他驕傲自滿。
賓利先生想給達西介紹伊麗莎白為舞伴,達西卻冷冷地說到:" 還說得過去,但還沒漂亮到能夠打動我的心。眼下我可沒有興緻去擡舉那些受到别人冷落的小姐。"
于是自尊心很強的伊麗莎白決定不理睬這個傲慢的家夥。
可是不久後達西對伊麗莎白産生了好感,達西不得不承認伊麗莎白體态輕盈,招人喜愛,同時也被她大大落落的調皮勁兒所吸引。
附近小鎮的民團聯隊裡有個英俊潇灑的青年軍官威克漢姆,人人都誇他,伊麗莎白也對他産生了好感。
他對伊麗莎白說,他父親是達西家的總管,達西的父親曾在遺囑中建議達西給他一筆财産,從而體面地成為一名神職人員,而這筆财産卻被達西吞沒了。
伊麗莎白聽後,對達西更加厭惡。
之後,達西無法抑制自己對伊麗莎白的愛慕之情,向她求婚,但态度還是那麼傲慢,加之伊麗莎白之前便對他有嚴重偏見,便堅決地謝絕了他的求婚。
他痛苦地離開了她,臨走前留下一封長信作了幾點解釋:他承認賓利不辭而别是他促使的,原因是他不滿班納特太太和班納特小姐們的輕浮和鄙俗(不包括簡和伊麗莎白),并且認為簡并沒有真正鐘情于賓利;
威克漢姆說的卻全是謊言,事實是威克漢姆自己把那筆遺産揮霍殆盡,還企圖勾引達西的妹妹喬治安娜私奔。
伊麗莎白讀信後十分後悔,對錯怪達西感到内疚。
高傲使得達西無法愛伊麗莎白,而偏見又使得伊麗莎白無法愛達西。
他們都沒有做到去看具體的人,而是憑借謠言和表面就下了判決書。
當達西第一次告白卻被伊麗莎白拒絕,他開始放下傲慢,以平等的姿态講述事實,如此才解除了誤會。
而伊麗莎白也在相處中放下了偏見,以客觀的态度明辨是非,終于認清了達西最深層的品性,與良人相知相守。
羅翔說,要愛具體的人,不要總想着愛抽象的人。真正的感情一定是要投入時間的,真正的情感一定是附着在一個具體人身上的。
确實,愛不是愛抽象的概念,而是愛具體的人。
而具體的人從來不是聽來的,看來的,而是一起經曆來的。
豐子恺說:"人間的飯,是吃一碗少一碗。身邊的人,是見一面少一面。腳下的路,是走一天少一天。
其實,人生就是一次減法,來日,并不方長。生活要如詩如畫,吃喜歡的飯,處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
每一天的彙集會組成一輩子,别想太遠,做好當下吧,愛具體的人,幹具體的事。
作者:琴晴情卿,精讀讀友會會員。琴棋詩畫都喜歡,柴米油鹽也樂意。
提升自我
怎樣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想要為你推薦《精讀君通識詞典》,
這裡有提升個人能力所必備的知識和方法。
你了解系統思考、黃金圈法則、第三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