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在 2001 年左右,我還在遊戲雜志做編輯。經人介紹,我認識了黃姐。這個名字在電腦和遊戲類雜志出版圈裏如雷貫耳,凡是和遊戲相關的圖書和雜志,基本都繞不開黃姐。
我們去她在甜水園的門市找她——甜水園是北京最大的圖書批發市場,那是個四、五層的樓,裏面被分割成一個個房間,每個房間裏都是各式各樣的書。幾乎北京所有圖書和期刊的二渠道發售源頭都是那裏。我們穿過成捆的《王小波精選集》《DK 世界寶石圖冊》,穿過山一樣高的食譜、青春小說和漫畫。然後我認識了黃姐。
黃姐并不算個傳統意義上的出版人,但至少在遊戲雜志和書刊領域,在國内,你不可能繞過黃姐。她幾乎掌握着國内所有遊戲雜志的發行,你所知道的幾乎所有遊戲雜志(這并不誇張)的發行源頭都是她。
一本雜志,從編輯出版到最終被讀者買到,期間要經曆的環節比大多數人想象得要複雜。稿件經過編輯和排版變成排版文件輸出,然後送到印刷廠,印刷完畢後就要進入銷售渠道。最早的銷售渠道隻有郵政(就是訂閱,一次交一年的費用,郵遞員在每月固定的時間把雜志送到你家的信箱裏)和新華書店。1990 年之後,民營資本進入出版領域,大街小巷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報刊亭。爲了區别于郵政和新華書店,報刊亭和私營小書店被稱爲 " 二渠道 "。黃姐就是遊戲行業出版物在二渠道的源頭之一。如果你也曾經在報刊亭購買過遊戲雜志——不論是《大衆軟件》《家用電腦與遊戲》還是《遊戲機實用技術》,那麽你就也算間接和黃姐打過交道了。
如今的北京甜水園圖書文化港
書商和零售渠道在國内的興起、繁榮和消退是個很有趣的話題。它牽扯到方方面面的故事,從民營資本的命運到零售方式的興起,到網絡對實體渠道的擠壓,甚至和某些城市的市政規劃有關(2005 年前後,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中國各大城市興起了一股撤銷街頭書報亭的熱潮,其目的是爲了建設整潔的衛生城市),但這篇文章并不想讨論這些宏大的問題。實際上,黃姐對整個中國遊戲行業的貢獻并不亞于我們聽到過的任何名字,所以她的故事也值得我們了解。
半個月前,我們和黃姐在朝陽大悅城附近的一個茶室聊了一上午。或許這可能作爲一個口述史系列的開端——我們試着尋找那些對中國遊戲行業有過一些影響,甚至舉足輕重,而始終不爲人知的人,讓他們講講自己過去的故事。
以下是黃姐自述,我們做了适度的删減和修正。
1
一本雜志到讀者手裏,從寫好文章到編輯排版,再到印刷廠,印刷完通過發行部,才到了我們二級批發商手裏。我們二級批發商面向的是全國各地,通過當地的報亭、郵局、社會書店,還有書攤,最後把雜志送到讀者手裏。
比如《大衆軟件》,當時給我們的價格是 65 折,我們再往下面發,折扣是 70、75、80 折。不同折扣提供的服務不一樣。7 折管配送,你得給配送 5 個點,他要騎着車滿報亭送。上我們店直接拿的是 75 折,還要看拿貨的數量,你拿 50 本、100 本,是 75 折,你拿一本兩本那肯定是 8 折。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報刊亭是人們購買雜志的主要途徑
還有總代和區域代理的區别。總代就是全國總代理,區域代理就是代理一個區域,比如你是北京的,你就必須從北京總代這邊拿貨,你不能去天津拿。這些折扣也是有區别的,比如某個市,區域代理拿貨是 65 折,總代拿貨是 55 折,因爲你得給每個環節留出利潤來,不留出利潤是沒法往下發的,我也得掙錢對吧?但是也不能太離譜,你給底下經銷商留下的利潤太少,他就不敢進貨了。因爲他要求的利潤比較高,在 20%~25% 左右,利潤爲什麽這麽高?因爲他承擔着風險,如果最後賣不完,這個書就要壓在他手裏。
市面上刊物太飽和的時候,大家爲了追廣告,就要使勁往下鋪量。到了那時候,就要有一定的退貨比例,比方說 10%~15%,賣不出去的書我給你退。這都是商量出來的,我跟你商量,咱倆都承擔一部分退貨,你拿了多少本我隻能給你退多少,多了我不退,你自己承擔。
賣刊物比賣書更麻煩,因爲它有時效性。周刊、半月刊、月刊。圖書不存在時效性,圖書賣一年半年都可以,刊物不行。很多時候誰都不好把握,就看你的協調了,特别累。所以實話說,幹銷售是最辛苦的,因爲我一直在前線,協調全國市場,賣得不好了就趕快調貨。哪兒賣完了,哪兒賣不動,要調貨,把書來回調。
現在有微信,原來哪有微信?就是電話,後來有 QQ,對吧?都要一個一個聯系。我店裏好幾個人,庫房還有一堆人,都是幹嘛的?每人負責幾個刊,到了貨以後,一個一個打電話,統計全國銷量。要給下面經銷商打電話,定好數量,你(經銷商)說我沒問題,好,再有問題你就自己解決。
我在這行風風火火幹了整整 20 年。我是 1997 年 7 月 16 号開的店,我兒子是 4 月 16 号生的,生完孩子,還不到百天,我就開店了。一直到 2017 年年底,我把店交給我妹妹,一年多以後就疫情了。
2
開店的時候,我每天大概是這麽過的:早晨 5 點我就從家裏走了,到辦公室 5 點多,先買點早飯吃,吃了以後就把電腦打開。你得給人家結賬。今天該給誰結了,明天該給誰結了,都得弄清楚。結賬的單子寫完之後,就去庫房,到庫房的時候大概是 7 點多,庫房已經開始發貨了。
這些都得我盯着,不能發錯、發漏了。你往那兒一站,他們都給你細心,你不站兩天試試?你去慣了,他們就能養成習慣。我很嚴肅的,工作的時候他們還是挺怵我的。等到發完貨,接着就該上門市了,8 點開門嘛。我到門市,看着門市出貨。
許多遊戲期刊會附贈光盤,給包裝、運輸都增加了難度
門市的事兒也很多,今天這個雜志社來了,明天廠商來了,就想到店裏看看,再加上合作夥伴也想來店裏看看,太多了,天天都要來的。咱們聊聊,出去吃個飯。我一年 365 天,禮拜六、禮拜天都沒有,有些事我都安排到禮拜六、禮拜天。
一般我在門市待到下午 2 點多,然後再回辦公室,給大家打電話溝通,什麽事兒都有。然後再出門,上編輯那兒,去哪家編輯部啊,談談合作啊。就是這樣,都是這樣。
我回家的時候大概 9 點多,有時候可能跟朋友出去聊天,一般到家都 10 點了,12 點也正常。今天約一個,明天約一個,吃完飯一聊就到 10 點了。那時候又沒有地鐵,我住王府井。10 點多 11 點到家。洗洗弄弄不就 12 點了嗎?
這 20 多年我幾乎每天都是這麽過來的。我媽覺得我太累了,整天勸我。我沒閑過。我們家孩子 3 歲之前叫我阿姨,根本就不叫媽媽。大年三十,突然我自己做的書籍來了,還得自己裝光盤,印刷廠要放假,不給裝,我自己裝,把光盤和雜志放在一起,拿個塑膠袋封上。大年三十,年夜飯都準備好了。我那書要賣十幾萬冊。員工都走了,我家老的少的都得上,自己裝這十幾萬,老爹老娘都得上。
我太累了。你想搶市場,你想做老大,你就得累,你知道吧。要說等印刷廠開工,把光盤給别人裝,人家能上心嗎?等東西回來一看,光盤都劃得亂七八糟,那他能負責嗎?
3
我是山東人, 1990 年 9 月 13 号來的北京。當時我 19 歲。那時候我受了點傷,不能再讀書了,高中沒畢業就到北京打工來了。
我當時不能繼續上學,很痛苦的,但是也要想出路。就想到來北京闖一下,行就行,不行就回去。我是和兩個同學一起來的,結果人家待了不到倆月就回去了。她們沒我運氣好。我來了之後認識了一個阿姨,到現在我們關系還特别好。她跟我說," 我來培養你 ",然後給我報了一個職高。
那個職高就在萬壽路。我一邊讀書一邊工作,當時我的工作是在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做郵發(郵政發行),寫信封,貼信封。手寫信封還得貼上,還得上郵局去發,然後開始做報紙發行。這事兒我幹了 3 年。
即使現在,我們仍然能夠通過郵政系統訂閱報刊
3 年裏頭我也沒閑着,拿到了職高畢業證。拿到畢業證後幹了不到一年我就辭職了,當時我 24 歲,開始自己單挑。
我的店一開始就在甜水園那邊。甜水園市場是 1997 年才成立的,我 1997 年 7 月份就在那兒開店了。我接了别人的店,接過來之後就開始做期刊。一開始賣萬年曆、生辰八字、莎士比亞、資治通鑒、三言二拍、古龍的小說,就這樣開始瞎賣。
那時候整個市場也就那麽七八十家商戶,商品也不保獨家,誰有貨了,你給錢,他就給貨,貨都差不多,你家賣完他家賣,大家都還挺友好。慢慢市場形成了,大家就開始壟斷某些領域的圖書了,看人家壟斷哪些領域了,自己就得開始琢磨。
我屬于喜歡抓市場熱點的人。當時大家都不看好電腦和遊戲這塊,沒有一個看好的,我也不知道爲什麽大家都不看好。但我倒是挺認可的,這可能跟我姑姑家倆兒子有關系,他倆老打遊戲,我就問他們,他們說這個可以,經常給我提建議,最後我就決
定做電腦和遊戲這塊。
4
1997、1998,直到 2002 年,是圖書市場最好的時候。1998 年南京有個圖書交易會,在一個酒店裏,每個書商一個房間,訂書的人就到房間裏。哪個房間都沒有我的房間來得人多,那時候我收錢真是拿麻袋裝,晚上都得拿金杯開車找銀行送。
那時候沒有 100 和 50 元面值的錢,都是 10 塊,一袋子 20 萬,實際上那一袋子沒多少錢。那時候你寫上 20 萬,我把麻袋拿到銀行存,到銀行查,少了錢,有假錢,都是你承擔,我不承擔。你自己包好了,寫上你的名字,我拿膠帶一封,拿到銀行,銀行點數。少了你給我補,多了我退你,假的你承擔。我都是這麽操作的,因爲那時候銀行彙款手續費太高了,1% 的手續費,20 萬就要 2000 塊錢,這我都給人家省。我給你省錢你不高興嗎?所以那時候人都在省。
與 20 多年前相比,現在的圖書展會規模更大,類型也更多
這是第一年,第二年我就跟他們說,你們直接把錢給我打到我卡上去,轉完給我存款條就行了,我再給你寫收據。你就别把錢背到酒店了,太危險。當時不是有一次書商被打劫了嗎?我記得那是個賣文學書的。
你說我作風還挺潑辣的,我跟你說,不潑辣那時候站不住腳。我跟誰都不憷,我談事的時候,我絕對讓你挑不出我毛病,但是你别給我穿小鞋,你給我穿了小鞋那我絕對不幹,你搶了我的生意也不行,我絕對不會搶你的生意,但是你也不能搶我的生意。開玩笑,凡是大城市,我都要親力親爲的。我跟大城市區域代理商說,你盡快給我報數,你要多少本?如果你不及時報數,不好意思,準備下一期吧。不按我的規矩走?我沒有精力和你耗着。因爲我代理的不是一家的東西。
雜志之間也有競争,很多雜志是分到幾個印刷廠印刷的,誰的刊物先上市,誰就占便宜。兩家雜志競争,都是我代理,我一直守口如瓶。你們各自努力各自的。你的稿子交得晚,書出得晚是吧?那就别怪别人。
我也給很多雜志聯系印刷廠,雜志也要搶時間,我能做到稿子和光盤母盤到印刷廠,剩下的你别操心了。我找的印刷廠,我都一一到位。今天印出來,今晚必須上車發走,我不管别的,你印廠有這能力就接,沒能力就算了。
因爲雜志上市早就是有優勢,印出來連夜就得拉到書報亭,連夜在報刊亭鋪開上市。《遊戲機實用技術》就是這樣在上海、北京把其他競争對手都打垮了。我當時就管北京,外地就跟着我學。哪個雜志今天晚上印出來了,我就叫我的配送隊待命。配送隊是專門的隊伍,騎着車給報刊亭送貨,就跟現在的外賣似的。有時候可能晚上 8 點,印刷廠說印完了,你能拿貨了,我們立刻去拿。
《遊戲機實用技術》是國内運營時間較長的遊戲期刊之一,2020 年推出了 500 期紀念版
我們都有報刊亭的電話,配送隊負責哪個區,報刊亭老闆電話他們都有,他就把電話打下去了,等着,給你送。報刊亭關得比較晚,晚上十一二點關,送到了他當天晚上或者早上就可以賣了。有時候晚上 10 點印刷廠印刷完了,我第二天四五點就能鋪滿整個北京。
所以我跟你說,我風風雨雨熬過來,真的……還有拿貨,書都用火車運過來,那時候幾乎天天有貨到,來貨就得連夜上火車站拉去。我在火車站有名的,和中關村那些人提到我的名字,他們都以爲我是男的,沒有人認爲我是個女同志。有時候編輯部來我這兒送貨,一看我家都是排隊拿貨的人,他們也高興。你說你有了産品能不找我嗎?帶都能給你的東西帶起來。比如說新産品來了,我說今天有新産品你試試,賣不了我包退,你必須拿 3 個,最少 3 個,我搭都得搭出去。
其實渠道不賺錢,你看着紅紅火火,賺了沒多少錢,最後誰都不敢在我這門市待,腦袋都炸。有一次我代理一家刊物,從日本那邊編輯部來了幾個日本人,也來我們門市,在門市誰一拿他們的貨他們就給人家鞠個躬,弄得我都不好意思,最後都不敢讓他們來。
而且太累了,你以爲做渠道好做?這和你們做編輯不一樣,你們坐在那裏寫就行了,我們這兒倒好,又是東家,又是西家的。天天都得處理問題,大家的關系都在變化,一會兒合作,一會兒出問題,一會兒有矛盾。我就是這麽做下來的。
5
我在這行整整 20 年。我覺得最好的時候是 1998、1999,到 2002 年。2002 年的時候,電腦類的雜志就有點上不去了,遊戲機這一類的雜志開始上來了。等到了 2005 年,所有雜志就都慢慢往下滑了。最好的時候就 5 年吧。現在好多刊物都已經不在了,凡是這方面的刊物,還活着的,也都在我手裏,有些雜志不做遊戲了,改成時尚刊物了,也還是在我手裏。
我這些年做過最過瘾的就是《心跳回憶》和《戀愛物語》,當時就是你們《大衆軟件》做的。還有當年《金山詞霸》的正版風暴,再有就是《石器時代》的攻略本,這都是 2005 年之前的事情。那會兒買電腦刊的,基本都是從我手裏出去的。包括《大衆軟件合訂本》《電腦商情報合訂本》《電腦報合訂本》,都是從我手裏走的。遊戲刊物和出版是我看着起來的,後來逐漸就不太行了。再後來,從 2012 年開始,我就有點轉青春小說了,我做了一堆青春小說,然後也往動漫方面走了。
時代的記憶
現在線下市場基本上已經沒了。線下爲什麽沒了?一是人懶了,他幾乎就不出去買了,不逛報亭了,95 後的孩子幾乎就不逛了,他們的所有生活都是在網上。原來的時候爲了買一本刊,有人甚至跑十幾個報亭,現在的人一個報亭都不跑。
現在我也把這攤基本交給我妹妹了,我也不想那麽操心了。有大事我就管管,沒大事我就不管了。現在也沒多少利潤,還有這費用那費用,雜志量也少了。除了幾家雜志能有個千八百本,剩下的都一兩百本。我還要養倆人,算了算還不夠累的,我就說你們自負盈虧吧,幹得下去就幹,幹不下去就算了。
(文中黃姐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