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自象限,作者丨羅輯,編輯丨程心
2023 年,許多行業開始争搶 ESG 人才,在獵聘 APP 上搜索 "ESG",相關崗位月薪可以達到 10W~13W,甚至一些行業應屆生的起薪都達到 2~4 萬。在就業普遍面臨壓力的 2023 年,這種反常很能說明問題。
更宏觀的數據也有證明,在 2023 年 11 月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 ESG 發展報告(2023 年)》數據顯示,2023 年有接近 1800 家 A 股上市公司單獨發布 ESG 相關報告,披露率超過 35%,相較去年有大幅增長。
當然,也同樣不可否認,中國 ESG 仍然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從數據也可以看到,雖然獨立披露 ESG 的企業在持續增長,但占比仍然較少。
從投資領域來看,截止 2022 年末,全球可持續基金總資産規模達 2.744 萬億美元。歐洲占到總規模的 81%,美國約占 13%;而整個亞洲(不含日本)總資産才接近 520 億美元,占比約 1.9%。
除了規模較小,獨立發布 ESG 的企業占比較低外,中國企業對于 ESG 的理解也存在較大的分化。
目前,在 ESG 領域比較活躍的當屬互聯網企業,這些企業更容易接受先進理念,同時在創業時期接受國際資本,具有全球視野,并且大多在海外上市,在 ESG 方面受到的監管也更加嚴格。
這些原因共同造就了他們在 ESG 上更加活躍的事實。但作爲對比,以制造業、食品零售等爲代表的傳統行業,雖然許多也已經具備了 ESG 的意識,但對 ESG 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承擔社會責任的層面,而沒有從企業自身的角度出發。
當然,中國 ESG 邁出第一步,這無論如何都不是一種批評。但參考國際範圍對 ESG 的反常态度,我們會發現:企業犧牲自身利益承擔社會責任,這偉大但不可持續,前期這種 " 副作用 " 并沒有突顯,但下一個階段就會發現:搞 ESG 本身并不符合 ESG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畢竟任何事情,有投入有産出才是正向循環。
ESG 的本質,并不是要企業犧牲自身利益來承擔社會責任,而是通過規範治理,讓企業本身可以可持續發展。至于社會責任,其實是企業良好經營之後,自然而然創造的一種正向的外部性,這也是在給中國企業提了一個醒:我們不能再重蹈覆轍,前路沒有參考,需要再度創新。
所以從這個角度回顧整個 2023 年,中國企業在 ESG 的理解和實踐,暗處仍藏礁石。
ESG,從核心業務中開花
前文提到,在中國 ESG 市場上最活躍的是互聯網企業,但這些企業在 ESG 實踐和披露的側重點上,其實也各有不同。
通過我們全面複盤之後發現,在國内頭部的互聯網上市企業中,阿裏和騰訊披露的 ESG 報告相對詳細。其内容不僅涵蓋了環境、社會、企業治理在内的各個方向,還展開了詳細的執行方案和取得的效果。其中包括十分具體的内容,如公司治理 ESG 的組織架構與權責關系,公司董事會的人員配比,相關執行案例的推進情況等等。
但阿裏和騰訊的切入點各有不同。阿裏更側重生态的協同和供應鏈的管理,即通過上下遊的産業協作,帶動整個産業鏈生态共同完成 ESG 的目标;而騰訊則側重信息安全、個人隐私保護、青少年關懷以及産業火數字化等領域。
▲ 圖源:阿裏巴巴 ESG 官網截圖
這種特點,顯然與這兩家企業在業務和基因的不同有關,畢竟阿裏以電商爲核心,整個供應鏈、生态涉及的企業規模和生産環節異常龐大。作爲對比,騰訊則以社交和遊戲爲核心,在 2018 年 930 變革之後,騰訊的重心也在逐漸向着産業互聯網轉移。
簡單的說,每家互聯網企業的 ESG 策略與其本身的業務和集團屬性有關。不止阿裏騰訊,我們看到百度也延續其 AI 戰略,ESG 的關鍵以技術爲抓手,2023 年,百度并沒有發布 ESG 報告,但從其官網已經公布的 19 件進展來看,其 ESG 主要集中在清理各種有害信息,保護用戶隐私,以及通過 AI 能力賦能碳中、幫助女性 AI 科學家發揮技術影響力、基于輔助相關研究和社會發展等方面。
但同樣是電商企業,京東與阿裏也各有不同。京東今年的整體戰略更側重供應鏈,ESG 策略也更加注重供應來和一線快遞人員的福利保障。這一特點無疑是源于自建物流的京東,供應鏈是其核心能力,同時物流直營也帶來的數量龐大的一線員工。
▲ 圖源:京東 ESG 官網截圖
而作爲對比,同樣是電商平台的拼多多對 ESG 卻并不怎麽上心,拼多多曾在 2020 年發布過一次 ESG 報告,但之後并沒有新的更新。
有意思的是,拼多多的中國官網并沒有 ESG 或社會責任相關的欄目和報告。但在拼多多的英文版官網上,卻有獨立的 " 社會責任 " 一欄,這似乎也體現出,或許該企業對于國内市場的 ESG 的并不如國外重視。
由于國内并沒有聲音,我們隻能參考拼多多在海外版官網提到的相關動作,主要集中在農業領域,涉及農業科研、農業供應鏈改造,農民技術培訓和農業扶貧相關的内容。這和拼多多的企業發展一脈相承,拼多多長期重視農業電商,并将農産品打造成平台的一大特色。但即便如此,拼多多在這一塊披露的信息也比較簡單,且信息基本都停留在 2020 年。
▲ 圖源:拼多多英文版官網截圖
與電商平台不同,美團不僅發布了 ESG 報告,也發布了 CSR 報告,兩份内容互爲補充。
但與騰訊、阿裏從宏觀視角較爲詳細展開自家企業在 ESG 各方面的工作不同,美團的 ESG 報告更多側重在環境部分。在這一塊的内容,美團具體到了各個分 / 子公司,各個業務模塊用水用電的數字,可謂事無巨細。但跳出環境這個闆塊,在社會及企業治理,其中尤其是企業治理相關的内容,則相對粗放,報告隻是列舉了公司的理念和規章制度,而缺少具體的執行報告和定量的數據分析支持。
不過,即便行業不同,美團和京東在業務模式上有着一定的相似之處,即擁有大量的一線人員,包括京東快遞員、美團外賣員等等。當然,如果準确來講,京東的快遞員是直接受雇于京東的,美團的部分外賣員卻并不直接受雇于美團,但這不是重點。
從美團披露的 ESG 報告來看,其關于外賣騎手的關懷主要依靠的是對供應商的管理,然後由供應商去完成對騎手福利、工作環境、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落地。所以在 ESG 報告中,相關策略措施,也更多是條例型的内容。
當然,即便大多數互聯網企業在 ESG 報告的披露上還處在相對早期的水平,但相對于傳統行業來說,也已經十分領先了。
今年 1 月在北京舉行的 2024 中國餐飲業社會責任大會發布了《2023 年中國餐飲行業 ESG 實踐報告》提到,餐飲行業的的 ESG 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其中一方面是捐款捐物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則是集中在環保材料,再生能源等環境相關。
毫無疑問,大量傳統實體行業對于 ESG 的理解,或者實踐仍然比較表面。一些企業将 ESG 作爲 CSR 的一個變種,或者簡單将 ESG 理解爲環保和碳中和。
所以整體看,中國企業的 ESG 水平,呈現出極大的兩極分化,而中國企業對于 ESG 的理解還需要市場和時間來培育。
中國 ESG 的矛盾和出路
那麽,除了簡單粗暴的 " 早期階段 ",我們應該如何更具象化地理解當前中國企業 ESG 的處境呢?讨論這個問題其實仍然要回到商業的邏輯上來。
從 ESG 的角度來講,無論是環境、社會、還是治理,本質都是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但這個理念在實踐的過程中,卻存在一個悖論。
即要實現 ESG 的長期目标,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成本,比如在環境方面,放棄更有性價比的普通材料,而采用更具有環保性的材料,比如建設大量的基礎設施,保證某個業務運行環節資源的重複利用。比如在社會環節,需要企業附帶的承擔許多不能産生經濟 " 經濟效益 " 的事情,耗費企業資源的同時卻沒有效益産生。比如在企業治理環節,更公平、公開的企業管理組織架構,必然讓企業的當權者的權利受到制約,但 ESG 的推動卻又依賴于這些企業當權者的推動。
整體上,ESG 的實施過程多少有點 " 欲練此功,必先自宮 " 的味道。即由這一代人的投入,來爲下一代創造利益,這種來自時間上的利益錯配,才是對人性、對 ESG 的最大考驗。
從這些角度來看,但凡是一個正常的管理者,以普遍理性的角度,都很難爲 ESG 買單。
我們在許多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中看到這樣的場景。比如在《流浪地球》中,大量人員反對流浪地球計劃,就是因爲犧牲當代人的利益去拯救未來的人類。而在《三體》中,人類爲了對抗三體危機而改變了全球經濟、科技的發展方向,最終導緻人類進入大低谷時代,在痛苦和反思中,人類悟出了 " 給歲月以文明,而非給文明以歲月 " 的哲理。
▲ 圖源:《流浪地球 2》劇照
這種哲學的思考自然也出現在 ESG 的落地上。中金公司研究部也曾提到,"ESG 建設初期,新增的 ESG 投入會損害公司的利潤,隻有到一定的時間或者是評級達到一定的評分,才會産生正向收益。"
所以如何去調動企業在當前階段的積極性,平衡短期和長期的利益其實才是 ESG 實現的最大考驗。
中國的企業家其實都是非常務實的企業家,比如我們前面提到,許多企業的 ESG 以捐款爲主,我們說這是對 ESG 理解淺薄的表現。但其實除此之外,它的另一個原因,是捐款是滿足社會政策對企業 ESG 的強制要求最簡單便捷的路徑。
這從 ESG 的角度而言,顯然是企業在政策強制要求下的一種被動敷衍的行爲。但雖然我們明确其中的原因,從 ESG 的悖論來看,當前階段也仍然隻能依靠一些剛性的政策指标來推動企業來完成 ESG 的前期投入。
比如在環境領域,中國提出的 "3050 目标 "。比如 2023 年 2 月,深交所發布新修訂的《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 3 号——行業信息披露》,提出要強化 ESG 信息披露等多項要求。
比如港交所進入 2022 年之後就開始全面執行新版 ESG 指引,并對 ESG 采取強制性的監管。如今在港交所上市的企業需要按照新版 ESG 指引披露 ESG 報告,如不披露就需要解釋。
除此之外,在資本市場上,随着打着 ESG 旗号的基金越來越多,上市公司如果想要以更低的成本募資,也必需公布相應的 ESG 報告。這些因素,都在強制推動着企業将 ESG 的相關工作落到實處。
通過這種政策和市場因素帶來的強制性,能夠推動企業走過 ESG 最艱難的投入階段。
在這個階段,企業會将 ESG 的投入看做是一種成本。當走過了成本投入階段,當 ESG 的效益得到了體現,後期企業對于 ESG 的投入就更多會被視爲是一種投資。
當然,通過政策和市場推動,對于一種理念的實踐來講,并不是一個長久之計計。真正要讓企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是要讓企業在實踐 ESG 的過程中真正有利可圖。
企業本質上的追求利潤的,而讓企業可持續發展的 ESG 維護的也是企業的長期利益。而這種企業發展的微妙平衡,還需要在實踐中更多的去摸索。
結尾
雖然整個 2023 年,ESG 的發展并不順利。但毫無疑問,走過 20 年的 ESG 已經在全球範圍成爲了一種共識。
從普華永道 2023 年全球投資調查報告來看,絕大部分投資者都同意 ESG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意義。而更重要的是,這種共識還在持續增加。
從普華永道的調查數據來看,2023 年,全球投資者對通脹、地緣政治沖突、宏觀經濟波動等原來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的擔憂已經開始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投資人對氣候變化,社會不平等,健康風險的擔憂在增加。
其中,71% 的的受訪者同意或非常同意這環境、社會及治理在企業績效中的作用會在未來越大;60% 的受訪者同意或強烈同意他們的公司願意将投資環境、社會及治理作爲競争優勢。
▲ 圖源:普華永道 2023 投資者調查報告截圖
未來的趨勢是确定的,但走向未來的道路卻注定坎坷。
ESG 必須要經曆一個博弈的過程,這既是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博弈,也是當前利益與長期利益的博弈,是程序正義和事實正義的博弈,也是理論正确與實踐正确的博弈。
這場博弈不是對錯之争,也不是正義與邪惡之戰。而是通過大家不斷的碰撞,拉扯,争取和妥協,實現一個正确的,可落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所以我們也期待,在 2024 或者不遠的将來,更好的 ESG,更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