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息來源:中國青年報、中國石油大學微信公衆号、第八元素塑料版、新浪微博等
由于疫情進一步蔓延,現在布洛芬等藥物還有像抗原這種檢測用品都已經成了緊俏物品,甚至有些地區一片 / 一根難求。為此網上都流傳出了這樣在家 " 自制 " 布洛芬攻略:
布洛芬的确是普通網友沒人能自制的存在,不過,的确有其他疫情相關用品被人 " 手搓 " 成功了。
手搓醫療衛生用品的這點困難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師生們看來,都不算困難。近來,他們自制抗原檢測試劑盒的消息引發熱議,将實驗室作為臨時 " 生産點 ",為助力學校應對疫情。
該校化學化工學院曾景斌教授基于已有研究,帶領團隊迅速化身 " 生産小隊 ",将實驗室作為臨時 " 生産點 ",用科研設備和材料,手工自制抗原檢測試劑盒,并免費向有需求的教職工和留校學生發放。
左為市面标準抗原檢測試劑,右為曾景斌教授團隊自研試劑
團隊成員表示 " 我們正加班加點趕制試紙,保障校内的抗原檢測需要,希望用我們的所學所長,為學校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 "。
中國石油大學自制濕法抗原檢測說明書。
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小編一樣将信将疑。畢竟這看上去這就像個普通的小作坊,是不是也懷疑這個自制抗原檢測試劑真的安全、可靠、準确嗎?但是學校官微答疑:人家這可是正規軍!這可是從 2020 年起就開始研究的項目。
這支團隊可是石大的一支硬核科研團隊。曾景斌表示,2020 年底,在山東省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的支持下,團隊聯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團隊,針對傳統核酸檢測周期較長、偏遠地區缺少專業檢測設備及人員等缺點,開展了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紙條技術的研發,以達到準确、便攜、高效的檢測效果。
今年 4 月,研發進入臨床試驗與儀器樣機研制階段,團隊關于新冠病毒抗體的檢測方法,已經在青醫附院及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臨床檢測中得到初步驗證,在所有 312 例志願者測試中與标準方法的吻合率達到 96.5%。由其指導的項目 " 探 " 為 " 冠 " 止——讓新冠病毒無處遁形的多模式試紙條技術,還獲第八屆山東省 " 互聯網 +"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第八屆中國國際 " 互聯網 +"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銅獎。
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張永甯表示 " 自制試劑僅作為輔助手段限于學校内師生免費自願使用不用做任何臨床判斷或者疫情調查數據使用 "。
網友紛紛表示,學以緻用,真的讓人羨慕嫉妒但是不恨!石大太厲害了!
那抗原檢測試劑盒裡有什麼?都用了哪些材料?小編有點好奇,于是在網上找了一下制作抗原檢測試劑步驟。想看看,我是不是也可以……?
抗原試劑套裝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 檢測試劑 2. 提取管(裂解管)3. 提取棉簽 4. 檢測卡(盒)
主材主要為抗原抗體、硝酸纖維素膜(NC 膜)、PVC 膠闆等;輔材種類與數量較多,以塑料件為主,有如瓶蓋、滴頭、卡殼等。
好了,看到這裡,小編算是放棄了,我們是沒有條件和能力自行制作抗原了。隻能再次感歎,石大真的厲害!
不過呢對于有着完備實驗室,甚至是擁有院内制劑生産設備的各家醫院以及醫學院、高校的教授大佬們來講,中石大的這個操作或許是個思路?
誠然,要是進行售賣,用于正式治療等,手續的複雜程度是個人都可以想象。但像大型中醫院内為醫生朋友們提供一些自制顆粒劑的作為幫助,想必也是極好的 ~
本圖來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
如果是在買不到成品藥的醫生朋友也可以試試看能不能買到相應的中草藥,自己煮。在此為大家奉上最最簡單的中成藥顆粒劑制作方法:
熬藥——繼續加熱濃縮藥液(有揮發性成分的中藥要單煎一份,等總的藥液濃縮得差不多了再加進去一起濃縮,注意溫度和火力一定要不停攪拌以防糊底)——加入賦形劑(糊精)塑性——幹燥(通常是烘幹)
以上方法歡迎感興趣的自行嘗試。ps:自制出來的記得自己喝着玩玩也就算了,畢竟沒辦法保證細菌和粉塵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