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奇點汽車官微
文 | 雷達财經,作者 | 孟帥,編輯 | 深海
競争激烈的新能源賽道對于掉隊的選手從不心軟,即便是身爲國内最早一批新勢力車企玩家的奇點汽車,也難逃被行業淘汰的命運。
天眼查顯示,近日奇點汽車關聯公司安徽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新增一則破産重整信息。繼多個公司先後被列爲被執行人、失信被執行人及多次收到限制消費令後,奇點汽車身上的 " 傷痕 " 又多了一個。
如今落得這般田地的奇點汽車,也曾有過自己的高光時刻。比如,當下位列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的 " 蔚小理 ",曾經和奇點汽車處于同一起跑線。而擁有多年互聯網從業經驗的 CEO 沈海寅,還曾放言奇點汽車将用小米模式打造比特斯拉更好的汽車。在此後的發展中,奇點汽車更是累計斬獲超過 170 億元的融資。
然而,看似握着一手好牌的奇點汽車,卻始終未能實現汽車産品的量産。斥資 280 億元在安徽銅陵、江蘇蘇州、湖南株洲三地建設工廠、基地之後,奇點汽車仍未将汽車産品送到消費者的手中。被投資方冷落、又因屢次跳票被消費者逐漸遺忘的奇點汽車,最終迎來了自己的 " 至暗時刻 ",欠薪、拖欠貨款、被申請破産重整等一系列的問題,讓奇點汽車再難翻身。
奇點汽車關聯公司被申請破産審查
繼被譽爲造車新勢力 " 四小龍 " 之一的拜騰汽車被申請破産重整之後,又有一家幾乎與 " 蔚小理 " 同時入局新能源領域的造車新勢力站在了破産的邊緣。
天眼查顯示,7 月 4 日,安徽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新增一則破産審查案件,案号爲(2023)皖 07 破申 3 号,申請人爲鍾文明等 10 人,經辦法院爲安徽省銅陵市中級人民法院。
雷達财經注意到,這并非是奇點系公司首次被申請破産重整。天眼查顯示,去年 7 月,奇點汽車的另外一家關聯公司——智車優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新增一則破産審查案件,案号爲(2022)京 01 破申 431 号,申請人爲帝維汽車工程技術 ( 上海 ) 有限公司,經辦法院爲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除了被申請破産重整外,奇點汽車還有諸多 " 頑疾 " 纏身。天眼查顯示,截至發稿,安徽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累計卷入上百起司法糾紛,其在相關案件的身份多爲被告,案由涉及買賣合同糾紛、承攬合同糾紛、民事、申請保全案件、合同糾紛等。
今年 2 月 9 日至 4 月 3 日期間,安徽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内累計 11 次被列爲失信被執行人。今年 5 月、6 月,該公司先後 5 次被列爲被執行人,累計被執行總金額達 371.2896 萬元。此外,安徽奇點智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還身背 34 條限制消費令。
而奇點汽車的其他多家關聯公司,同樣也是 " 傷痕累累 "。天眼查顯示,去年 8 月,智車優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增一則限制消費令,申請人爲上海市闵行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奇點汽車擔任 CEO 的沈海寅同時也被列爲了關聯限制消費對象。另據 " 曆史被執行人 " 一欄顯示,該公司此前還曾 10 次被列爲被執行人,累計被執行總金額超過千萬。
今年 1 月,由智車優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美憶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持股 39%、61% 的智車優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列爲被執行人,執行标的金額爲 477 萬元。另據 " 曆史被執行人 " 顯示,在此之前,智車優行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曾于 2021 年 10 月、2022 年 7 月先後被列爲被執行人,兩次累計被執行總金額達 67.2865 萬元。
雷達财經注意到,盡管奇點汽車被破産重整等一系列的負面新聞所圍繞,但目前奇點汽車的官網仍可以正常訪問。不過,奇點汽車官方公衆号的最後一次更新卻停留在了 2021 年的 3 月 23 日,此前奇點汽車曾保持着較爲高頻的更新節奏,但這天之後奇點汽車公衆号便再未發布新的推送。
與此同時,擔任奇點汽車 CEO 的沈海寅也在互聯網上變得沉默了許多。據沈海寅的微博主頁顯示,沈海寅此前共發布過 616 條微博,但這些微博均發布于 2020 年 7 月之前。以此計算,沈海寅的微博停更時間已經長達三年左右。
另據媒體報道,奇點汽車昔日位于東三環嘉銘中心的展廳,如今也變成了星巴克的門店。若不是此次因破産重整的消息重新進入大衆視野,奇點汽車或許已被外界逐漸遺忘在了無人問津的角落。
起個大早,卻趕不出量産車
事實上,如今面臨破産危險的奇點汽車,其實可以算得上是國内較早一批入局新能源賽道的造車新勢力選手。
官網顯示,奇點汽車成立于 2014 年 12 月,而那時 " 蔚小理 " 中的小鵬汽車、蔚來汽車才剛剛成立沒多久,甚至不久前剛剛實現單月交付量突破 3 萬輛的理想汽車,還要等到第二年的 7 月才成立。
在談到與造車相關的話題時,奇點汽車聯合創始人沈海寅就曾直言," 智能和新能源是汽車發展的必然方向,誰更前瞻,誰就能彎道超車,做行業的變革者。"
在成爲奇點汽車聯合創始人之前,擁有上海交通大學自動控制及工業管理雙學士學位的沈海寅就曾有過多段光鮮的履曆。除了在日本創立過 3 家互聯網公司外,沈海寅還曾先後坐上過金山軟件集團副總裁以及奇虎 360 公司副總裁的高位。帶着豐富的互聯網從業經驗,沈海寅以投資人的身份加盟奇點汽車,并在公司成立的第二年成爲了率領團隊作戰的 CEO。
作爲較早發力新能源汽車産品的品牌,奇點汽車成立不久便獲得資本的關注。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奇點汽車共計獲得過 11 輪融資。奇點汽車的首輪融資,可以追溯至 2015 年 1 月。彼時,奇點汽車的天使輪融資便獲得東方網力 1000 萬人民币的鼎力支持。同年 10 月,奇點汽車又拿下一筆價值數億人民币的 A 輪融資,英特爾資本、光信資本、本見投資作爲新的投資方入場。
2016 年,奇點汽車相繼完成兩輪融資。其中當年 11 月披露的戰略融資,奇點汽車獲得包括銅陵市政府、銀行、基金、風投以及之前股東等多個投資方共計高達 6 億美金的 " 下注 ";而 12 月披露的 B 輪融資,奇點汽車則獲得嘉興大馬、深耕資本、壹号資本、韬蘊資本、奇虎 360 的青睐。
2017 年、2018 年,奇點汽車接連完成 3 輪融資。其中,奇點汽車 2018 年 4 月完成的 C 輪融資規模高達 30 億元。2019 年,奇點汽車更是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内完成 3 輪融資,包括智卿投資、聯想之星、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金通智彙投資等在内的多個 " 金主 " 紛紛對其進行押寶。據悉,截至 2019 年,奇點汽車累計融資總金額已超過 170 億元。
有了資本的助力,奇點汽車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向外界公布造車進展。2016 年 3 月,智車優行在北京舉辦新聞發布會,對外公布了公司未來的戰略規劃,并宣布了産品研發和生産落地的計劃。彼時,沈海寅甚至還把自己的首輛互聯網汽車開到了發布會的舞台中央。據悉,奇點汽車當時已與國内主機廠簽署量産合作意向協議,力争 2017 年實現小批量量産。
當天的發布會結束後,沈海寅還坦言,從現在的亮相到一年多以後的小批量量産,奇點汽車 " 總共還需要 3-4 億人民币的投入 "。智車優行希望能夠分階段融資,而非一次性大額融資,從而提高資金的效率。
轉眼來到了 2017 年,當年 4 月,奇點汽車對外發布了自己的首款量産純電動車型—— iS6 預覽版。據悉,該車是一款純電動中大型 SUV,續航裏程可以達到 400 公裏,定位爲 90 後人群,售價在 20 萬元到 30 萬元之間。
而奇點汽車透露,奇點 iS6 計劃于 2017 年底進行小批量生産,并在 2018 年初實現量産。此後,該車的量産日期還被推遲到了 2019 年的第四季度。
2018 年 1 月 25 日,奇點汽車全球首家體驗廳正式開業。按照規劃,奇點汽車計劃未來三年内在全國發展 200 家體驗店,優先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開設新體驗店。
2019 年上海車展期間,奇點汽車又發布了一款全新的微型智能電動汽車概念車 iC3,同時奇點汽車還發布了 " 大車+小車、4 輪+2 輪、乘用+商用 " 的車型布局戰略。
接連獲得融資、又頻頻在公開場合曝光,奇點汽車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2020 年 8 月,奇點汽車以 200 億元人民币的估值,登上《蘇州高新區 · 2020 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第 108 位的名次。
就在外界癡癡等待奇點汽車可以真正交付到消費者手中的同時,奇點汽車卻遲遲未能實現量産新能源汽車,多次跳票的奇點 iS6 始終未實現量産。而沈海寅唯一一款實現量産的産品,則是其創辦的另外一家名爲鲨灣科技的公司發布的兩輪電動車産品 " 藍鲨 Robor"。
奇點汽車的 " 至暗時刻 "
被外界調侃爲 "PPT 造車 " 車企之後,欠薪、拖欠供應商貨款,以及上文所提到的被申請破産重整、被列爲被執行人或失信被執行人等一系列的負面消息,開始頻頻出現在奇點汽車的身畔。
2018 年末,奇點汽車就曾傳出拖欠員工薪資的消息。但由于後續融資跟進到位,奇點汽車度過了此輪難關。不過,此後市面上不時也會傳出奇點汽車資金鏈緊張的聲音。
去年 7 月,奇點汽車再一次卷入欠薪傳聞。據媒體報道,奇點汽車拖欠員工薪資時間最長達 1 年半,部分員工被拖欠的工資額度達到 15 萬元左右。由于拿不到本屬于自己的工資,彼時向奇點汽車申請仲裁的員工一度超過 150 人。
面對公司希望渺茫的未來,不少員工選擇了離職。據奇點汽車前員工透露,奇點汽車巅峰時期員工數一度多達 1500 多人,但不少員工因爲公司拖欠工資最終選擇了離開,公司員工規模數量随之減少至兩位數。
巨大的讨薪壓力面前,部分離職員工收到了來自奇點汽車的短信,公司表示會在新的一輪融資後償還未支付的拖欠薪資。然而,久久未能實現量産的奇點汽車,融資也不再像此前那般容易。天眼查顯示,2020 年 5 月獲得國厚資産、珠海奧動投資的新一輪股權融資後,奇點汽車便再未有融資方面的進展。
另據媒體報道,奇點汽車的老股東 360 曾在 2021 年考察奇點汽車,并商談新一輪投資,但最終未能成行。" 抛棄 " 奇點汽車的 360,轉而将籌碼押注在了哪吒汽車身上。
奇點汽車的資金緊張問題,一定程度上或與其此前 " 豪橫 " 的支出有關。雷達财經梳理發現,2016 年 11 月,奇點汽車曾宣布投資 80 億元在安徽銅陵建設工廠。據悉,奇點汽車該工廠建成後,年産能将達到 20 萬輛。
2018 年 3 月,沈海寅亮相蘇州相城(北京)科技投資推介會并在會上宣布,奇點汽車未來 5 年将投資 150 億元打造奇點汽車全球研發中心、奇點汽車蘇州生産基地。
同年 10 月,奇點汽車又宣布将投資 50 億元在湖南株洲建設高品質智能電動商用車基地。如此一來,奇點汽車約 280 億元的投資砸在了工廠建設之上,但三個基地至今卻沒有一座建成。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張翔曾指出,缺錢是奇點汽車無法推進量産的一個重要原因。與此同時,奇點汽車的核心團隊、産品路線都出現了問題,這使得其品牌的發展比較曲折。
在張翔看來,對于車企而言,搶先一步量産往往意味着獲客的成本越低。當前國内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過了 PPT 造車的時代,進入了優勝劣汰的階段。如今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格局進一步明朗清晰,投資者也變得更加清醒。随着行業内車企兩極分化愈發明顯,留給尾部車企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
此番再度被申請破産重整,沈海寅昔日 " 我們要爲年輕人造一輛真正屬于他們、真正接地氣的智能電動車 " 的承諾,已經變得一文不值。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