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刻商業,作者 | 司然,編輯 | 以安
市場中或許一直有個疑問,賽力斯與華爲,能讓問界成功多久?
在賽力斯 2025 年的第一份産銷快報中,人們似乎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2 月 4 日,賽力斯對外發布 2025 年 1 月産銷快報。數據顯示,1 月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爲 1.79 萬輛,同比下滑 51.39%,環比下滑 52.02%。其中,賽力斯汽車銷量爲 1.64 萬輛,同比下滑 47.02%,環比下滑 45.57%。

賽力斯 2025 年 1 月産銷快報,圖 /Choice
盡管需要考慮春節假期帶來的影響,多數造車新勢力均出現了環比大幅下滑,但從同比增幅來看,賽力斯的下滑幅度較大。
比如小鵬、零跑、深藍等品牌分别在今年 1 月實現同比 267.9%、105%、67.20% 的增長,就算是也錄得銷量下跌的理想,其 1 月銷量同比僅下滑了 4%。
曾經,賽力斯的高光,源于華爲的強勢力挺。
在雙方聯合推出問界前,賽力斯旗下的 SF5 并不被市場看好,2020 年該車型上市時,全年累計銷量僅爲 732 輛。
但很快,華爲就給賽力斯帶來了紅利。2021 年底,華爲就發布了 AITO 品牌旗下首款車型問界 M5,從 2022 年 3 月 5 日交付開始,問界 M5 很快就從當年 2 月的 870 輛,一路上漲至 2022 年 12 月的 6400 輛。
随後,問界又先後推出 M7 和 M9 兩款主力車型,品牌銷量也一路飙升,幾乎長期穩定在五位數,多次登上新勢力品牌銷量冠軍的寶座。
但畢竟華爲不會隻選擇賽力斯,随着華爲四界的陸續推出,華爲要兼顧的品牌更多了。
今年春節,華爲常務董事、終端 BG 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就将營銷宣傳的重心放在了享界和智界上,同時,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吃到華爲技術的紅利,賽力斯也沒那麽獨特了。
因此,2025 年,逐漸脫離華爲關注焦點的賽力斯,必須獨立拼搏了。
此前,公司曾交出過一份 2024 年全年營收大幅增長,将同比實現扭虧的業績預告。
但問界的遭際也訴說着 "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 的道理,賽力斯不能 " 隻有一個問界 ",并且必須走一條獨立行走的路。
1、賽力斯 1 月銷量腰斬,并不令人意外?
實際上,賽力斯在 1 月的銷量失速,早已有迹可循,而這些痕迹,多數與華爲的動作息息相關。
去年 7 月,華爲曾以 25 億元的價格,向賽力斯轉讓已注冊或申請中的 919 項問界等系列文字和圖形商标,以及 44 項相關外觀設計專利。

圖 /Choice
中京民信資産評估公司出具的評估報告顯示,華爲所持有的這些問界商标和專利,價值爲 102.33 億元。以 25 億元的價格轉讓,幾乎是打了 " 骨折 "。
而這樣的折價解綁商标,也讓市場中 " 華爲要抛棄賽力斯 " 的聲音甚嚣塵上。
盡管賽力斯和華爲均在當時做過 " 此次轉讓并不影響雙方合作 " 的回應,但事實證明,賽力斯不會一直做華爲 " 最得寵的孩子 "。
2024 年下半年,華爲的其他 " 三界 " 動作頻頻。
8 月,華爲與北汽聯合推出的鴻蒙智行首款豪華旗艦轎車享界 S9 上市;11 月,華爲與奇瑞汽車合作的最新車型智界新 S7 正式發布、華爲與江汽集團合作的尊界 S800 正式公開亮相。12 月 16 日,尊界超級工廠落成儀式在安徽合肥舉行 ……
而率先 " 成功 " 的問界,在 2024 年的動作更多是基于此前車型的更新,比如 2024 年 8 月上市的問界新 M7 Pro 和問界新 M7 Ultra。
不久前的春節期間,餘承東更是将營銷宣傳重心放在了享界和智界上。
春節前,餘承東曾發微博表示,訂購了一台鴻蒙智行豪華旗艦轎車享界 S9,這個春節打算開享界 S9 全程智駕回安徽老家;臨近除夕,他的直播也是駕駛着享界 S9。
2 月 1 日,他開着智界 R7 返程,并在視頻中分享駕駛感受,還在後備箱放了一筐雞蛋,測試車輛的平穩性。
不管是哪個行業,新産品、新品牌自然會獲得公司更多的關注,這無可厚非,而華爲将視線從問界身上轉移,或許也并不是因爲賽力斯不好,而是與華爲在汽車方面的戰略布局有關。
據了解,自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單元成立以來,高層就曾多次強調 " 不造車 " 的理念。
這主要是由于華爲的核心優勢在于電氣和智能化技術的研發上,公司的工作重心也是要讓華爲的前沿技術覆蓋更多的車企與車型,而不是要做一個完整的汽車生産線。
而當初對問界的重點關注,也是華爲希望通過問界,向市場展示華爲在智能駕駛、車輛舒适性、車機系統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吸引更多客戶。
如今,華爲技術在市場中的口碑已經基本打響,不少車型如岚圖知音、阿維塔 07、深藍 L07、方程豹豹 8 等車型預計搭載華爲的智駕系統或鴻蒙座艙系統。
華爲的 " 分心 ",讓問界獨享的華爲紅利開始漸漸消退。

AIOT 問界 M9 ,圖 / 賽力斯官網
除了來自華爲的因素,問界當前的主打旗艦車型問界 M9,目前也将在 2025 年面臨激烈的競争局面。
雖然問界 M9 在 50 萬元以上的豪華車市場,已經連續 10 個月蟬聯銷量第一,但小鵬、極氪、特斯拉、小米、比亞迪等品牌都在向這一價格區間發力。
比如極氪 001、極氪 009、小米 SU7 Ultra、理想 Mega、特斯拉 Model Y 等都有款式在這個價位區間。
未來,如果小鵬全新 C + 級 SUV(G01)上市,或許将會突破 50 萬的價格。
此前,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曾在給全體員工的内部信中明确了 2025 年的目标,即問界錨定豪華車陣營,M9 錨定豪華車銷量持續第一。
但更重要的是,逐漸離開華爲光環中心的賽力斯,不能隻憑老款車撐場面,它必須向前看。
2、2025 年,賽力斯必須有更多彈藥打仗
2025 年,每一個車企都在摩拳擦掌,賽力斯也不例外。
今年第一季度,問界在 2025 年最關鍵的車型——全新 SUV 車型問界 M8 或将上市。
這款車定位爲中大型 SUV,預計售價區間爲 35 萬至 45 萬元,恰好可以填補問界系列 37 萬左右市場的空白。
從工信部發布的信息來看,問界 M8 基本可看作是縮小版的 M9,車身尾部采用貫穿式尾燈設計。車廂内預計延續問界 M9 的豪華風格,可能配備三聯屏設計、圓形方向盤、AR-HUD、華爲 Sound 頂級音響等。

問界 M9,圖 / 賽力斯官網
在動力及技術方面,問界 M8 也在做超出價位區間的水平。很可能搭載 1.5T 發動機和 42kWh 電池包,純電續航裏程有望達到 200km,賽力斯最新研發的魔方平台,也可能在問界 M8 上呈現。
平安證券研報顯示,預計問界 M8 的穩态月銷量将達到 1.5 萬輛左右,2025 年将爲賽力斯帶來超過 400 億元的營收,有望帶動公司 2025 年盈利進一步釋放。
如果用理想的一款價格相似的熱門車型理想 L9 與問界 M8 作對比,問界 M8 的性能幾乎能趕上價位更高的理想 L9。
例如,問界 M8 的長寬高爲 5190x1999x1795mm,軸距爲 3105mm。理想 L9,的長寬高分别爲 5218x1998x1800mm,軸距爲 3105mm,差别并不大;純電續航方面,問界 M8 的純電續航可達 240km,理想 L9 可達 280km。
不過,背靠華爲的賽力斯,在智駕方面可能會更占優勢,如果問界 M8 搭載的是華爲 ADS2.0 融合感知系統,就能夠給汽車提供 L2 級輔助駕駛功能。如果後續配備華爲 ADS3.0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将搭載 192 線激光雷達等先進設備,實現 540° 全範圍覆蓋。
理想 L9 采用的是理想 ADMax 智駕系統,标配 1 顆前向 128 線激光雷達、6 顆 800 萬像素攝像頭和 5 顆 200 萬像素攝像頭,1 顆前向毫米波雷達和 12 顆超聲波傳感器,可實現 360° 全方位感知。
當然,問界 M8 的對手不止有理想 L9,30-40 萬元價位的競争比 50 萬以上更激烈,想要複制 M9 的成功,問界 M8 還要更努力。
除了推出新車,賽力斯還在考慮二次上市。
目前,賽力斯已經啓動了港股上市的準備工作。據财聯社報道,賽力斯或赴港二次上市,将聘請中金、中信建投爲其上市保薦團隊。目前,賽力斯處于赴港 IPO 的前期準備階段,目标籌資逾 10 億美元,最快計劃于 2025 年完成。
對于賽力斯來說,2025 年是一個不錯的上市募資節點。
一方面,賽力斯剛剛依靠華爲,用問界給自己打了個良好的基礎,業績情況持續增長。
2024 年,賽力斯就已經實現了扭虧,前三季度,公司共計實現營收 1066.27 億元,同比大增 539.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40.38 億元。
今年 1 月,賽力斯發布的 2024 年年度業績預告也十分亮眼,預計 2024 年度實現營業收入 1442 億元到 1467 億元,同比增長 302.32% 到 309.30%;預計 2024 年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 55 億元至 60 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将實現扭虧爲盈。

賽力斯發布 2024 年度預盈公告,圖 /Choice
這樣的業績表現能讓賽力斯的上市更加順利。
另一方面,華爲帶來的紅利漸漸褪去,趁此時完成二次上市,能給賽力斯帶來更多的 " 安全感 "。
賽力斯也需要更多的資金,做技術研發、産能擴張以及市場布局,抵抗品牌吸引力和溢價能力将遭受的影響,并準備好更多的彈藥來應對 2025 年的競争格局。
3、盈利了,但今年可能要花出去更多錢
盈利,并不是一家車企的終點,甚至可能意味着公司隻是提前進入了 " 諸侯 " 混戰的中心。
不久前,幾乎所有的造車新勢力都曾發布過 2025 年規劃,且多數公司宣布,預計将在 2025 年實現扭虧。
相比于已經實現盈利的車企而言,每一家還沒扭虧的車企都在摩拳擦掌,促銷量、做營銷、推新品 …… 而 2025 年,這樣鉚足了勁的車企有很多家。
此外,華爲的四個界,看似是一個整體,但對于賽力斯而言,是競争的關系。尤其是如今華爲較爲看中的智界,甚至智界的 R7 與問界的 M7 還構成競争關系,兩者都是中大型 SUV,價格段也較爲接近。
因此 2025 年的賽力斯,可能要花出更多的錢。
第一個需要花錢完善的點,便是生産和交付問題。賽力斯要有能賣爆款的信心,更要有交付不拉跨的布局。
去年 9 月,賽力斯曾在一天内接連發布兩則公告,又是增資子公司,又是購買新公司,預計花費的金額總計已經超過了 130 億元。
其中,賽力斯買下的新公司爲龍盛新能源,這家公司是兩江新區龍興新城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園基礎設施配套項目的實施主體,系專門爲服務新能源汽車生産制造成立的項目。公司的主要資産爲 " 超級工廠 "。
這也意味着賽力斯在建廠拉産能方面很舍得花錢。
如果問界 M8 能夠成爲新的爆款,賽力斯還需要花更多的錢完善産業鏈,防止出現因爲交付問題而出現 " 高開低走 " 的情況。
2025 年,華爲對問界的放手或将更加明顯,賽力斯需要花更多的錢做從 " 被牽着走 " 到 " 跟着走 " 的轉變。
早在 2023 年,賽力斯的研發投入就已經達到了 44.38 億元,占營業收入 12.38%;去年上半年,賽力斯的研發投入達到了 28.27 億元,同比增長了 320.61%。
在品牌力可能出現下滑的情況下,賽力斯的營銷力度也必須跟上,尤其是在問界 M8 的新車發布期,賽力斯必須認真準備。
除此之外,賽力斯不能把 " 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 ",即,不能隻有一個問界。
因爲問界的身上有太多華爲的影子,賽力斯不敢撕掉華爲的标簽,卻又會受到華爲給問界帶來的影響。
而拓展新的産品線、開發不同于問界的品牌,或許是賽力斯可以積極探索的路。比如推出針對年輕人的小型、高性價比車型,或是針對家庭用戶推出大型 MPV,甚至可以考慮延續 M9 的成功,進軍更高價位的豪華汽車品類。

賽力斯技術研發圖示,圖 / 賽力斯官網視頻截圖
同時,賽力斯也需要重新評估自身的優勢,繼續保持與其他競争對手間的優勢差。
比如,賽力斯早期主打增程式電動車,解決純電動車續航焦慮問題;通過與華爲深度合作,在智能化建立了一定的領先性;瞄準中高端市場,避開與低端車型的直接競争,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溢價。
但如今,這些原有的優勢都已經在激烈的行業内卷中,被漸漸趕上。賽力斯要真正成爲獨立的能打的車企,可能還需要做更多。
如果說,曾經賽力斯的成功是選擇大于努力,那麽如今的賽力斯必須做更多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