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8 月 28 日電 據生态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28 日,生态環境部召開 8 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态環境部海洋司副司長胡松琴表示,2022 年以來,海洋生态環境保護主要開展四方面工作,包括以入海排污口監管爲重點,不斷強化海洋環境監管等。
海洋生态環境保護主要開展四方面工作爲:
一是以美麗海灣建設爲主線,深入落實《" 十四五 " 海洋生态環境保護規劃》。我們編制印發美麗海灣建設基本要求和建設參考指标,提出清晰明确的建設要求,設置簡潔明了的建設指标;遼甯、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西、海南等 8 個沿海省份印發省級美麗海灣建設方案或建設要求,113 個海灣也已出台建設方案。《" 十四五 " 海洋生态環境保護規劃》6 項指标和 1682 項重點任務措施整體進展順利。
二是以總氮治理與管控爲抓手,有序實施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我們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渤海、長江口 - 杭州灣、珠江口鄰近海域三大重點海域,紮實推進陸海污染治理、生态保護修複、環境風險防範等 10 項重點攻堅任務。特别是針對入海河流總氮濃度反彈問題,今年 2 月印發《關于做好重點海域入海河流總氮等污染治理與管控的意見》,指導相關地方協同推進入海河流總氮減排和近岸海域水質改善,重點海域海水水質整體向好。
三是以入海排污口監管爲重點,不斷強化海洋環境監管。我們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爲重點,指導督促沿海各地穩步推進入海排污口查測溯治和分類整治,同步強化海水養殖、海洋傾廢等領域監管。
四是組織開展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逐步摸清我國海洋生态環境 " 家底 "。我們按照 " 摸清家底、發現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 " 的總體思路,編制印發工作方案和技術方案,正式啓動了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這一重大國情調查,力求系統掌握新時期我國海洋生态環境 " 零點 " 資料。
通過各方共同努力,我國海洋生态環境狀況總體穩中趨好,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海水水質整體持續向好,2022 年一類水質海域面積占管轄海域面積的 97.4%,總體保持穩定;二是近岸海域水質優良 ( 一、二類 ) 面積比例爲 81.9%,同比上升 0.6 個百分點;三是海洋生态系統健康狀況總體改善,自 2021 年以來已消除 " 不健康 " 狀态。 ( 中新經緯 APP )
作者:王京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