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一汽豐田官方網站)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濮振宇 當前的汽車市場,在鋪天蓋地的 " 價格戰 " 和智能新能源汽車對傳統燃油車的 " 替換戰 " 的裹挾之下,競争日益白熱化。這倒逼車企推出五花八門的産品類型,區域專屬車型就是其中的一種。
近日,一汽豐田在廣州上市新亞洲龍 2.0L 臻選版,同時,帶有嶺南地域特色專屬标識的新亞洲龍嶺南版同步登場。在臻選版的基礎上,嶺南版擁有融入佛山醒獅、福建土樓、廣西繡球、海南椰樹等極具嶺南地域特色的專屬标識。
在國内汽車市場,車企針對某一人群推出專屬車型的行爲較常見,例如針對網約車司機的網約車版,針對行動不便人士的福祉版,而針對某一區域市場推出專屬車型的案例雖有但不多。推出區域市場專屬車型,往往與企業的整體銷售戰略有關。
此次一汽豐田打造華南區域專屬車型,背後隐現其在華南市場的競争态勢及對于該市場的空前重視。長期以來,華南市場是包括豐田在内的日系車企的核心市場所在,但近兩年面臨着一些全新的挑戰。
一汽豐田補強銷量台柱
在國内汽車市場,上一家爲人所知的打造區域市場專供車型的案例是一汽 - 大衆。2009 年,一汽 - 大衆啓動 " 南方戰略 ",開拓此前涉足不深的華南地區。爲争奪華南消費者,2017 年後一汽 - 大衆相繼推出了捷達、寶來、速騰、高爾夫、蔚領、邁騰等多個車系的華南地區定制版車型,華南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來增加個性化配置。
與當初一汽 - 大衆用專屬車型以開拓市場的情況不同,一汽豐田更多則是爲了固守市場。華南市場本就是其核心區域市場。根據市場調查公司吉圖咨詢報告援引的保監會數據,近五年來,在一汽豐田國内各地區市場中,隻有華南(廣東、廣西、海南)、華東(浙江、江蘇、安徽、江西、山東、福建、上海)兩個地區的銷量規模達到 20 萬輛級。
2020-2021 年,一汽豐田華南地區的銷量分别爲 23.47 萬輛、18.55 萬輛,均僅次于華東地區。2022 年,一汽豐田累計銷量 80.73 萬輛,其中在華東、華南、華北、華中、東北、西南、西北地區的銷量分别爲 24.64 萬輛、20.02 萬輛、9.79 萬輛、8.49 萬輛、7.05 萬輛、6.25 萬輛和 4.47 萬輛。
如今,作爲一汽豐田支柱市場的華南地區顯現隐憂。上述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一汽豐田累計銷量爲 35.38 萬輛,同比增長 2.37%。分地區看,華北、華中和東北地區銷量同比增長,華東和西北地區銷量同比基本沒有變化,僅華南地區銷量同比下降,降幅爲 11.29%。
在華南地區,廣汽豐田、廣汽本田、東風日産、東風本田等其他日系合資車企均建設有整車工廠,一汽豐田并無布局。這意味着,一汽豐田難以享受一系列地方政府針對本地産汽車的補貼政策。
此次爲了提升亞洲龍嶺南版在華南市場的競争力,一汽豐田配套推出了 " 兩千元定金抵兩萬元購車款 " 的政策,相當于變相優惠 1.8 萬元。目前,新亞洲龍 2.0L 嶺南版,官方指導價爲 20.98 萬元,優惠後低于 20 萬元,隻比競争對手廣汽豐田的凱美瑞 2.0L 入門車型貴 1.2 萬元。
日系與自主 " 拉鋸 " 華南市場
華南地區大緻覆蓋廣東、廣西、海南以及港澳等省市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全國第一大汽車市場。根據保監會數據,2022 年,華南地區汽車總銷量約 350 萬輛,其中廣東汽車銷量爲 275.4 萬輛,占比接近八成;同時,廣東汽車銷量在全國各省中也位列第一,比位列第二的浙江省多出 75 萬輛。
廣東長期是日系車的主要銷售地區,也是豐田、本田、日産等品牌在國内的基盤市場。2019 年,日系車在廣東市場的份額高達 41.92%,自主品牌爲 29.06%;到了 2020 年,日系車在廣東市場的份額升至 44.03% 的新高,并将自主品牌的份額擠壓到 26.16%。
但在 2022 年後,日系車與自主車企的競争天平出現大逆轉。2022 年,廣東汽車市場的日系車份額降至 34.83%,而自主品牌份額大幅升至 43.54%。今年 6 月,自主品牌份額達到 49.21%,日系車份額則進一步縮減至 29.77%。
日系車對廣東市場統治力的大幅下降,并非因爲自身銷量減少,而是因爲自主汽車品牌的增量稀釋了日系的份額。2022 年,日系車在廣東銷量由 87.1 萬輛降至 84.36 萬輛,同比隻減少了 2.8 萬輛;自主品牌在廣東銷量由 82.46 萬輛升至 105.44 萬輛,同比大幅增加了 22.98 萬輛。
從銷量結構看,自主品牌在廣東的銷售增量主要來自比亞迪和廣汽埃安兩家新能源車企。2022 年,比亞迪在廣東銷量同比增加 14.4 萬輛,廣汽埃安在廣東銷量同比增加 4.25 萬輛,兩家銷售增量占自主品牌在廣東總銷售增量的比重達到 81%。
廣東大部分地區屬于亞熱帶,氣候溫暖,新能源汽車不會遭遇續航嚴重衰減、難以充電等北方省份冬天常見的問題,新能源汽車在廣東推廣使用的自然條件較好。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車高歌猛進,日系車在其核心市場廣東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2022 年,廣東汽車銷量 275.4 萬輛,同比下降 1.69%,其中純電動車銷量 57.5 萬輛,同比增長 64.53%。
不僅是在廣東,在華南地區的第二大汽車市場廣西,日系車也面臨來自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阻擊。2022 年 1-11 月,自主品牌在廣西銷量同比增長 8.77%,其中銷量貢獻度排名第一的是擁有爆款電動車型宏光 MINI 的五菱品牌,排名第二的是比亞迪。此外,華南地區的第三大汽車市場海南,如今更是已經确定 2030 年禁售燃油車。
日系車企電動化轉型有待破局
在智能新能源汽車日益改變汽車市場銷售格局的背景下,對于豐田、本田、日産等日系品牌而言,華南地區市場既是 " 最後的堡壘 ",同時也将是完成新能源轉型的重地。
目前,日系合資車企在華南地區布局有大量産能,爲當地貢獻了大量就業和稅收。以廣汽豐田爲例,自成立以來創造稅收近 2000 億元,2022 年工業産值超 1500 億元,位居廣州市工業企業工業總産值第一。截至今年 2 月,廣汽豐田累計工業産值 10655.8 億元,推動了南沙首個千億級汽車産業集群形成。
過去十幾年來,華南地區很多省市的地方政府在政策層面給了當地車企大量的政策傾斜,日系車企也從中受益。譬如,在國内,油電混動車型不被列爲新能源汽車,而是屬于節能車。但作爲華南地區汽車銷量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廣州今年進一步加大了對節能車的政策支持力度。
7 月,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發布通告,宣布在常規中小客車增量指标配置計劃基礎上,今年下半年額外增加 2 萬個節能車增量指标配置額度。而今年上半年,廣州市已額外增加了 3 萬個節能車增量指标配置額度,并臨時放寬非本市戶籍人員申請節能車增量指标資格條件。
從市場競争力的角度看,廣州市今年額外增加的 5 萬個節能車增量指标,大多數将由豐田、本田等日系車消化。高工産業研究院援引的交強險數據顯示,2022 年國内 HEV(油電混動)節能乘用車銷量 78.02 萬輛,其中日系車占比高達 88.79%,豐田和本田兩家占比分别爲 60.6%、25.2%。
實際上,日系車 2022 年在廣東市場的絕對銷量之所以能保持穩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當地混動車的需求增長。保監會數據顯示,2022 年,廣東混動汽車銷量 40.54 萬輛,同比增長 70.57%。
不過,與強化混動車競争力相比,全面轉型新能源,特别是加碼純電動車,才是日系車企保持在中國市場地位的長遠之策。今年以來,多家日系車企都釋放了将在華南地區加強新能源攻勢的信号。
今年 3 月,一汽豐田副總經理李秀柱赴華南大區 " 督戰 ",走訪了深圳大興、興業,廣州廣博、永佳、沙河、中升 6 家經銷店,他強調,華南市場的新能源車占比節節攀升,開辟新能源車市場刻不容緩。
今年 6 月,在 2023 粵港澳大灣區車展期間,東風本田副總經理潘建新接受媒體群訪時表示,選擇将全新一代 CR-V e:HEV 以及全新 M-NV 在深圳車展首發,表明我們十分重視新能源滲透率較高的華南市場。同時,我們希望借助深圳車展,表達東風 Honda 電動化轉型的決心,持續提高東風 Honda 在華南市場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