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月 19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發布公告,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 3 月 19 日 24 時起,國内汽、柴油價格(标準品)每噸分别下調 280 元 / 噸和 270 元 / 噸。
國内油價調整迎來 " 三連降 "
本輪油價調整是 2025 年的第 6 次調整,也是一季度的最後一次調整。折合成升價計算,92 号汽油價格下調 0.22 元 / 升,95 号汽油價格和 0 号柴油價格均下調 0.23 元 / 升。今日過後,私家車主加滿一箱 50L 的 92 号汽油預計将少花 11 元錢左右。根據卓創資訊的測算,以月跑 2000 公裏、百公裏平均油耗 8L 的燃油汽車爲例,直至 4 月 2 日 24 時開啓下次調價窗口前,單車燃油成本将減少 16 元左右。物流行業以月跑 10000 公裏、百公裏油耗在 38L 的重型卡車爲例,在下次調價窗口開啓前,單車燃油成本将減少 408 元左右。
今年以來,計入本輪調整,國内油價調整呈現 " 兩漲三降一擱淺 " 格局。在開年 " 兩連漲 " 過程中,汽油價格積累了 410 元 / 噸的漲幅,柴油價格積累了 395 元 / 噸的漲幅。春節過後,油價漲勢暫停,先是擱淺一輪,随後迎來 " 三連降 ",本輪降幅也創下年内最大降幅,燃油車主出行成本持續走低。今天過後,年内汽、柴油累計價格調整均由正轉負,汽油累計下降 175元/ 噸,柴油累計下降 165 元 / 噸。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方面,除油價一直較高的海南、西藏外,其他地區 92 号汽油價格普遍降至 7.1 元 / 升 -7.5 元 / 升之間;95 号汽油價格也降至 7.6 元 / 升 -8 元 / 升之間,大多數地區都重回 8 元 / 升以下水平。
對于下一輪油價調整方向,隆衆資訊分析師劉炳娟認爲,美國加強對伊朗制裁導緻地緣局勢仍有不穩定性,市場對供應中斷的焦慮仍可能受一些消息影響,導緻油價的短期波動,但美國加征關稅拖累全球經濟,也在持續加重需求端的悲觀情緒,随着多空博弈延續,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擱淺概率較大。卓創資訊則表示,随着歐洲地緣政治局勢降溫,單純靠中東局勢擾動,很難造成原油再度上漲,未來走勢以承壓爲主,預計短期原油或偏弱運行,但幅度受限,下一輪國内成品油調價方向存在較大不确定性。
一季度國際油價坐上 " 過山車 "
今年一季度,國際油價先是強勢上漲,沖至 80 美元 / 桶左右的近半年高點,随後持續下行,至 3 月中上旬最低已跌至 70 美元 / 桶以下的近半年新低,可謂坐了一波快速 " 過山車 "。
3 月以來,OPEC+ 将在 4 月起逐步增産的決策仍帶來持續利空影響,不過,地緣局勢的反複,尤其是俄烏和談難以迅速達成協議的預期變化、加沙停火面臨擱淺、美國對胡塞武裝的襲擊,以及加大對伊朗、俄羅斯石油出口限制的舉措,都在油市上形成利好因素,到 3 月中旬,多空角力态勢明顯,油價在震蕩中觸底,又緩慢回升。
對于市場來說,綜合影響更大的可能還是美國加征關稅以及随之導緻的貿易争端風險。
雖然近期美國在關稅方面數次改口、反複,但市場對重稅的落地和大國間的貿易攻防愈發緊張,美股也持續承壓走低,原油價格更是受到較大影響。隆衆資訊的一項研究指出,相較 2 月 1 日特朗普公布加征關稅時,3 月中旬布倫特原油價格已下跌了 12% 左右,而且,目前市場認爲美國大概率仍将自 4 月 2 日起正式實施新一輪加征關稅政策,屆時加拿大、墨西哥及美國三大經濟體的經濟衰退風險都将進一步上升。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加征關稅對美國消費端成品油價格的影響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讨論,高盛在近期的一份研報中分析稱,如果美國政府對所有進口石油産品加征 10% 關稅,預計美國消費者每年将額外承擔約 220 億美元的關稅成本,家庭用油成本每年也将增加約 170 美元。
此外,國際能源署(IEA)在 3 月 13 日公布的《石油市場月報》中再次下調了石油消費需求增長預期,并表示,由于美國關稅政策反複無常且不夠清晰,再加上可能導緻的潛在報複與争端升級風險,市場不确定性劇增,全球宏觀經濟面臨下行風險,石油增長預期因此下降。其他機構、投行對需求、油價走勢也普遍并不樂觀。不過,在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庫存數據中,美國汽油和餾分油庫存出現了意料之外的顯著下降,對市場悲觀情緒有所緩解,也成爲了近日推動油價觸底回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汽油庫存,美國原油庫存仍處于季節性累庫階段,已連續 7 周上升,創下曆史新高,對油市仍形成利空。
截至 3 月 19 日,布倫特原油價格約 70 美元 / 桶,較年初價格下跌 6%,與 1 月 15 日 82.63 美元 / 桶的高點相比,降幅接近 15%;WTI 原油價格在 66 美元 / 桶左右,較年初價格跌超 7%,相較 1 月 15 日 79.39 美元 / 桶的高點,降幅高達 16%。(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胡珈萌,編輯|劉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