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有句名言:任何不能殺死你的,都會使你更強大(What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
這句話大意是當事情已經沒法再壞了,強大的人會被激發出倔強的力量,任何打擊都可以使之越戰越強,使自己成長,變得更加強大。在你最終變得強大之前,你要用很多力氣,準備足夠的耐心和決心,來一次次承受脆弱。
殺不死你的讓你更強大,是因爲隻要你還活着,你總能比那個時候活得好一點,在可怕的事發生後,你的所有人生,都是在向上反彈。
尼采說的話,也是眼下華爲的生動寫照。
不久前,華爲 Mate 60 pro 橫空出世。讓全球科技界懵圈的不是手機本身,而是這台手機使用的麒麟 9000S 芯片,代工廠未知,GPU 核未知,工藝未知,甚至連 CPU 核都未知,正是因爲這麽多未知,才掀起外界的無限想象和各種猜測。
9 月 25 日的華爲發布會,餘承東對麒麟 9000s 也是隻字不提。兵法有雲: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要的就是玄之又玄的感覺。
樹欲靜而風不止。眼下答案似乎已經明了,各方面信息都指向一個非常明确的結論," 華爲在各方支持下自産,整條生産線有用到美日荷的技術,但全國産突破也就在眼前。"
第一,排除庫存說。從技術上看,一是全新架構,二是小核心用到了 2021 才發布的核心。三是從電鏡分析來看,技術路線和台積電完全不同,有些參數接近台積電 5,有些參數還不如台積電 7。而且,從商務上看,如果還有庫存,不可能讓 mate50 斷流。更何況,目前 Mate 60 系列明顯會有一個非常恐怖的銷量。
第二,排除美國放松制裁說。這種說法本不值一駁,無論是沙利文一臉懵圈,還是雷蒙多的沮喪,還是一堆國會議員的發難,都說明有些進展出乎美國意料之外。
再說就算放松制裁,也會是讓高通賣芯片,照顧自己生意,或者允許三星台積電代工 7nm,照顧幹兒子生意,怎麽會放中芯國際,助攻中國半導體産業鏈全國産自主嗎?
第三,排除光刻廠。不知光刻廠沸騰群體是真的不懂還是低級紅高級黑,那隻是個光源的技術方案,光源還隻是個選址,離建成還要幾年,光學方案和機械方案還是 0,更别說配套産線和商用。2030 有點眉目就是飛速奇迹。
第四,排除中芯國際代工。Mate60 的芯片是海量,在此之前昇騰,鲲鵬,監控,710a,機頂盒芯片都恢複了,中芯是上市公司,這麽大量的芯片交易,财報是藏不住的。
中芯國際作爲中國大陸芯片制造先進工藝的技術根基,很可能提供了大量技術支撐,但在美國加碼制裁之前,中芯國際大概率不會直接代工。
真實情況推測:華爲自己的廠或者馬甲廠在各方大力支持的基礎上生産的,而且美國對此有所掌握,但沒有确鑿證據。
英偉達、高通等半導體公司高管喊話美國政府放松制裁就說明他們掌握了一些比較确切的信息。
8 月 23 号美國半導體協會放話華爲直接或間接搞了五個芯片工廠,美國官方也說了會進一步調查。半導體産業鏈太長,華爲産線不可能任何一個環節都規避了美日荷的技術,所以依然要高度保密,而且尤其要避免給對方查出細節,補上漏洞。
但目前純自主産線進展很大,所以敢于亮劍,硬要加碼制裁也不怕,但能拖一天算一天,晚點過渡會更平滑。
如果純國産自主産線還很遙遠,華爲顯然不會冒然亮劍。
實際上,蝕刻機中微華創基本突破了,光刻膠也突破了,目前光刻機依然是最短的短闆。
根據國内外消息,duvi 的 ssa800 真的已經成了,而且已經産線調試一段時間,技術參數對标 2000i,正在小批量試産,估計 2024-2025 的重點就是國産光刻機逐步替代和進一步擴産能以及 5nm 和 3d 封裝的攻關。
更大的好消息是,國外半導體論壇傳出 ssa900 明年就能出來,結合國内的 " 平面光栅突破 " 以及華卓精科老闆說的," 國産雙工件台大的代際等同 Asml,小的代際落後一代,叠代一次就可追上國際領先水平 ",大概率 ssa900 是用平面光栅取代激光幹涉儀,套刻精度看齊 2050i 甚至 2100i(2050iduv 的套刻精度持平 euv3400c,可用于 5nm 生産)。這也從荷蘭允許 Asml 出貨到年底得到了側面印證。如果 2024 荷蘭又再度延遲禁令的實施,情況就更明朗了。
至于國産 EUV,大概率還是長光傳統 lpp 光源(或者上光固态 lpp 光源或者華科光纖 lpp 光源)+ 長光六鏡光學系統 + 華卓精科真空磁懸浮雙工件台,華爲通過馬甲牽頭集成和産線調試。還是維持我之前的判斷,2027 之前,很難形成規模化産能。
但在此之前,華爲能用國産或其他光刻機搞定 5nm,要是逼急了,進一步加碼制裁,中芯國際也無所謂了,2024 就能在國産 duvi 完全調試到位之前先用 ASML 搞定 5nm。
事實上,除了 Mate60 序列用的麒麟 9000s 處理器,華爲近期已經正式公布的相關新處理器還有:Freebuds Pro 3,用的自家音頻芯片麒麟 A2;華爲智慧屏 V5 Pro 用的鴻鹄 900,都是自主設計。
華爲的創新能力毋庸置疑,包括:
華爲被踢出藍牙聯盟,有了星閃;
不能用康甯大猩猩玻璃,有了昆侖玻璃;
不能用台積電代工,有了麒麟 9000S;
不能升級安卓系統,有了鴻蒙;
WiFi 也想排擠華爲,但現行的 WiFi 7 标準是由華爲主導的;
英偉達不賣算力芯片,有了昇騰芯片;
Oracle 系統存在屏蔽風險,有了高斯數據庫;
Windows 系統封鎖華爲,有了歐拉操作系統;
華爲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西方世界霸權,不僅業務基本沒有受到斷供影響,自研的替代品在很多方面表現更好,頑強的活了下來。
想當年蘋果把歐菲光和歌爾踢出供應鏈,歐菲光和歌爾随後先是股價暴跌,接着就是大量工人失業,甚至工廠附近的商場和飯店都跟着倒閉。
華爲麒麟 9000s 芯片取得突破,推出 mate 60 系列手機,很快激活歐菲光和歌爾等整個國産手機産業鏈。
華爲把耳機、音響、手環等代工業務給了歌爾股份,把攝像頭模組代工業務都給了歐菲光。
歌爾股份在山東濰坊工廠近半年一直在招人,連之前倒閉的商業廣場現在也慢慢有人氣了;
歐菲光在江西南昌的工廠半年來也重新招了幾千人,增加了好多産線在生産。
由此可見,華爲的突破不僅是華爲一家公司受益,中國的科技産業鏈都會與其榮焉。
這樣的公司,怎能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