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比亞迪在智能化方面節奏有些慢;但如今,這個印象可能要改變一下。
1 月 16 日晚,比亞迪在深圳坪山總部舉行「夢想日」活動。在這場将近兩個小時的發布會中,比亞迪傳達了巨大的信息量:不僅宣布全新的智能化發展戰略——整車智能,還展示了智電架構、智能駕駛、智能泊車、智能座艙等多項技術創新,向外界描繪了比亞迪的智能化圖景。
其中,這場發布會中,兩個數據特别引人注目:一個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了 650 萬輛,這标志着比亞迪在新能源方面的先發優勢:另一個是,比亞迪宣布未來将在智能化領域投入 1000 億元,這無疑是一個龐大的數字,顯示了比亞迪對整車智能技術的決心。
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和工程師天團,背後是 9 萬餘名研發人員 | 比亞迪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動現場,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與比亞迪工程師天團一同亮相。他們身着統一工程師服裝,向奔馳、福特、特斯拉等傳統巨頭緻敬。
在電動化時代,比亞迪成功搶得先發優勢,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車進入智能化的下半場,比亞迪将如何赢得這場激烈的競賽,成爲一個備受關注的焦點。
智能化不隻是智駕和智艙
在發布會上,王傳福首先回顧了過去幾年的技術進展:在電動化方面,比亞迪推出了刀片電池、DMi 動力架構、易四方、雲辇車身控制系統、DMO 動力架構;在智能化領域,比亞迪打造了 DiLink 智能網聯系統和 DiPilot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并于 2023 年推出「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其實,提起智能化,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但比亞迪認爲,行業過于專注于智艙和智駕的研發,卻忽視了對整車維度的全面考慮,導緻汽車智能化無法真正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形成了一種有些狹隘的認知。
所以,比亞迪從更爲系統性的思維出發,将焦點從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擴展到整車智能。在發布會上,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強調,「整車智能,才是真智能。」
那麽,什麽是整車智能呢?從比亞迪的介紹來看,整車智能打破了不同系統之間的壁壘,實現了對内外部環境變化的實時捕捉,并在毫秒之間将信息集中反饋到一個「大腦」進行思考決策。這種全面的系統性思維迅速調節車輛「身體」狀态,顯著提升駕乘安全性和舒适性。
同時,整車智能還賦予汽車更深刻的理解人類的能力,實現更多個性化設置,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
比亞迪從系統性思維出發,提出了智電融合的新架構——璇玑 | 比亞迪
比亞迪以整車維度爲出發點,自主研發了智電融合的智能化架構——「璇玑」。璇玑架構橫跨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包含三電系統、底盤系統、車身系統以及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智能功能。
璇玑架構的底層 | 比亞迪
璇玑架構的獨特之處在于其一腦、兩端、三網、四鏈的設計理念:
一腦代表中央大腦,是智能汽車的最強大腦,負責所有感知、決策、執行的主導;
兩端指車端 AI 和雲端 AI,實時協同部署,爲智電融合提供了強大的叠代和成長速度;
三網代表車聯網、5G 網、衛星網的融合,極大地拓展了智能汽車的連接半徑;
四鏈包括傳感鏈、控制鏈、數據鏈、機械鏈,深度貫通,實現靈活感知、精準控制、協同執行,爲整車帶來颠覆性的功能突破和體驗提升。
對此,知乎博主 Jarvis 表示,璇玑架構的一腦、兩端、三網、四鏈,相當于車子的大腦、執行的小腦、内外信息溝通能力,以及神經系統和血液系統。
與此同時,比亞迪還推出了璇玑 AI 大模型,首次将人工智能應用到車輛全領域。據了解,璇玑 AI 大模型覆蓋了整車三百多個場景,它的引入爲汽車智能帶來了持續進化的能力。這不僅爲汽車提供了更爲靈活和智能的感知與決策能力,也使得車輛在各種場景下都能做出更爲精準的反應。
智能座艙:練好基本功,培養殺手锏
在當前階段,智能座艙的同質化問題日益突顯。它已然不再是車企競争的加分項,而是确保自身在市場競争中生存的基本要求。
爲了在這一競争激烈的領域立足,練好基本功成爲智能座艙領域的基石。在這一背景下,比亞迪通過推出 DiLink 座艙平台、全場景智能語音、戶外露營 K 歌等功能,展示了比亞迪對用戶需求的深度關注和深刻思考。
與此同時,爲了在市場中形成差異化競争優勢,比亞迪積極進行創新,尋求通過獨特的功能和用戶體驗來區别于競争對手。
手掌鑰匙用的不是掌紋,而是掌靜脈 | 比亞迪
手掌鑰匙
特别有意思的是,比亞迪在車鑰匙方面有整新活了。
除了傳統的 NFC、藍牙鑰匙,比亞迪推出了一種全新的手掌鑰匙。這項技術獨辟蹊徑,不再依賴面部識别或指紋,而是通過手掌信息中的掌靜脈數據進行生物識别,爲用戶提供了一種快速便捷的車輛解鎖方式,即使沒有攜帶手機或其他實體鑰匙。
這項技術具有高度的便捷性,用戶隻需将手掌放置在感應區,即可在 8 到 20 厘米的距離範圍内進行識别。這種解鎖方式在體驗上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選擇。
解耦遊戲車
在座艙娛樂方面,車内玩遊戲已經不是一個新鮮事。雖然衆多汽車企業都在嘗試打造車内遊戲娛樂空間,但這一技術并非沒有痛點,尤其在玩賽車遊戲時顯得格外突出。
傳統遊戲模式中,車輛模拟遊戲中的轉向動作常導緻方向盤的快速轉動,進而對車輛的輪胎造成不小的磨損。這種情況使得駕駛者在享受遊戲樂趣的同時,也付出了車輛零部件的損耗代價。
比亞迪爲此帶來了一項全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方向盤解耦。通過采用解耦管柱,比亞迪實現了遊戲時轉向管柱的斷開,從而确保在玩遊戲時輪胎不被磨損。
在實際的駕駛體驗中,方向盤并不能像傳統的賽車模拟器那樣大幅度地旋轉,而是設置了一個漂移鍵。這一設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對賽車轉向的自由度,可能會影響駕駛者對賽車操作的樂趣。這成爲整個體驗過程中的美中不足之處。
汽車和無人機的結合,仿佛開了天眼 | 極客公園
車載無人機
另一項讓人印象深刻的功能和技術,是比亞迪與大疆聯合研發的車載無人機,既可以使用手柄和座艙大屏,也支持自動操作。這一創新性設計将汽車與航拍技術有機結合,實現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包括一鍵起飛、降落,智能換電(三塊電池),智能返航,随車跟拍,以及一鍵生成大片等多項功能。
其中,特别引人矚目的是一鍵起飛和智能返航功能,它們解決了駕駛者在拍攝過程中操控不便的問題。同時,這款車載無人機能夠實現最大 55km/h 的跟車速度,爲用戶提供了更高自由度的拍攝體驗。在風景秀麗的小路上,即使後車速度較快,也不會影響拍攝的流暢性,爲拓展拍攝場景提供了更廣泛的可能性。
天神之眼:下半場競争的底氣
在過去兩年裏,比亞迪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然而,若要挑刺,不得不提到其在智能化方面稍顯不足,尤其是在智能駕駛領域。
特别是在 2023 年三月,王傳福的言論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印象,他表示自動駕駛隻是被資本炒作和誇大的概念。其實,當時王傳福讨論是關于 L4 無人駕駛的可行性,而不是 L2 輔助駕駛,這可能導緻了一些混淆。
然而,從 2023 年下半年開始,比亞迪開始全力在智能化方面發力。目前,在智能駕駛領域,比亞迪集結了 4000 多名工程師,并成功獲得全國首個 L3 級測試牌照;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天神之眼」在騰勢 N7 和仰望 U8 上實現了量産交付。
在比亞迪的發布會上,全新的 DiPilot 智駕平台正式亮相。比亞迪以算力爲基礎,爲各平台智能駕駛輔助系統賦予了直觀而有力的命名。對于 L2 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比亞迪決定統一命名爲 DiPilot 10、30 平台;而對于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天神之眼」,比亞迪采用了一緻的 DiPilot 100、300、600 命名;未來,比亞迪還将推出 DiPilot 1000、2000。
據了解,未來比亞迪高階智駕系統會在 20 萬元以上車型提供選裝,30 萬元以上車型全面标配。
目前來看,比亞迪的「天神之眼」在多個方面展現出卓越的性能,使其跻身于智駕領域的頭部企業之列。其在高速領航、城市領航、避障及行人保護等方面的表現令人矚目,已經接近智駕頭部企業的水平。更爲引人注目的是,「天神之眼」在代客泊車領域也表現出色,迅速跟進行業潮流。
比亞迪智駕的差異化,主要體現在對于常見困難場景的特别優化上,尤其在處理斷頭路泊車、窄車位泊車、窄道通行輔助等場景。
其中,易四方泊車技術的引入更是一項獨特之舉,将整車智能與智能駕駛的泊車技術完美融合。這項技術不僅能在狹小空間内實現側方車位的巧妙旋轉入庫,還能應對垂直車位的旋轉入庫,最大限度提高了空間利用效率,成功解決了大車在狹窄車位泊車時的安全和效率問題。
另外,易四方泊車技術在側方位小車位泊入方面更是獨具創新。通過将車頭直接探進狹小車位,然後旋轉車尾,以高效的方式完成泊車,使其成爲一項不僅高效而且适合新手的技術。
2024 年,新能源汽車品牌競争正逐漸由以銷量規模爲主導的階段,向以技術爲核心的新時代轉變。在這場競争中,近兩年銷售飙升的比亞迪成爲業界矚目的焦點。從「夢想日」展示出的技術來看,比亞迪确實追近了第一梯隊,甚至還探索了某些其他車企未曾涉足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