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老盈盈 " 最近首套房貸利率下調,很多貸款利率也跟着下調,現在申請轉貸利率比首套房貸利率降得更多,等額本息最低利率 2.2%,最長可以做 30 年。"10 月 16 日,一位貸款中介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說,目前轉貸利率比以前更低,以前的利率很少能低到 2.2%。
記者從中介、銀行人士等處進一步了解發現,這些中介一般來自按揭服務公司、銀行的第三方勞務派遣公司等,以 " 容易貸 "、" 利息低 "、" 期限長 "、" 放款快 " 爲噱頭引導消費者向他們申請經營貸,然後使用過橋資金結清房貸,再将房屋以企業法人的名義抵押給銀行,向銀行借出經營貸,從而謀取中介服務費和過橋墊資費。因此在一些銀行從業人士看來,中介很能賺錢,比銀行人士賺 " 多很多 ",隻要開一張大單就幾個月生活不愁。
針對轉貸,監管部門、銀行機構都發布過風險提示:消費者辦理貸款業務要到正規銀行網點或銀行線上平台渠道辦理,對他人代辦轉貸業務不盲聽、不盲從,提高風險意識,警惕不實宣傳。
如何包裝
" 我們現在轉貸業務等額本息最低利率可以做到 2.5%,先息後本的是 3.6%,非常優惠的。" 李莉接到一通來自房貸中介的電話,瞬間心動了,按照她目前的 4.85% 的房貸利率,無論等額本息還是先息後本的利率都比她現在的還款利率要優惠。
該中介告訴她,可以先提交房産證評估一下房子價值,然後申請一個經營貸,如果經營貸能批下來就會幫李莉把原來的貸款結清,她後續隻要低息還申請的經營貸貸款即可。該中介還告訴李莉,隻要她不在金融機構的黑名單内,基本都能獲批,而且這種做法比直接申請經營貸款利息還要低。例如申請貸款 10 萬元,先息後本最長是 10 年,等額本息最長可以做 30 年。
李莉聽完中介的介紹頗爲心動,就一步步地 " 陷進去了 "。申請經營貸需要營業執照和經營流水,但李莉都沒有這些,上述中介答應她可以代爲 " 處理 ",不過需要收五千塊代辦營業執照的費用,而且需要兩個月三十萬左右的經營流水,需要李莉協助去完成。該中介表示,李莉需要做的隻是接下來一段時間去 ATM 機存款,不斷往卡裏面存錢,兩三天存一次,每次存兩三萬,一個月下來能存個二三十萬。如果沒有二三十萬那麽多現金,那就先存幾萬塊,過兩天取出來,然後過幾天又再存進去,如此反複存也 " 可以 "。
在低息的吸引下,李莉都照做了。最後經營貸也的确批下來了,但是利率遠沒有上述中介所說的那麽低(獲批的利率是 4.8%),中介的解釋是李莉的職業是普通企業的員工,貸款銀行給不了那麽低的利息。李莉雖然很生氣,但想着之前花了很多功夫和時間去準備,實在不忍心浪費了自己精力,所以最後接受了經營貸的利率。而後對于此前的房貸,中介可以幫忙墊資,但也需要收取三個點的墊資費用,完成整個辦理流程中介還需要另外收取兩個點的手續費。最後的結果是,李莉獲得了經營貸貸款 80 萬元,支付的中介費用高達 4.5 萬元。
事後,李莉挺後悔辦理了房貸轉貸這筆業務。她覺得,自己最開始被低利息吸引,都沒怎麽向中介了解清楚整個辦理流程和具體每一步的費用,而中介除了給她用低息 " 洗腦 ",也沒有主動跟她說清楚辦理流程,隻是問她拿房産證評估,接着幾乎每一步都需要收取費用," 一旦開始再回頭就變得困難了 "。
中介是誰
一位股份制銀行的相關人士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這種中介的做法通常簡單粗暴,以 " 容易批、容易貸、利息低 " 的噱頭引導消費者向中介申請經營貸,然後使用過橋資金結清房貸,再将房屋以企業法人的名義抵押給銀行,向銀行借出經營貸,其中中介要收取各種手續費和辦理費;而正規的銀行則會一開始就會如實告知借款人,申請轉貸不一定能成功,更爲重要的是利息高低也要看借款人的資質,如果是職業爲公務員或來自事業單位、知名企業等的借款人利率才會有比較大的優惠力度。
一位房地産中介亦對記者表示,一般來說如果還款壓力不大其實不需要考慮置換,有些人可能供多套房還款壓力比較大,所以會考慮轉換,因爲轉換需要手續費,全部算下來成本也會很高,即便降息也不劃算。而且一般置換的話,即便中介 " 開出 " 很優惠的利率也不要考慮等額本息還款,這種方式與原本還房貸的方式沒有區别,并不能減輕壓力負擔,因此他們一般會建議借款人采用先息後本的方式。
上述銀行人士則進一步向記者表示,現在這些貸款包裝中介很積極找客戶,套路也很多,因爲他們很賺錢,比銀行人士賺得多很多。隻要開一張大單就幾個月生活不愁,一個 300-400 萬額度的經營貸單子可以拿 1.5%-5% 不等的提成,而銀行做經營貸的人,通常不管單子大小,一單隻有一兩千元的提成,和中介收入差距很大。
據記者多方了解,做這種中介業務的人有的來自按揭服務公司,就是在房産買賣雙方達成協議時,爲買賣雙方提供按揭咨詢服務的公司,并在買賣合同簽訂之後提供按揭申請、合同簽署、評估、交易過戶、辦證等房産交易後台服務的公司。這些公司内部的人長期對接銀行,有着豐富的資源,可以爲借款客戶量身訂做貸款計劃。
更大一部分中介則屬于第三方勞務派遣公司。一位位于廣州天河客運站附近的第三方勞務派遣公司人士告訴記者,銀行每個季度、每個年度都有放款指标,然後這些指标會外包給銀行簽約的第三方派遣公司去做。" 例如某個銀行最近這個季度有 1000 萬元的放款量指标,它讓我們幫它完成,然後我們就會去找客戶,結合客戶資質情況幫助銀行發放貸款。貸款全部都是銀行放的,我們自己沒放。" 他稱,其公司附近有十幾家這樣的第三方勞務派遣公司,廣州 CBD 珠江新城更多,有幾十乃至上百家。
提示風險
針對轉貸,監管部門和銀行機構都曾經發布過風險提示。湖北、河南、河北等地銀行機構近期都曾發布聲明表示,銀行貸款業務從未與貸款中介或個人合作,在辦理貸款時也從未收取過中介費、代辦費等費用,消費者辦理貸款業務要到正規銀行網點或銀行線上平台渠道辦理,對他人代辦轉貸業務不盲聽、不盲從。
例如 9 月 8 日,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發布聲明提醒公衆稱,該行所有貸款業務均未與任何貸款中介或個人合作,在貸款辦理中從未收取中介費、介紹費、包過費、代辦費等;擅自以該行名義或冒充該行員工對外宣傳、提供信貸咨詢、業務辦理的中介機構和個人,該行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金融監管部門也曾發布風險提示稱,消費者使用不法貸款中介推薦的所謂轉貸操作方式,恐将損害自身權益:如通過僞造銀行流水、包裝空殼公司等手段向銀行申請經營貸,涉嫌騙取銀行貸款,情節嚴重者将承擔刑事責任;經營貸、消費貸與住房貸款在貸款條件、利息、資金用途、期限、還款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經營貸和消費貸屬于短期貸款,利率随市場行情浮動,如果消費者後期續貸審批跟不上,極易導緻資金鏈斷裂,甚至影響征信記錄。
比較典型的是遼甯銀保監局在今年 2 月份發布的《關于提前還貸或轉貸的風險提示》,其中明确表示,随着國家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的加大,經營性貸款利率持續走低,社會上出現一些違規 " 貸款中介 ",他們以 " 利率低 "" 期限長 "" 放款快 " 爲由,誘導消費者借 " 過橋資金 " 提前結清 " 房貸 ",再辦理 " 信用貸 "" 經營貸 " 歸還過橋資金,從而謀取高額中介服務、資金過橋費用,同時使消費者陷入違規轉貸的多重風險之中,甚至要承擔刑事責任;并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要提高風險意識,警惕不法分子的不實宣傳,依法合規辦理貸款、還貸業務。
(應受采訪者要求,文中李莉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