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抖音上一條 "家中起火,媽媽将嬰兒抛下,群衆合力接住" 的新聞再一次引發了大家的熱烈讨論。
大家在贊美熱心群衆伸出援手的同時,也在探讨火災引發的原因。
據了解,本次火災發生的原因疑似是電動車在樓道充電。有目擊者表示,當時隻看到濃煙,沒有看到明火。
對此,也有網友激動的表示:就該禁售锂電車!淘汰電動車!
從這樣的言論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不少網友對于锂電池和電動車存在較大的偏見。很多網友認爲,锂電車就是在忽視用戶的生命安全,因爲锂電池易燃易爆,沒有鉛酸安全。實際上,锂電池技術如今已經非常成熟,大家每天都揣着一塊 " 锂電池 " 在手上,那就是手機。
而真正引發安全隐患的其實是【不合格的锂電池】。
在新國标未發布之前,各種各樣的電動車品牌在市場上攪風攪雨,通過劣質産品低價售賣的方式,向社會輸送了一大批不合格産品。而在新國标發布後,雖然大多數無良品牌倒閉了,但是依舊有不少小作坊企業以此牟利,他們隻需要将劣質電池放到門店售賣即可。
正是這些不符合标準的劣質電池,才引發了一系列的事故。可以說,90% 以上的電動車自燃事故都是這些劣質産品引發。
而像雅迪、愛瑪這類傳統電動車巨頭企業,對于電池的生産、研發、制造、選購都有嚴格的标準,所以他們的産品幾乎是不會發生這類事故的。
此外,還有部分用戶特别迷信快充,覺得電動車隻要換個快速充電器,那麽充電速度就快了。但是,出于安全考慮,每款電池都是有嚴格的充電限制的,一旦使用第三方快速充電器,瞬時電壓電流過大,極有可能損壞電池,降低電池壽命,這也是爲什麽很多用戶在剛使用快速充電器的時候沒事,但是用了一段時間後車輛續航縮短乃至發生事故的原因。
除了自己要做到使用正規原裝産品以外,大家在日常充電的時候還要注意充電環境是否安全。如果你是小區用戶,從高樓上往下飛線充電,那一定要注意做好接口部分的防水和車輛整體的防曬。因爲高溫天氣充電确實是容易引發安全隐患,畢竟溫度已經 40 度了,暴曬後的充電器溫度隻會更高,雨天的話接口進水也容易引發事故。
雖然我也知道飛線這種操作是官方禁止的操作,但是關鍵問題在于,我國公共充電樁的建設真的差太多。一個小區裏能有 1 個電動車棚有 20 個充電樁都算牛了,大多數小區都是沒有充電樁的,那麽在禁止電動車上樓充電、禁止電池入戶充電的情況下,你應該怎麽應對呢?隻能飛線了。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建議大家還是優先選擇原裝正品電池和正品充電器,如果你追求快充,可以去問問官方旗艦店有沒有官方快充,千萬别自己瞎買混搭,很容易出事。把電池帶回家充電的時候,周圍盡量不要放置易燃物品,最好用個智能插座或者定時插座,一天沖個 8 小時絕對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