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财經鴻途出品 文 | 李亦輝 編 | 深海
10 月 19 日,碧桂園在官微發布聲明,稱公司創始人和集團董事會主席目前在國内正常工作,正面回應了公司 " 創始人父女或已離境 " 的傳聞。
最近一段時間,以往行事低調的楊國強格外受到關注,每次現身都會登上媒體頭條。繼前幾日官微放出其前往廣東順德指導工作的視頻後,10 月 18 日深夜碧桂園又通過官微披露了楊國強與到訪央企負責人交流的消息。
在外界看來,碧桂園保持讓楊國強露面,或與公司眼下的艱難處境有關。目前,正是碧桂園化解債務風險的關鍵時期,公司在完成境内債展期後,緊接着宣布将對境外債務進行重組。
因此,此時公開創始人的行程,頗有安撫人心的意思。不過,留給碧桂園的時間已不多。據媒體報道,截至 10 月 18 日,有投資人表示在寬限期結束後仍未收到 " 碧桂園 6.15% N20250917" 的票息。這筆境外債本金爲 5 億美元,付息日爲 9 月 17 日,應付票息總計約 1540 萬美元。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市場對碧桂園的美元票據違約有所預期,但若這筆債券構成正式違約,恐引發其他境外債券交叉違約和加速到期。
現身打破傳聞
作爲碧桂園的靈魂人物,最近幾年楊國強十分低調,除了一年兩次的業績發布會,他鮮少在對外公開場合露面。
直到今年 3 月 1 日,碧桂園發布公告,公司主席及執行董事楊國強因年齡原因提出辭任其于本公司擔任的主席及執行董事職務,聯席主席楊惠妍已接任爲主席。
從公告内容看,楊國強已辭任碧桂園的所有關鍵職務,此後将以特别顧問的形式繼續參與公司經營,同樣低調多年的楊惠妍接替父親走向台前。
3 月 30 日年報業績會上,楊惠妍面向投資者大談公司的新戰略:未來碧桂園的戰略方向仍是行穩緻遠,在布局上将從原先的偏重三四線布局,轉向一二線和三四線 " 五五開 " 的布局。
彼時,碧桂園管理層對未來的預期還相當樂觀。執行董事及總裁莫斌表示,面對 2022 年極端困難的局面,碧桂園做出了階段性減少投資拿地的決定,全年權益地價約 61 億元。2023 年,公司已經重啓拿地,整體投資方向聚焦一二線核心城市。
随後在 4 月份,碧桂園在杭州以總價 28.25 億元競得濱江一宗地塊;5 月份,碧桂園又先後以超 5 億元成交價在太原拿下三宗地塊、以總價 27.4 億元競得位于南海的一宗地塊。
顯然曾經的一哥碧桂園正加速重回公開土地市場。但是 6 月以來,房地産行業整體銷售遇冷,讓被視爲 " 優等生 " 碧桂園也舉步維艱。
随着形勢逆轉,進入 7 月下旬,有關碧桂園 " 要躺 "、" 大小楊出國了 " 等小作文滿天飛,流言開始擾動資本市場。首先是債市方面,"21 碧地 03"、"21 碧地 01"、"21 碧地 02" 連續重挫,正股方面港股碧桂園和碧桂園服務的股價亦深度調整。
針對相關傳言,碧桂園内部人士對媒體表示,公司創始人楊國強與董事會主席楊惠妍都在國内,且就在總部正常辦公。
然而,市場對公司流動性的擔憂并未緩解。7 月 31 日,碧桂園公告稱,公司預期半年度可能錄得未經審核淨虧損,主要是受地産行業低迷、銷售下行的影響。當日公司 5 隻債券觸發臨停。
8 月 7 日,市場傳言 " 佛山市副市長帶隊的工作組進駐碧桂園 ",碧桂園予以否認。但在次日,兩筆未能按時兌付利息的美元債,将公司推到了 " 違約 " 邊緣。
8 月 11 日,碧桂園管理層發布一封緻歉信,公開坦承 " 公司遇到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困難 ",同時管理層承諾将堅守責任、全力自救。
與此同時,有關楊國強父女的傳聞還在持續。坊間傳聞,8 月初楊惠妍曾到北京與孫宏斌一起吃飯,或學習融創的自救經驗。
另外,市場有消息稱,在碧桂園 10 月 9 日召開的集團月度會議上,莫斌透露楊國強已賣掉了自己的私人飛機。同時,楊氏家族近期向碧桂園提供了 3 億美元的無息借款。
然而,市場有關公司實控人離境的消息仍甚嚣塵上。有傳言稱碧桂園創始人父女已出國,并将公司留給了其他管理層處理。
迫不得已,碧桂園不得不公開創始人楊國強的行程、發布公開聲明否認。這一連串的動作,似乎有意向外界釋放這樣的信号:公司仍在積極自救、并未躺平,創始人父女也沒有 " 跑路 "。
農民子弟出身
現年 69 周歲的楊國強,有着從沒鞋穿的農民到成爲中國首富的傳奇發家曆程。
公開資料顯示,1955 年,楊國強出生于廣東順德北滘鎮,貧窮貫穿了他整個童年和少年時代。楊國強曾回憶起這段挨苦經曆," 我 18 歲以前沒穿過新衣服沒穿過鞋,衣褲都是香港的親戚穿舊了才寄過來的。我在家煮飯煮了十多年,像種菜、放牛等很多農活也幹過。"
雖然貧窮,楊國強卻未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對未來的思考。多年後現身中山大學演講時他回憶道,就算身上隻有 2 塊錢,也會和同學到廢品收購站買舊書看。
一次,楊國強和哥哥談到了他們的未來,一年 200 元,耕地 50 年也就一萬元,說到這裏楊國強哭了。
不甘心的楊國強,不再繼續過種田的生活。1978 年,楊國強進了順德北滘公社房管所任施工員。6 年後,他升任區建築隊隊長。到 1989 年,他又成爲鎮政府旗下建築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兼經理。
當然,這段經曆,離不開在政府部門當 " 領導 " 的哥哥楊國華的幫助。也正是在經理這個職位上,楊國強賺取了上百萬元的人生第一桶金;在擔任公司經理 4 年後,楊國強和其搭檔楊貳珠拿出 3395 萬元的巨額資金,對其所在的北滘建築工程公司進行了管理層收購。
從此,農民出身的楊國強晉升爲楊老闆。1992 年,楊國強趁内地房産熱,帶領他的建築公司在順德碧江及桂山交界處墊資爲開發商順德三和建了 4000 套别墅,取名 " 碧桂園 "。
但到 1993 年 6 月,蓋好的房子卻賣不出去,找開發商索要工程未果後,楊國強開始想辦法由自己來賣。
不久,楊國強請來了當時還是新華社記者的王志綱爲其指點迷津,随後在碧桂園邊上花重金建立一所貴族學校,吸引有錢人的子女就讀,這一招最終盤活了順德碧桂園。
并且學校向每名學生收取 30 萬元教育儲備金,規定學生在畢業後才能取回。最終 1300 多名學生爲其籌到了 3.9 億元的流動資金,緩解了燃眉之急。
這個項目的成功,也讓楊國強意識到了提升樓盤附加值的重要性,碧桂園也是第一個把複合地産的概念融入到地産開發中的開發商,此後更是将酒店式物業服務模式引進住宅式物業管理,打出 " 給您一個五星級的家 " 的口号。
1999 年春節,廣州碧桂園開盤,從此碧桂園走出順德踏上了發展快車道。2007 年 4 月,碧桂園股票在香港上市,當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時年 26 歲的楊惠妍即以 160 億美元問鼎中國首富。
碧桂園上市成功後,上述中山大學的演講中,楊國強談及自己的成功,他認爲人生觀、世界觀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還有就是努力。
而對于金錢,他直言其實很多有錢人很痛苦的,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認同才是最重要。" 如果我 80 歲的時候走在街上,所有認識我的人都會微笑地跟我打招呼,我就滿足了。"
或已實質違約
曾因銷售額連續多年排名房企榜首,碧桂園被稱爲 " 宇宙第一房企 "。但如今,随着國内房地産市場深度調整,碧桂園卻掙紮在還債的困境中。
據财新網報道,據兩名可靠人士向透露,碧桂園有一筆境外債應于 9 月 17 日付息,碧桂園未能在 30 天寬限期屆滿時向債券持有人支付總計約 1540 萬美元票面息,恐已屬實質性違約。
這筆境外債以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爲發行主體,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本金爲 5 億美元,票面利率爲 6.15%,将于 2025 年 9 月 17 日到期。每年 3 月 17 日及 9 月 17 日是其付息日。
對此,10 月 18 日碧桂園方面回應表示,由于國内房地産市場深度調整,公司的銷售額持續承壓,如此前公告提及,公司預期無法如期履行所有境外債務款項的償付義務,希望通過尋求整體方案來解決目前面臨的困難。
此前在 10 月 10 日,碧桂園發布公告稱,公司尚未支付某債務項下本金金額爲 4.7 億港元的到期款項,公司也預期無法如期或在相關寬限期内履行其所有境外債務款項的償付義務。
公告中碧桂園謹懇請債權人給予時間,表示公司将積極推進境外債務管理措施,并已聘請中金香港和華利安諾基(中國)擔任财務顧問,來做評估并制定解決方案。
據統計,碧桂園的境外債務敞口較大,目前存續的公開美元債共有 15 支,本金約 93 億美元。
從正式宣布對境外債務進行重組以來,碧桂園尚未披露最新進展。之前的 9 月份,碧桂園共 9 筆境内公司債券本金合計約 147 億元的展期方案獲通過,每隻債券延期三年。
碧桂園稱,這爲本集團換來了集中精力恢複運營的時間與空間。但正如 58 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所言,銷售回暖才是關鍵,重組、更多融資都隻是延緩壓力的措施,沒有自身銷售的提振,未來壓力依然會偏大。
從數據來看,碧桂園銷售回暖依然乏力。公告顯示,2023 年 1 月至 9 月公司實現權益銷售金額約 1549.8 億元,同比下降 43.9%。其中 2023 年 9 月單月實現權益銷售金額約 61.7 億元,連續第六個月環比下降,同比下降 80.7%。
更重要的是,碧桂園三四線城市土儲占比較高,進一步限制了其去化能力。半年報中碧桂園管理層還對 " 三、四線及更低線城市投資比例過大 " 進行了反省。
對于人生,楊國強有着獨特看法,他認爲人生有兩種道路,一種是走過一道紅地毯,兩旁布滿鮮花,想要什麽有什麽。但這不好玩,他更喜歡越過河流、爬過高山之後在山頂乘涼的幸福感。
然而,不知道他是否預料到,爬過高山之後,仍有一場風暴需要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