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道哥說車" 關注
· 這是第 4056 原創首發文章字 2k+
· 關注道哥說車 ID:daogeshuoche
撰稿:聽風吟
審稿:侃二姐
編輯:蕭蕭
消費關系你我他,關注财圈社、道哥說車公衆号,點擊 " 服務 " 選擇 " 看點投訴 ",提交你的消費維權糾紛(https://www.caijingkandian.com/kandiantousu);你也可掃描文末二維碼關注,由管理員拉你進群,席位有限,盡快關注。
【文 / 财圈社 & 道哥說車 聽風吟】5 月 18 日,岚圖追光發布全新配置包和權益升級方案,車型配置簡化爲标準續航版和長續航版兩個版本,限時開放 7.2 萬元選裝包的免費選裝;同日,比亞迪漢 DM-i 改款(冠軍版)上市,準入門檻進一步下探,頂配車型價格相比現款也有所下調;幾日前,哈弗枭龍 MAX 上市,将四驅 SUV 拉到了 18 萬以内,更早之前廣汽豐田雷淩、鋒蘭達也開始将部分輔助駕駛功能全系标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年國内汽車市場似乎有了一些變化,一些可能正在影響車企以及消費者的變化。" 說好不打價格戰,結果産品一個比一個好,價格一個比一個低,掀完了桌子,掀地闆 ",一位資深汽車媒體人對《道哥說車》編輯說了他對今年汽車市場的看法。而編輯向一位在主機廠從事産品推廣工作的人員詢問對今年車市的印象時,其也給出了類似的答案:" 那肯定是卷啊,新出的産品都在打性價比 "。
似乎從今年 3 月由東風系品牌掀起的價格戰之後,車市的确沒出現過大範圍的跟風降價,但内卷程度并未因此減少多少。有些産品選擇贈送權益,有些産品選擇在改款的過程中降價,有些則在不提價或低價的同時拼命堆産品力……所謂 " 價值戰 "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不過,汽車産品的過于内卷對于車企來說或許也存在巨大的危險,當 " 掀桌子 " 都沒人理,當卷得自己受傷的時候,後果是什麽?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對《道哥說車》編輯表示,汽車行業内卷加劇将迫使一些規模較小、技術水平低、盈利能力差的汽車品牌退出市場,從而加快行業洗牌,優勝劣汰之下得益的将是一些頭部車企。
價格戰後的新競争特點 卷就完了?
今年 3 月由東風系品牌掀起的價格戰彼時讓人瞠目,這之後 " 價格戰 " 似乎并沒有消失,反而以另一種形式留存了下去。從最近汽車品牌以及新車型的動态來看,卷似乎成了一種常态,隻不過大家選擇的方式并不一樣。
從岚圖追光的調整來看,岚圖追光的車型數量由三款縮減至了兩款,僅保了留标準續航版及長續航版兩款車型,售價分别爲 32.29 萬元和 38.59 萬元,不僅降低了車輛售價降到 40 萬元以内,更限時開放 7.2 萬元選裝包的免費選裝,輔助駕駛、空懸等配置均包含在其中。僅從權益調整來看,岚圖追光的做法屬于典型的 " 增配不增價 ",而對應的效果也就是岚圖追光的 " 性價比 " 更高了。
從比亞迪漢 DM-i 改款(冠軍版)上市,車型售價來到了 18.98-24.98 萬元,相比現款車型,入門車型直接優惠了 2.8 萬元,頂配版本則最高下降了 4.2 萬元,盡管入門版車型一些配置相應取消,但标配了 FSD 可變阻尼懸架系統卻仍是在強化産品的性價比。又是典型的 " 增配不增價 ",繼續強化了産品的性價比。
而另外一些品牌或者說車型也在從技術上達到類似效果,長城汽車此前發布 Hi4 電四驅技術,讓四驅 SUV 車型哈弗枭龍 MAX 的售價來到了 18 萬以内,成爲了 20 萬元以内少有的四驅 SUV 車型,并且在其他方面也并不算弱勢。似乎曾經國産品牌用尺寸、配置 " 降維打擊 " 合資車型的做法又再度流行了起來,隻不過這次的範圍更廣,畢竟無論是廣汽豐田的雷淩、鋒蘭達還是别克的 E5 等車型似乎都走上了這條路。
相關從業者對此也深有感觸," 如果你想減肥,來我們這就行,保證有效果,不隻産品卷,人也在卷 ",某品牌車型産品負責人對《道哥說車》編輯如是說。
卷的根源在哪?會造成什麽後果?
" 内卷 " 一詞在網絡上有這樣一個解釋:指同行間競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奪有限資源,從而導緻個體 " 收益努力比 " 下降的現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 " 通貨膨脹 "。說白了,就是努力的人多了!放在汽車行業中就是 " 努力的車多了 "。
那麽爲何會産生這種現象呢?這種現象又何以在今年的環境下進一步被 " 發揚光大 "?張翔指出,目前國内汽車行業産能嚴重過剩,且品牌太多了。前幾年國内車企瘋狂擴充産能,想在市場中獲得更多的份額。今年以來,如特斯拉等頭部車企帶頭降價更是逼得一些弱勢車企不得不降。
當然這隻是其中一個原因,我們知道疫情三年期間國内汽車行業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2022 年國家對汽車行業的複蘇給予了很強的支持,典型例子就是去年 6 月開始的購置稅減征以及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延期。在張翔看來,過去一年國家出台了不少有力的刺激汽車市場的政策,補貼力度很大,因此也就導緻今年上半年汽車市場消費力透支,車企爲維護生産線運營、保證供應鏈的穩定,會選擇降價、增配等增強性價比的行爲提升銷量。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 — 4 月乘用車共銷售 694.9 萬輛,但 4 月乘用車共銷售 181.1 萬輛,環比下降 10.2%。中汽協方面也表示,整體來看,當前國内汽車市場需求動力仍然偏弱,有效需求尚未完全釋放。
那麽這種内卷之下,國内汽車行業又将會發生什麽樣的變化呢?張翔表示,内卷加劇将迫使一些規模較小、技術水平低、盈利能力差的汽車品牌退出市場,一些銷量、規模大的頭部車企還有降價空間,但尾部車企就很難生存了,最終市場份額将向頭部企業集中。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現象已經出現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4 月,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爲 684.6 萬輛,同比增長 3.8%,占汽車銷售總量的 83.1%!
關注 " 道哥說車公衆号 ",自動彈出編輯微信号,加他微信備注 " 道哥粉絲 "。
END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來自網絡 」
往期報道回顧
Jeep 自由光問題頻出召回不斷 電氣短路問題仍在尋找解決方案
" 老頭樂 " 封殺離場倒計時 宏光 MINI 們的及時雨來了
東風風行 T5 EVO、遊艇等銷量僅幾百台 " 五年内停産燃油車 " 的确容易
商務合作
微信 :fx666m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道哥說車所有
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