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3 月 " 全國消費促進月 ",各地掀起了消費券的發放潮。目前,北京、上海、鄭州、南甯、青島、武漢等地宣布自 3 月開始将密集發放消費券,此輪消費券集中于汽車和家電等大宗消費。
多地密集發放消費券
3 月 1 日,鄭州市發放 1 億元汽車消費券。其中,油車消費券 6000 萬元,新能源車消費券 4000 萬元。
2 月 25 日至 3 月 30 日,南甯市聚焦汽車、百貨、餐飲、電商等消費,發放總額超過 3000 萬元的消費券。
2 月 24 日,北京市商務局宣布,将結合傳統節假日等重要促消費時間節點,自 3 月起至 12 月面向在京消費者發放 " 京彩 · 綠色 " 消費券,鼓勵消費者購買使用綠色智能商品,可以購買手機、筆記本電腦、無人機等 55 類商品。
2 月 24 日,湖北省商務廳宣布,2023 年 " 惠購湖北 " 首輪消費券拟于 3 月份以電子消費券形式開始投放,首輪投放金額 5 億元。與此同時,武漢市商務局發布的公告顯示,2023" 樂購武漢 " 家電數字消費券定于 2023 年 3 月至 6 月發放。
商務部将 2023 年定爲 " 消費提振年 ",而 3 月又被确定 "2023 年全國消費促進月 ",這也是 " 消費提振年 "6 大主題活動之一。其間,商務部将組織啓動百城聯動汽車節、中華美食荟等重點活動。
第一财經梳理,近期全國将有數十個省、市、區密集發放消費券,與以往發放的消費券範圍側重有所不同,這些消費券多以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爲主。
成都零售商協會行業秘書長歐建瓴向第一财經表示,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以來,餐飲、旅遊以及體驗式的消費業态都得到快速恢複,下一步促進消費的重點應該在汽車和家電等大宗消費上。另外,各地也可以結合實際選擇新的增長點,比如,成都結合今年大運會的召開,會推動體育運動消費的增長。
成都市一位相關政府官員也表示,雖然以前發放的消費券核銷率很高,但主要是針對日常生活的剛性需求,對增量消費的拉動作用有限,因此,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促進汽車家電等消費,這樣才能促進消費的增長。
3 月 2 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去年針對新能源汽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效果比較明顯,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長了近一倍,超過 680 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大大提高,現在每銷售 4 輛汽車,就有 1 輛是新能源汽車。
爲進一步發揮汽車等大宗商品在拉動消費中的作用,各地都集中對此出台政策。比如,南甯市将舉辦 " 惠民購車 " 主題活動,投入 1 萬份購車大禮包,對個人消費者購買 8 萬元(含)以上小型、微型載客汽車新車,開具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并上南甯牌照的,可申領 2000 元消費券。
不僅發放消費券,一些地區更采取了普惠性的政策補貼。
比如,3 月 1 日,重慶市商務委發布 2023 年新能源乘用車置換補貼及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補貼政策,從即日起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消費者置換新能源乘用車,可獲每輛車最高 3000 元補貼。購買綠色智能家電,可獲支付額 10%、最高不超過 1000 元的補貼。
在上述發布會上,王文濤表示,針對新能源汽車消費,商務部今年将在落實好政策的同時,積極出台新政策措施,比如指導地方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優化充電等使用環境,支持新能源汽車的消費。
歐建瓴表示,消費券在疫情期間對推動消費恢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不過,随着防控政策優化調整,消費券的作用可能會逐步遞減,現在需要重點推動消費氛圍的整體打造,通過活動和節慶來營造。
長遠需要促進消費升級
從數據來看,汽車等大宗消費在逐漸回暖。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随着穩經濟各項政策和疫情防控優化調整措施落實落細,市場銷售有所改善。去年 12 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 1.8%,降幅比 11 月份收窄 4.1 個百分點。其中,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 0.1%,降幅比 11 月份收窄 5.5 個百分點;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增長 4.6%,而 11 月份爲下降 4.2%。
另外,住房消費也回暖明顯。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報告顯示,2023 年 2 月份,全國 60 個重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爲 2005 萬平方米,環比增長 47%,同比增長 37%。2 月份交易數據呈現了環比和同比正增長态勢,釋放了積極的信号。
不過,重慶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向第一财經表示,在當前消費階段,汽車和住房是消費的主要領域,也是帶動經濟增長兩大行業,但是不能依賴這兩大行業,它們也存在結構升級的問題。2015~2016 年期間,中國經濟出現很多新的消費業态,現在也應該推動消費新業态的發展,并爲之創造更好的環境。
在疫情之前,國内消費的快速增長主要來自消費升級的帶動;後疫情時代,促進消費、擴大内需還是應該沿着消費升級這條主線,這是擴大消費的根本動力。因此,各地促進傳統消費重點領域恢複的同時,需要大力培育和促進新型消費。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統計司司長董禮華在分析 2022 年消費形勢時稱,消費升級趨勢沒有改變。當前,居民品質化需求持續增加,綠色環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服務消費意願依然強烈。伴随消費場景創新拓展,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及市場供給不斷完善,消費結構将持續優化升級。
最近各地都在密集出台穩增長的政策措施,恢複和擴大消費是重要内容,其中一些地方也明确支持新興消費業态的發展。
比如,江西省發布的《關于進一步鞏固提升經濟回穩向好态勢的若幹措施》就提出,大力提升汽車、家裝、家電等傳統消費的同時,也提出培育壯大新型消費。促進智能零售、直播電商、" 互聯網 + 醫療健康 "、在線教育 ( 除學科類培訓 ) 等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型消費模式健康發展。
王文濤也表示,消費有 " 四大金剛 ":汽車、家電、家居、餐飲,占消費的四分之一,是恢複和擴大消費的重點領域。同時,商務部将支持消費新業态新模式健康發展,激發消費活力。
王文濤表示,恢複,主要是立足當前,針對此前受疫情影響的部分消費,特别是線下的接觸性消費,現在主要是讓它恢複,着力提升消費信心,恢複市場活力。擴大,就是着眼長遠,在恢複的基礎上,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着力促進消費升級和潛力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