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藍字 "TMC 動力 " 關注我
在當今全球汽車産業的變革浪潮中,中國汽車産業以其獨特的步伐和姿态,正經曆前所未有的轉型與發展。
工廠自動化的普及、汽車制造效率的提升,以及汽車智能化和跨界智能化供應鏈的興起,推動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嚴峻挑戰,共同構成了中國汽車産業發展的複雜圖景。
随着工業 4.0 的推進,自動化技術已在中國的汽車制造業中廣泛應用,汽車工廠正在加速向自動化和智能化轉型,也是中國汽車彎道超車的重要助力。
在比亞迪、吉利汽車和奇瑞汽車等頭部自主車企,自動化生産線的廣泛應用,不僅提高了生産效率,還顯著減少了對人力資源的需求," 少人化 " 趨勢已經成爲許多先進制造工廠的常态。
沖壓、焊裝、塗裝和總裝等關鍵生産環節的自動化率不斷提高,機器人和智能裝備正在成爲生産線的主角,生産過程的少人化甚至無人化已經來到最後一公裏,汽車制造領域正經曆着史上最大規模的變革。
馬斯克正在打造的‘機器人生産汽車’的場景不僅限于特斯拉,未來也有望成爲中國衆多汽車工廠的真實場景。
汽車制造 " 少人化 " 的趨勢提升了生産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也提高了生産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而工廠的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也促使汽車産業工人向更高技能、更高附加值的工作崗位轉型,從而倒逼汽車工廠内部管理模式的變革。
我們更經常吐槽說傳統汽車無法滿足新時代的用車需求,或者傳統的營銷策略難以适應社交媒體時代的發展,而實質上,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适應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生産環境。
汽車工廠必将繼續深化自動化與智能化的融合,推動生産過程的智能化、柔性化和定制化。而智能工廠的建設,尤其是 " 人機協作 " 的新制造模式,也将成爲汽車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之一。
02
随着生産線的智能化管理和柔性制造系統的引入,汽車工廠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時間完成更多的生産任務,生産領域的革新讓中國成爲全球汽車生産的重要基地,汽車年産量持續增長。
然而,國内市場雖然龐大,但汽車保有量的增長速度并不總能匹配生産增長,當生産效率迅速提高,遇上市場需求增長緩慢時,特别是當下經濟增長放緩,汽車需求變化的情況下,庫存積壓、資金周轉困難導緻價格戰此起彼伏,進而壓縮了企業利潤空間,不利于整個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工廠完成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的前提下,車企可以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精準預測市場需求之後,真正實現按需生産,而靈活的生産線和個性化定制也可以及時應對市場持續變化的需求。
從用戶打開訂購頁面之後,個性化配置的選裝以及工廠的及時化生産構成了一站式的信息平台,助力車企實現新車上市即交付。
03
與此同時,自動駕駛、車聯網、智能座艙等技術的應用,正逐步改變着汽車的形态和功能,汽車逐漸從傳統的交通工具轉變爲智能終端,而這一趨勢推動汽車制造企業向科技公司轉型,并催生大量新的供應鏈需求。
汽車智能化需要高度集成的軟硬件系統支持,傳統的汽車供應鏈正在被重新定義,而電子元件、軟件服務、雲計算等跨界技術的引入,使得供應鏈的管理更加複雜,尤其是對新增跨界供應商的技術能力、質量控制和交付時間的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無論是研發的本土化,還是技術的快速更新叠代,跨界合作都将成爲趨勢,車企将與互聯網、電子信息等科技公司實現更加緊密的跨界合作,有必要開展産學研合作和協同創新,共同推動智能汽車的研發與生産。
汽車市場的競争與其說是設計、功能和價格之争,還不如說是車企整體運營能力的終極考驗。
在全球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綠色産品将成爲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中國汽車産業在這些新興領域已經取得了舉足輕重的進步,但遠遠不夠。
在跨國車企加速融入中國汽車産業,以及中國汽車品牌提速走向國際市場的背景下,中國汽車産業在自動化、智能化和跨界合作等領域雖然面臨着多重挑戰,但也成爲推動行業向前發展的強勁動力。
比亞迪、吉利汽車和奇瑞汽車等整車制造工廠,華爲、騰訊和百度 Apollo 等汽車産業的新合作夥伴,它們正在合力重塑中國汽車産業,最終引發全球汽車格局巨變。
—— 全文結束 ——
看完記得關注 @TMC 動力
及時收看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