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又有上市農商行股權遭到流拍。
9 月 27 日,阿裏司法拍賣網顯示,巴龍國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巴龍國際建設)持有的青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青農商行,002958)4900 萬無限售流通股在該平台拍賣,起拍價約 1.37 億元。該場拍賣共 1449 次圍觀,40 人設置提醒,卻無人報名。
藍鲸财經記者注意到,此次起拍價與股價相比并無折扣。截至 9 月 27 日 A 股收盤,青農商行平盤報收,股價爲 2.79 元 / 股,總市值 155 億元。
根據青農商行 2023 年半年報,此次所拍賣的股份持有人巴龍國際建設爲青農商行第七大股東,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巴龍國際建設持有該行無限售條件的股份數量約爲 1.73 億股,持股比例 3.11%,所持股份均被凍結。而巴龍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和巴龍國際建設爲一緻行動人。報告期末,上述兩家公司合計持有青農商行股份比例爲 7.16%。
從此次拍賣标的青農商行來看,該行經營壓力并不算小。
青農商行 2023 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末,該行資産總額 4649.89 億元,相比年初增長 6.95%,實現營業收入 55.93 億元,同比增長 4.87%,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8.92 億元,同比增 8.17%。
回溯至 2022 年,青農商行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99.44 億元,同比下降 3.43%;實現歸母淨利潤 23.17 億元,同比下降 24.41%。
資産質量方面,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該行不良貸款餘額爲 52.60 億元,不良貸款率爲 2.19%,較 2021 年末上升 0.45 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 207.63%,較 2021 年末下降 24.14%。
今年上半年,青農商行不良貸款餘額爲 48.59 億元,不良貸款率爲 1.93%。雖然不良率較上年末有所下降,但在 A 股上市銀行中仍爲最高。
基于業績承壓,青農商行董事會審議通過的利潤分配預案爲 2022 年度拟不進行現金分紅,不送股,不轉增股本。
值得注意的是,青農商行近一年高管變動十分頻繁。
9 月 12 日,在空缺 8 個月後,青農商行行長人選落地。根據該行公告,該行董事、行長于豐星的任職資格獲核準。
較爲罕見的是,任職十餘年的原行長曾被董事會、監事會評價爲 " 不稱職 "。今年 5 月末,青農商行發布公告稱,6 月 20 日将召開 2022 年度股東大會,會上将聽取該行《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層及其成員 2022 年度履職評價報告》。
然而在該行董事會、監事會對高管的履職評價中,該行原行長劉宗波、原風險總監姜偉雙雙被評價爲 " 不稱職 ",原副行長賈承剛、原副行長王建華、副行長丁明來均被評價爲 " 基本稱職 ",其餘高管爲 " 稱職 "。
實際上,在此之前劉宗波已經辭任。1 月 18 日,青農商行發布公告顯示,因超過關鍵人員任職期限的相關規定及年齡原因,劉宗波辭去該行第四屆董事會執行董事、行長,以及董事會提名與薪酬委員會委員等職務。辭職後,劉宗波不在該行及其控股子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同時,藍鲸财經記者發現,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青農商行現多次高層人事變動,其中三人離任原因均包括了 " 超過關鍵人員任職期限的相關規定 "。
除劉宗波之外,該行原執行董事、董事長劉仲生亦因 " 超過關鍵人員任職期限的相關規定 " 于 2022 年 8 月離任;而該行原董事會秘書隋功新因相同的原因于今年 2 月離任。
此外,今年從該行辭任的高管還包括副行長、監事長、監事、行長助理等。
不僅如此,今年 4 月,青農商行收到巨額罰單。該行因公司類貸款風險分類調整不及時、向關系人發放擔保貸款的條件優于其他借款人同類貸款的條件、流動資金貸款管理不審慎、貸後管理不審慎等違法違規事由,被原青島銀保監局罰沒合計 3087.27 萬。
禍不單行。上述罰單作出處罰決定的日期爲 2022 年 8 月,而去年 1 月,該行還因貸款業務違規等原因領到超 4000 萬元的罰單。兩張千萬級的罰單的出具時間僅相差半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