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平時坐網約車多嗎,老狐因爲家裏附近有地鐵站,平時很少坐網約車。
不過聽有些小夥伴說,他們也很少坐網約車,原因是坐網約車很容易頭暈,坐久了會難受。
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網約車司機的駕駛風格都很激進,各種左穿右插、急停急刹,更容易暈車。
問題來了,人爲什麽會暈車?
暈車,醫學上的名詞是暈動症,人體暴露在刺激性的運動環境中出現的一系列不适反應,如頭暈、疲倦、冷汗、胃部不适、惡心嘔吐、過度換氣等。
耳朵裏有一個叫半規管的器官,這個東西是用來感受平衡的,裏面有某種液體,俗稱 " 耳水 "。
半規管會通過 " 耳水 ",感受人體是否平衡,再把信息傳遞給大腦,讓你做出相應調整。
但半規管和眼睛感受的狀态是不一緻的,半規管會因爲速度的來回變化而發出不平衡的指令,但眼睛接受的信息,和耳朵未必一樣。
但眼睛接收的信息,和耳朵未必一樣,如果眼睛傳給大腦的信息和耳朵不一緻,很容易讓大腦難以區分狀态。
這時,大腦會啓動生物保護機制,就容易産生嘔吐反應,實際上暈車,想吐,頭痛頭暈,這都是大腦啓動生物保護機制觸發的。
現階段的網約車,大多是純電車,從原理上來看,純電車天然就比燃油車更容易暈車。
不是說純電車的動力更加平順,無需變速箱介入的結構,動力輸出更平穩嗎,爲什麽反而更容易暈車?
要了解這個問題,必須要搞清楚純電車和燃油車的一些異同。
相比燃油車,純電車的其中一個優勢,就是安靜而強大的加速,一腳電門,汽車就能飛速而去。
在馬路上,我們往往會聽到燃油車加速時,轟鳴的引擎聲,但這種聲音,在純電車上,幾乎是聽不到的。
乘客在乘坐燃油車時,汽車發動機會發出聲音,乘客聽到後,大腦中會吸收到信息,不會沒有預兆。
純電車則不一樣,加減速太快,乘客還沒有心理準備,汽車就突然發動,這種瞬間起步帶來的輕微眩暈感,就很容易産生。
行駛過程中的燃油車,一旦突然松開油門,變速箱通常會 " 識趣 " 地配合,讓整個滑行過程變得順滑舒适,不會給人帶來不适感。
至于純電車,考慮其動能回收的特性,司機如果突然松開電門,車輛會通過一個設備,把汽車前進的慣性儲存起來,需要時再利用。
因爲發動機的缺失,純電車的加速過程,隻有胎噪、風噪和微弱的電流聲,乘客對于駕駛者的加速過程,沒有任何預見性。
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容易帶來一定的頓挫感,讓乘客感到不夠平順,從而引發頭暈等症狀。
說到純電車帶來的眩暈感,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叫 NVH 的概念。
NVH,是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縮寫,能直接影響乘客在車上的舒适感。
決定汽車 NVH 的,和汽車的動力總成有關,不管車子用什麽動力總成,在開發之初,必定有一個基準動力總成配置的。
絕大多數的純電車,都是直接套用方案商,或委托第三方 NVH 調教機構,搞整車 NVH 設計。
問題是,車企購買的通用方案,幾乎全是按照燃油車的标準來做的,但純電車和燃油車的噪聲及振動特性,完全是兩碼事。
燃油車的噪聲,大部分是低頻乃至人耳不可聞的超低頻,而純電車的噪聲,則主要是超高頻乃至人耳不可聞的甚高頻。
造成這種區别的根源,就是動力總成,燃油車的振動物是低速熱力機械,本身的聲紋特性就是低頻爲主。
而電機包括電控系統,全是高壓電驅動的電力機械裝置,高電壓和高電流驅動的這些裝置,發出的聲音大多是高頻。
NVH 是針對低頻優化,盡力去削減低頻的整合設計,對電力系統的高頻聲基本無能爲力。
即便乘客聽不到,但耳朵裏的半規管能接收到這些高頻信号,如此一來,照樣會産生上述的大腦防禦機制,暈車感會變得非常頻繁。
既然純電車容易産生暈車,那不坐不就行了?現在純電車的占比越來越高,網約車大部分是純電,完全不坐純電車是不可能的。
既然無法逃避,就得另尋方法,以下一些方法,可以盡可能避免或減少暈車帶來的不适。
在車上,盡量少看手機等電子産品,可以看看外面的景色,讓眼睛接受一些外界信息,包括颠簸、急加速等,使大腦保持信息一緻。
乘車前不要吃太飽,也不要吃油膩食物,提前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不會太容易嘔吐。
藥物輔助也是一種辦法,可以在乘車前接觸一些藥物,但有的藥物可能有副作用,因此是否服用,還得看個人體質。
乘車前也可以服用生姜,生姜對于止吐有一定效果,可先切成薄片與适量的優質蜂蜜混和攪拌均勻,裝瓶備用。
乘車前,嚼食 4 到 5 片蜜漬生姜及兩匙蜂蜜,出行中可根據個人需要,重複取食生姜片若幹。
司機最好不要繼續用駕駛燃油車的技巧,去駕駛純電車,在制動時要更加輕柔,确保加減速的穩定性,能讓乘客更加舒适。
一些不良的駕駛習慣,像急停急刹,左穿右插之類的更是要少做,司機自己開爽了,可苦了後面的乘客。
此外,越來越多的純電車廠家,已經認識到暈車的問題,把電門調校得越發平順自然,盡量模拟燃油車的發力特性,舒适性在逐步改善。
相信不久的将來,純電車的乘坐舒适性,會全面超越燃油車,到那個時候,純電車暈車的小夥伴,會越來越少了。
參考資料:
編輯:陳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