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汽車組
作者|李文博
編輯|周到
頭圖|視覺中國
在中國,花十幾萬買一台緊湊型轎車,你的選擇是什麽?
這個問題,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答案也不盡相同:十五年前,大多數國人首選 " 有面子 " 的合資品牌,大衆朗逸、豐田卡羅拉、日産軒逸,是當仁不讓的 " 搶錢三巨頭 ";十年前,固若金湯的緊湊型轎車市場格局開始出現松動,國人開始有了冒險精神,不僅敢買中國品牌,而且敢買中國品牌的新能源車型,沒錯,說的正是第一代比亞迪秦;到去年,中國品牌新能源緊湊型轎車,已經在輿論場域中,取代合資品牌燃油轎車,成爲國人的第一選擇,一年賣掉 18 萬台的比亞迪秦 PLUS DM-i,就常常被拿出來,給合資品牌上一課。
但,我們必須正視的一個事實是:合資品牌緊湊型轎車,嘴上雖然沒赢過,但銷量上,可從來沒輸過。
根據乘聯會公開數據,去年日産軒逸的全年銷量是 42 萬台,在同比跌幅高達 18% 的前提下,依然穩坐 " 中國最暢銷轎車 " 王座。老對手大衆朗逸以 35 萬台的成績,排在第三。比亞迪秦家族,插混和純電加起來,賣出 34 萬台,距離軒逸,還有 8 萬台的差距。
不過這 8 萬台,在開啓 " 發瘋模式 " 的比亞迪秦 PLUS 看來,追趕起來并不難:今年前七個月,秦 PLUS 總計交付 23.7 萬台,軒逸交付 19.4 萬台,差距 4.3 萬台,在今年 2 月加推了 9.98 萬起的冠軍版之後,秦 PLUS 的銷量開始與軒逸拉開肉眼可見的距離。
不到 10 萬塊錢的秦 PLUS 讓中國人享受到了真正的 " 油電同價 ",并且把緊湊型轎車的 " 定價權 " 握在手裏:中國品牌緊湊型轎車,10 萬左右,價格合理;合資品牌緊湊型轎車,7 萬左右,不能再多。
所以,當吉利把銀河 L6 的預售價定在 12.8 萬至 15.8 萬之間時,業界一片嘩然,各種冷嘲熱諷的聲音鋪天蓋地,最厲害已經給銀河 L6 定了調:胎死腹中。
這,合理嗎?
單看價錢,吉利銀河 L6 确實不如秦冠軍版,對價格敏感型消費者有吸引力,畢竟這部分用戶講究的就是一個精打細算,追求的就是一個便宜大碗。按照他們的思路,車價上多掏的 3 萬塊錢,拿來充電或加油,不劃算到天上去了?
這種想法可以理解,就好像同樣吃一餐飯,有人花錢買饅頭米飯大油條,靠純碳水把肚子撐飽,還能有不少零錢找;但也有人花錢去選擇蔬菜、蛋白質、水果,爲自己提供均衡營養,而不是單純粗暴的飽腹感,you are what you eat.
買車亦如此,抛開車提供的獨特價值不談,隻在 " 價格 " 這單一維度上進行比較後得出的決策,是原始、片面且偏執的。
就我看來,吉利銀河 L6 能提供價值的獨特性,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是質感價值。
相比強調質量穩定的單擋混動系統,吉利銀河 L6 采用 P1+P2 雙電機三擋混動系統,最大功率 120kW、最大扭矩 255 N · m,百公裏虧電油耗 4.55 升,百公裏加速 6.3 秒,比同級合資品牌,不知道快到哪裏去。
三擋混動的好處有很多,比如可以利用 1 擋大速比,實現彈射起步,起步加速能力提升 50%;在時速 20 公裏以上即可進入全速域并聯模式,降低城市擁堵工況下的油耗;80 公裏時速以上的高速路,3 擋可以降回 2 擋,釋放更充沛的扭矩,用來高速超車。
單擋是以成本爲邏輯前提下的最優解,研發、制造、生産、維修、保養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都非常适配價格敏感型消費者需求。三擋則是以體驗爲思考原點下的最優解,起步、低速、中速、高速、超車,各個動态工況下,都能匹配用戶的動力請求。唯一可能存在的隐憂是,還沒有經過大規模、長時間的實際使用場景驗證。
第二,是情緒價值。
與燃油車時代純交通工具屬性不一樣,現階段的汽車,更像是一位與自己進入親密關系的對象:它要獨立自主,知冷暖,懂進退,還要能提供情緒價值。
銀河 L6 在這方面做得不錯,核心就是那套對内、對外都會說 " 吉利話兒 " 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當用戶在車内時,可在停車或低速行駛情況下,進入 AI 語音助手頁面,通過點擊屏幕或語音控制 " 趣味發聲 ",讓車輛對外播放既定的語音指令:打個招呼、禮讓行人、安全提醒、請加 92 号油等。
吉利銀河 L6 現有版本的車機系統内,自帶了 9 句車外語音,基本涵蓋了常見的車外提醒場景。點擊屏幕後,對外語音指令的釋放沒有延遲,做到了 " 點到即播放 ",且 AI 語音的嗓音選擇了甜美取向,大部分場景下,不會讓車外的路人在聽到後,頓時火冒三丈。當用戶在車外時,可以在 1.5 米距離内,利用隐藏在車頭及左右後視鏡的三處車外麥克風,語音控制打開車窗玻璃、開啓車内空調、打開車輛後備箱、播放音樂等功能。
當用戶在車内時,可以通過語音控制銀河 N OS 車載智能系統,支持 60 秒連續語音對話,多個語音指令可逐個執行,不用反複喚醒車機。同時,銀河 N OS 支持全場景可見即可說,桌面、導航、小程序、設置、第三方應用,看見什麽就說什麽,一句話即可,不需要進行任何手動操作。
在既有花樣幾乎被挖掘幹淨,成本預算相當有限的雙重枷鎖下,吉利銀河 L6 還能給出一些用戶意料之外的新鮮功能變化組合,價格高一些,也在情理之中。正如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銀河事業部總經理巴赫所言,我們要給用戶提高更高價值的産品,而不是低價值的産品。
還能便宜嗎?
大家都說貴,吉利不可能聽不到。事實上,預售價,本就是吉利銀河對市場反應的第一次試探,也是他們在最終定價時的重要參考。
先抛個所謂的 " 高價 ",最終上市時來個 " 驚喜價 ",可以說是,口碑和訂單雙豐收。在銀河 L7 上,吉利已經玩過一次 " 預期違背 ":先用自媒體造勢這車至少得賣 20 萬,然後用 13.87 萬起,17.37 萬封頂的價格,把用戶和友商一起炸懵,迅速坐穩月銷過萬。
在銀河 L6 上,嘗過甜頭的吉利,不出意外,不會放棄這種打法,12.8 萬的預售價直降兩萬來到 10.8 萬,再弄個定金膨脹,最後定價和秦 PLUS 冠軍版正面對抗,讓用戶有一個更新、更智能、更有趣的選擇。
不過,從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銀河事業部總經理巴赫的态度來看,銀河 L6 的 " 預期違背 ",或許力度不會有外界期盼的那麽大:" 銀河 L7 的主銷産品落在 16 到 17 萬區間,銀河 L6 的預售價最高 15.8 萬元,接上了銀河 L7 的價格帶,用戶在 12 萬到 17 萬之間都有産品可以選擇,帝豪 L HiP 則接上了銀河 L6 的價格帶。"
如果是這樣,那吉利的策略是:用帝豪 L HiP 冠軍版(10.98 萬起)來打秦 PLUS 冠軍版 55 公裏,用銀河 L6 來打秦 PLUS 冠軍版 120 公裏,把秦拉下馬的決心,可見一斑。
按照現在 12.8 萬的起售價開賣,我的預測是:銀河 L6 初期很難像銀河 L7 那樣快速上量,秦 PLUS 的江湖地位不是一天塑造的,也不會在一天之内就被摧毀。如果吉利能聽取市場反饋,及時調整價格,先期賣一台少賺一點,與秦形成對峙之勢,戰況穩固時,利用小改款,保價增配,把壓力抛給比亞迪,逼對手犯錯,或許能就此颠覆中國緊湊型轎車的現有市場格局。
就看吉利這回,膽子夠不夠大了。
寫在最後
無論是比亞迪秦,還是吉利銀河 L6,亦或是其他中國品牌推出的同級距車型,都對合資品牌造成了巨大壓力,這是中國汽車工業不斷成長,産生的必然結果。" 誰買自主品牌?"的陳舊選車觀念,已經随着中國車的持續進化,轉變爲了" 誰買合資品牌?"的先進理念。
來自國人的支持與擁護愈發強烈,像吉利這樣的中國汽車品牌旗手,肩膀上的擔子就越重。
畢竟,幹掉合資品牌算不上多成功,讓每個中國人開上中國車,才是真正的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