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卿日常》前幾天完結了。
作為冬日裡的電子榨菜,熱度相當喜人。
上過 3196 次熱搜,其中 254 次登頂 top1。
愛奇藝最高熱度值也高達 10477。
播前不被看好,播後收視節節攀升,算是真正實現了逆風翻盤。
不過相較高熱度,它的口碑卻褒貶不一。
喜歡的人。
覺得它輕松歡快,反雌竟的劇情又爽又燃。
不喜歡的人。
則認為這劇毫無邏輯,劇情幼稚。
而更多人反感的點在于劇集宣揚的 girl help girl 隻是一種烏托邦式的奶頭樂。
本質是一邊馴化女性,一邊扯着女權大旗。
反而美化了父權, 削弱了封建社會的壓迫。
派爺覺得《卿卿日常》作為一部下飯劇來說,挺值得一看。
不過如果要深扒背後的邏輯和女性互助主題,确實站不住腳。
而同樣原著是清穿,要想看出深度,看到反封建的思想。
這倒是讓派爺想到這部——
《步步驚心》
《步步驚心》無疑是成功的。
2011 年開播。
收視率平均 1.526,最高破過 2。
播出期間一直穩居全國同時段收視率冠軍寶座。
網絡成績也很能打。
成為網絡史上第一部破億點擊的劇。
甚至,集均播放量還曾超過《甄嬛傳》和《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
之後一共拿下大大小小 50 多個獎項。
一路火到東南亞。
不僅如此。
還被韓國買下版權翻拍了《步步驚心》。
每到下雪。
總是有無數人想到總是若曦廊下接雪和雪中紅梅舞。
加上戰歌一起,我看誰的 DNA 又開始痛了!
也正因如此。
11 年過去,豆瓣近 29w 人能打出 8.4 分。
2022 年了還有人在讨論步步驚心的劇情。
在派爺看來。
《步步驚心》當然是一部經典。
而且,每次重看都能帶來感動和更深層的回味。
這部劇經典在哪?
乍一看是那些人物群像編織出的 " 情 " 網。
可仔細一琢磨卻是那股無法逃脫的悲劇宿命。
全劇以現代女性張曉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間為背景,講述她與阿哥們一起長大,被迫卷進 " 九子奪嫡 " 的故事。
所以,群像是看劇的第一感受。
我們帶着張曉也就是穿越成馬爾泰若曦的主觀視角,看到:
城府頗深的四阿哥胤禛。
溫潤如玉的八阿哥胤禩。
重情重義的十四阿哥胤祯。
潇灑不羁的十三阿哥。
還有若蘭、綠蕪、明玉、敏敏等一衆個性鮮明的女子。
而這些人物,又編織出一張纏綿糾葛的情網。
" 情 " 字,在《步步驚心》占有很大的比重。
有人可以為了情,陪對方幽禁養蜂夾道十三年。
有人可以為了情,雖死卻道一句不悔 "。
也有人可以為了情,自動投身火海。
光是若曦。
就有四曦線,八曦線,十三曦線,十四曦線等。
所以很多人在初看《步步驚心》時覺得若曦是瑪麗蘇也不足為奇。
不過。
《步步驚心》的妙,就在于感情線的合理化。
它沒有陷入幾男争女的惡俗,而是細膩地刻畫每段感情的不同。
十阿哥和十四阿哥是年少玩伴。
十三阿哥是靈魂契合的知己。
若曦從始至終的情,隻有四阿哥和八阿哥兩人。
對八阿哥,是多年追求的感動。
彼時,若曦進宮當奉茶宮女多年。
這些年來,八阿哥一直在後方為她打點一切,這些她都看在心裡。
對四阿哥的感情,若曦在最後的那封信中應該說得很清楚。
情感節點有三。
一是四阿哥向若曦坦白想要皇位。
二是扔掉雨傘陪她一起淋雨受過。
三是奮不顧身出來為她擋箭。
坦誠相待,同甘共苦,舍身相救。
在風起雲湧的紫禁城中,面對這樣的人怎麼可能不心動呢?
這裡有一個很大的争議點。
有很多人不明白,若曦為什麼會愛上八阿哥,愛上自己的姐夫?
但派爺覺得,如果隻是把她歸結于愛上姐夫那就太小瞧《步步驚心》裡的情。
就說一個片段。
若曦出宮前和八阿哥的訣别。
在所有人都誤會八阿哥時,隻有若曦知道八阿哥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成全自己出宮的心思。
所以見到他先行了大禮感謝。
最後兩人都心知肚明,這将是今生見到的一面。
都在寬慰對方善待自己。
這麼多年,兩人的感情之間的複雜其實早就超越了愛情。
而有部分網友覺得若曦矯情擰巴,甚至連死都是她自己作出來的。
其實相反。
派爺倒是覺得若曦是現在影視劇中難得的有血有肉的女性角色。
她善良講義氣。
冒着康熙大怒的風險故意打翻茶水,在禦前替十阿哥解圍。
冒着被識破掉腦袋的風險,在敏敏面前幫十四阿哥隐瞞身份。
甚至,全劇沒有營銷女性互助。
可看若曦對待其他女性角色都有共情。
拿典故為綠蕪出頭。
為敏敏操辦表演,隻為在十三阿哥面前留下最美的樣子。
她擰巴嗎?
是。
但她之所以擰巴,也正因為這份善良和義氣。
她沒有辦法看着這群從小一起長大的阿哥們去死,所以在愛人和朋友中拉扯,在皇權和感情中掙紮。
這難道不是一種難得的,珍貴的品質嗎?
而若曦的性格, 或者說若曦之死,也帶出了《步步驚心》悲劇的關鍵——
宿命。
步步驚心的悲劇,在國産劇中實屬罕見。
上位者,永失所愛。
失敗者,一個接一個慘死。
就連女主最後都抑郁而亡。
加上每一對 CP 都不得善終,可謂是全員 BE。
想當年,看到結局的觀衆被虐得死去活來。
可《步步驚心》的好就在于,它的 " 虐 " 并非車禍癌症這些編劇常用的巧合。
而在于無法抵抗的宿命。
若曦剛穿越到清朝,以為自己知曉曆史可以做到置身事外。
所以她随心所欲。
偷跑出去玩,和明玉打架,怼八福晉 ……
之後,她和這些阿哥逐漸熟悉,發現自己早已身處其中。
她天真的以為自己可以改變一切。
雍正登基,十三告訴她:
她不相信,覺得可以通過雍正不是那種狠辣之人,覺得可以憑借雍正對自己愛保下他們。
可,随後玉檀被活活蒸死。
年少時的玩伴一個個入獄。
無意間還得知當年十三阿哥被幽禁,都是因為自己。
以前,她知道所有人的命運,卻唯獨不知道自己的。
而現在她終于明白。
自己不僅是曆史的見證者,甚至成了推動命運的關鍵一環。
所以她才會徹底絕望。
而體現出宿命感的不僅有衆人難以掙脫的命運牢籠。
還有最無力的一點——
張曉作為一個現代人注定被古代被封建禮教摧殘身心的悲劇。
作為觀衆。
我們可以看到張曉是如何一步步被封建禮教所同化的。
一開始,張曉剛穿越到清朝。
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現代女性。
她無法理解 " 姐姐 " 若蘭為何委屈地困在八爺府上,和别的女人分一個男人。
她覺得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
大不了終身不嫁,樂得自由自在。
可很快,現實就給她澆了一盆冷水。
中秋宴,十阿哥被賜婚。
她看着十阿哥和明玉明明不滿意這門親事,卻還隻能接受。
甚至,還要笑着謝恩。
直到這刻,她才明白了皇權的威力。
在皇權之下,即使你尊貴如阿哥,也無法自由,何況是自己一位小小的格格呢?
劇中若曦從中秋宴到轎中回家,用了一個蒙太奇鏡頭。
加速了這種命運由不得自己的窒息感。
此後,若曦心态發生了一個大轉變。
她清醒的認識到,在封建社會,皇權高于一切。
皇上的一句話就可以颠覆生死,決定榮辱。
所有人都以為她的傷心是因為喜歡十阿哥。
隻有若曦明白。
在那一夜,她的天真被徹底殺死了。
她對自己的未來産生了恐懼。
之後若曦選秀女、做奉茶宮女 ……
期間,她被皇權一步步馴化,變得謹言慎行,和宮裡的人越來越像。
此時,她妥協了太多東西,可她還是想堅守住自己本心——
有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的自由。
而蒙古王爺送她玉佩又将她僅存的一點希望擊碎。
她被迫進入政治漩渦,她的婚姻已經不關乎她一人。
特别是太子的求娶讓她更加失去信念支撐。
這次她終于認清自己在古代,就算本心也由不得自己的事實。
于是,她這次沒有坐以待斃。
而是選擇了主動依附皇權。
向未來的雍正示好。
既是自救,也是她能妥協的最後一步。
而若曦十多年的深宮生活,言行思想也在潛移默化發生改變。
從剛開始的不能接受一夫多妻制。
到最後隻求對方真正的懂她,愛她。
從剛開始的見不慣奴才替自己受罰。
到最後情急之下将 " 狗奴才,連我都拉拉扯扯你有幾個腦袋 " 脫口而出。
有時,甚至連她都分不清自己到底是若曦還是張曉了。
所以,若曦一邊不得不妥協于封建禮教,一邊又想守住自己的一點現代思想。
在命運中不斷掙紮撕扯。
最後熬到油盡燈枯可以說是注定的。
為什麼很多人不滿意《卿卿日常》的設定?
表面上看,《卿卿日常》的思想确實更為先進。
不僅有女尊思想,還全員皆好人。(即使是壞人,智商也很低,很容易就被消滅)
可轉念一想。
就會發現這個設定根本就站不住腳。
它的先進是個烏托邦,是個虛幻的美夢。
過于輕松的劇情,很大部分消解了主題的嚴肅性。
隻喜歡自己看起來很爽,可就能避免被家暴嗎?
而被很多人誇的女性獨立自強的言論。
其實在《步步驚心》中也有類似的言論。
但若曦的真實就在于。
由于時代局限,即使做得再好也隻能被困在紫禁城中。
而《卿卿日常》步子則邁得很大。
不僅讓夫人們開酒樓。
還讓她們直接改革,廢除舊例。
看着爽嗎?
是很爽。
但,這明顯是一種讨好觀衆的做法。
有人會說,難道讨好觀衆還不好嗎?
其實,讨好觀衆的本質是一種刻意的表演,是對觀衆反向的凝視。
它窺探到了你要什麼,所以将東西拼湊出來給你。
這也是為什麼《卿卿日常》會讓部分觀衆覺得别扭的原因。
因為拼湊出來的東西不僅刻意,還沒有邏輯。
劇作真正要做的是尊重觀衆。
不要總想着投機取巧。
而是把觀衆當正常人。
用角色的鮮活,劇情的深度打動觀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