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媽媽輕拍着你的後背,哼着搖籃曲哄你入睡。
奶奶溫暖的手掌撫過額頭,趕走了不安和疲憊。
長大後,和朋友在悲傷中緊緊相擁,好像再用力一點就能填補她的裂縫。
和戀人牽手時,那指尖相觸的片刻,像是整個世界都靜止在了那溫柔的瞬間。
圖片來源:giphy
被觸摸的感覺,是人類最原始的安慰方式。
我們很少注意到它,但它卻是一句無聲的「我在這裏」。
握握手,就讓人安心
自然的握手、輕松的拍肩、親密的擁抱,身體無法抗拒這種互動。
觸摸,這種再普通不過的行爲,卻深藏着驚人的力量。
觸摸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也是人類最早形成的感知方式之一。出生前,胎兒就通過羊水中的波動和母體的觸覺傳遞感知外界;出生後,新生兒則通過擁抱與喂養延續這種肌膚之親。
對新生兒來說,觸摸可以幫助調控他們的皮質醇水平、促進肝酶活動、改善呼吸功能、維護體溫平衡,甚至幫助健康成長。
而對成人來說,有很多研究表明,無論是一次握手、還是一個深切的擁抱,都能悄無聲息地改善我們的身體和心理狀态。
比如一項觀察身體在受到電擊威脅時的研究發現,當受試者的手被握住,大腦中與威脅相關的神經激活就得到了減弱,變得更安定。
當被握住的手是伴侶時,效果最明顯,但即使隻是一個陌生人,仍然有效。
圖片來源:文獻
擁抱,創造出更大的觸碰面積,也帶來更強烈的身體能量。
擁抱時,可以促進産生一種叫做催産素的激素,也會影響我們的内源性阿片類藥物系統。這意味着,僅僅通過擁抱,我們的大腦就能産生舒緩的化學物質,幫助我們在面對老闆的責難、生活的壓力時,能更有勇氣面對。
也有研究發現,被擁抱和感受到社會支持的人,當遭受感冒病毒的襲擊時,也表現出更好的身體狀态。擁抱越頻繁,病情越輕。你的擁抱,就是 TA 最好的感冒藥。
觸摸對老年人也很重要。
2013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觸摸是護理行業在治療老年患者時最重要的非語言行爲:「在老年時期,觸覺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因爲這是唯一剩下的感官體驗。」
反之,如果觸摸與擁抱被剝奪,生活的溫度可能随之冷卻。
一項研究曾經把美國和法國的青少年進行了對比調查,發現美國青少年與法國青少年相比,與同伴接觸、撫摸、擁抱的時間更少,言語和身體行爲表現出了更強的攻擊性。
觸摸是愛情質量的重要風向标
觸摸,也是愛意的倒影。
指尖輕觸、身體相貼的瞬間,既是心跳的回響,也是愛的宣言。它不僅讓大腦分泌愉悅的化學物質,也讓愛情在每一次肌膚相親中,被雕刻得更加深刻。
愛讓觸摸變得深情,而觸摸又将愛情織成細膩、溫熱的記憶。
有研究者做了兩項涉及 7880 名全球參與者(澳大利亞、巴西、中國、美國、德國等 37 個國家)的研究,探讨了愛情與深情觸摸行爲(如擁抱、撫摸、親吻和摟抱)在戀愛關系中的關聯性。
在第一項研究中,他們測試了愛情是否普遍與深情觸摸行爲相關。
第二項研究則更進一步,使用更精細的觸摸行爲量表,考察深情觸摸的頻率與戀愛關系中愛情深度的關系。研究發現,參與者平均每小時對伴侶的觸摸頻率爲:擁抱 0.61 次、撫摸 0.67 次、親吻 1.08 次、摟抱 0.89 次,總計 3.26 次。
結果發現,愛情在兩項研究中都與深情觸摸行爲呈顯著的正相關。愛得越深,自然想要與對方親近,感知愛撫,也給予愛撫。
其他成像研究還發現,情感觸摸可以激活廣泛的神經回路,包括島葉、眶額皮質和前扣帶皮層。
甚至僅是對浪漫愛撫的期待,也能增加島葉的神經活動,這種活動水平與熱戀程度呈正相關。
相比視覺和聽覺,觸覺或許是我們最難以捕捉和分享的感官。
觸覺過于私人化,無法向他人傳遞,即使是兩個人直接相擁,他們的觸覺體驗也未必完全一緻。
然而,正是這看似虛無的感覺,點亮了大腦活動,讓我們感到安全與被愛。
有時候,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愛情是自私的,觸覺也一樣。
此前的研究表明,情侶之間的頻繁擁抱與更高的血漿催産素濃度有關。而另有研究者發現,模拟催産素不僅能夠提升伴侶間的關系質量,還會降低對陌生人觸摸的吸引力。
伴侶的愛撫讓人感覺美妙,而陌生人的相同觸摸卻可能讓人感覺厭惡。
愛,是一種專屬的占有,把無聲的深情雕刻進彼此每一次肌膚的記憶。
怎麽觸摸更治愈
同樣是身體接觸,但卻大有門道。觸摸的頻次、部位等,或許都會影響感知。那究竟怎樣的觸摸更治愈呢?
一項 2024 年發表在《自然》的研究揭示了答案。這項研究涉及 12966 人,系統性地分析探究了觸摸對人身心健康的影響,以及誰的觸摸、如何觸摸對人的影響,
結果發現,增加觸摸的頻次對生理和心理健康有顯著益處,特别是在緩解焦慮、抑郁和疼痛方面呈正相關關系。而觸摸持續時間對健康益處的影響不顯著,甚至在某些生理指标上(如皮質醇和心率)有輕微的負相關。
這就意味着——增加觸摸的頻次,就可以讓人産生幸福感。
而對觸摸部位的分析發現,相比于手臂等部位,觸摸頭部(例如面部、頭皮)的健康益處更爲顯著。「摸頭」和「捧臉」的殺傷力不言而喻。
不過……看到這裏,目前正處于觸摸貧困期的朋友也不要着急。
即使我們暫時無法獲得愛人的輕撫,就算因距離遙遠、或羞于表達而缺乏親友的擁抱,那也有招給你~
第一招:抱住自己
是的你沒看錯,如果沒人抱,自己觸摸自己也有用。
這可不是我們随便說的,有研究指出,自我觸碰的姿勢(例如将手放在心髒上)可能是一種減輕壓力的擁抱的替代方法。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自己的觸摸就是最好的良藥。
(紮心了)
第二招:來場馬殺雞
荷蘭的科學家們發現,觸摸的類型對人帶來的健康益處并沒有差異。不論是擁抱,還是按摩,對身體帶來的益處是相似的。
這也就難怪爲什麽按摩完總讓人心身舒爽。
第三招:有啥抱啥别太挑
科學家們還發現——除了人類間的觸摸,與物體的觸摸對身體健康益處同樣有效!
不妨今晚下班就好好抱抱家裏的寵物~
實在沒有的話……
抱抱玩具吧
本文審核專家
參考文獻
[ 1 ] Packheiser J, Hartmann H, Fredriksen K, Gazzola V, Keysers C, Michon F.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ultivariate meta-analysis of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enefits of touch interventions. Nat Hum Behav. 2024 Jun;8 ( 6 ) :1088-1107. doi: 10.1038/s41562-024-01841-8. Epub 2024 Apr 8. PMID: 38589702; PMCID: PMC11199149.
[ 2 ] https://doi.org/10.1111/j.1467-9280.2006.01832
[ 3 ]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66887
[ 4 ] Sorokowska A, Kowal M, Saluja S. Love and affectionate touch toward romantic partners all over the world. Sci Rep. 2023 Apr 4;13 ( 1 ) :5497. doi: 10.1038/s41598-023-31502-1. PMID: 37015974; PMCID: PMC10073073.
[ 5 ] Touch: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communication with older people experiencing dementia
[ 6 ] Dreisoerner A, Junker NM, Schlotz W, Heimrich J, Bloemeke S, Ditzen B, van Dick R. Self-soothing touch and being hugged reduce cortisol responses to str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n stress, physical touch, and social identity. Compr Psychoneuroendocrinol. 2021 Oct 8;8:100091. doi: 10.1016/j.cpnec.2021.100091. PMID: 35757667; PMCID: PMC9216399.
[ 7 ] Field T. American adolescents touch each other less and are more aggressive toward their peers as compared with French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1999 Winter;34 ( 136 ) :753-8. PMID: 10730699.
[ 8 ] FIELD, Tiffany et al. Touch Deprivation and Exercise During the COVID-19 Lockdown April 2020. Medical Research Archives, [ S.l. ] , v. 8, n. 8, aug. 2020. ISSN 2375-1924. Available at: < https://esmed.org/MRA/mra/article/view/2204 >. Date accessed: 24 nov. 2024. doi: https://doi.org/10.18103/mra.v8i8.2204 .
[ 9 ] Does Hugging Provide Stress-Buffering Social Support? A Study of Susceptibility to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nd Illness
策劃制作
作者:孫栗
策劃:塔蓋 | 監制:Feidi
封面圖來源:pingu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丁香醫生設爲星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