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 滿減優惠 "" 打折促銷 "" 會員折扣 "……" 雙 11" 臨近,消費者沉浸在各大電商 " 買買買 ",以爲撿到了大便宜沾沾自喜,不過到線下商超看一看,可能發現同款商品線下價格更便宜。 ( 11 月 2 日中新網 )
在很多人看來,線上商品比線下更便宜,線下商鋪要房租、物業費、水電費等,電商則省了這些費用,電商通過設立 " 雙 11"" 雙 12""618" 等購物節," 滿減優惠 "" 打折促銷 "" 會員折扣 "…… 進一步刺激消費者的線上消費欲望,更加深了消費者線上商品價格比線下便宜的印象。
但實際上,線下商品可能比線上更便宜,并非不可理解。線上開店也并非 " 零成本 ",如也需要給平台交租,還有引流成本,獲客成本也越來越高。而爲了與線上商家競争,傳統商超也紛紛執行 " 同款同價 ",甚至線下比線上更便宜。
" 同款線上比線下貴 ",對消費者是提醒。要轉變 " 同款商品線上價格更便宜 " 的固有觀念,消費時要多一些比較,面對 " 雙 11" 等購物狂歡節,也要堅持理性消費,不可陷入盲目 " 狂歡 " 之中,被消費狂潮裹挾。
" 同款線上比線下貴 ",對電商也是一個提醒。不能總以爲自己站在 " 價格窪地 ",誤判了形勢。隻有真讓利,讓消費者獲得實惠,才有利于電商健康長遠發展。
" 同款線上比線下貴 ",也有利于線上和線下展開良性競争,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利好廣大消費者。當線下不再處于價格劣勢,線下的體驗感更強,将有利于提升實體經濟的競争力,從而也能給線上經濟施加壓力,倒逼線上經濟進一步做優服務,對消費者真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