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1 年成爲中原地産新的掌舵者後,二代施俊嵘曾被外界寄予厚望。然而,近兩年來,中原地産不僅無甚水花,還被卷入 " 讨薪 "" 追傭 " 的漩渦中。
( 頭圖說明:中原地産創始人施永青 )
作者 | 陶 婷
作者 | 孫春芳
運營 | 劉 珊
老牌地産中介中原集團曝出被開發商拖欠傭金超 10 億元,導緻無法發放員工提成,并 " 點名 " 恒大、佳兆業、寶能等知名房地産企業。
8 月 20 日,一份名爲《關于深圳中原反饋墊付傭金相關事宜的通報》的文件在網絡流傳。其中提到 " 各開發商 / 代理商尚未支付深圳中原的傭金超過 10 億多元 " 的信息引發關注。上述文件落款爲 " 中原集團行政總裁施俊嵘 "。
随後這一事件迅速沖上熱搜,似乎被世人遺忘了的昔日中介大佬中原地産,再次回到公衆視野。
因爲高管的錯誤決斷,這家老牌港資房産中介,曾經失去過兩次重要的發展機會。2008 年,美國次貸危機蔓延時,中原地産戰略全面收縮,裁員 20% 過冬。第二年,它錯過了 2009 年中國救市的機會。
2015 年,爲了應對來勢洶洶的鏈家,中原地産創始人施永青重出江湖,但他不僅沒能挽回頹局,上海、深圳等地的絕對市占率,被鏈家給搶走了。
2021 年 11 月,一場人事 " 強震 " 後,二代施俊嵘順利接班。就在所有人認爲,施俊嵘會帶着滿腔熱血," 中興 " 中原地産時,現實卻狠狠打了臉:整整兩年時間裏,中原都無甚水花。今年 8 月中下旬," 員工讨薪 "、" 起訴開發商 " 等風波,更是将中原卷入了漩渦當中。
「市界」獨家獲悉,中原如果今年内地業務不盈利,這塊業務将關停。中原地産全部退守香港,将主線放在東南亞市場上。
" 前來讨薪的人,是離職員工 "
8 月上旬,一段 " 深圳中原員工讨薪 " 的視頻,在網絡上廣泛流傳。
一名女性向深圳中原董事總經理鄭叔倫哭訴," 我小孩的學費都沒有錢交?"" 你(鄭叔倫)得給我們一個解決方案。"
中原集團 COO(首席運營官)劉天旸負責牽頭和處理此次追傭事宜。就在上周,他代表公司被深圳市勞動監察部門約談。中原地産在職員工明細表和工資表,以及 8 月份發放的 7 月份工資财務憑證,都提交給了政府相關部門。
8 月 21 日,劉天旸對 " 欠薪 " 視頻作出回應," 這些資料,證明中原沒有欠薪。但目前市場的不實信息,卻還在傳我們欠薪。" 提起這個事件,劉天旸顯得有些無奈。
有一部分離職員工,對中原地産申請了勞動仲裁。" 仲裁部門對這件事情的回複是:(離職員工)所主張的收入尚未達到結算的條件,所以不構成公司欠傭行爲。" 劉天旸向「市界」解釋道,中原地産的傭金是按工作職能分别計算的,門店經紀人、主管、策劃、外場分銷、内場銷售等等,在每筆成交中各占有不同的比例。" 按照行業慣例,公司當月收到傭金,會在下個月按照崗位比例,發放給員工。"
但如果傭金沒有從開發商那裏收回來,或者公司正在通過訴訟打官司,及法院還在判決或執行當中," 她突然來讨錢,這個傭金公司是無法結算的。" 劉天旸口中的 " 她 ",指的是 " 讨薪 " 視頻中的人。" 他們從公司離職後,有些去了其他公司,之後有些人失業了。他們想到有些成交的傭金還沒結算,便過來追傭。" 劉天旸告訴市界,他們在職的時候,工資都是有發放的。他們讨要的其實是傭金部分,這部分傭金公司暫時也沒有收回,業務及法務等部門,還在追讨或訴訟進行中。
一些開發商和代理商,是中原地産追讨傭金的對象,其中包括佳兆業、恒大、寶能、世茂、龍光、吉祥裏。由于部分開發商 / 代理商拖欠巨額傭金,中原正通過法律手段追傭金。
▲(圖源 / 視覺中國 )
據中原披露數據顯示,各開發商 / 代理商尚未支付深圳中原的傭金,超過 10 億多元,目前,在法院已經啓動訴訟追傭的金額達 5.35 億元,其中法院已經裁決在強制執行的金額超過 4 億元,待判決的金額 1.35 億多元。" 我們一直在排查,有些是暫時沒有可執行資産的,比如恒大等;有些項目未來還有機會結傭,或以房抵傭,我們會爲了公司和員工利益,窮盡一切方式來追繳應該結算回來的傭金。" 劉天旸說。
「市界」了解到,中原沒有先行墊付傭金的慣例。一名中原地産前員工告訴「市界」,一直以來,開發商結算傭金,中原才給經紀人結算。開發商不結算,他們也結算不了。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中原前員工,讨論着老東家傭金結算的問題。其中,有不少人幾年前的傭金都沒有結算。一名中原地産前員工吐槽說,2019 年,我在中原地産賣了房子,到現在還沒拿到提成。
從目前來看,中原不具備先行墊付員工提成以及合作方傭金的先決條件。中原一直是用自有資金發展的,并且,它并不是上市公司,融資渠道有限。上述《通報》中提到,今年房地産行業不景氣,開發商資金鏈斷裂爆雷,無法正常支付中原集團及旗下相關公司的銷售傭金,導緻公司連續巨額虧損,經營舉步維艱。" 在未收到開發商 / 代理商銷售傭金的情況下,要求深圳中原先行墊付傭金,即使僅墊付基層員工提成,需要墊付資金金額也超過 4 億元,将導緻公司經營更加困難。"
也有人拿到了傭金,王霜就是其中一個。從中原地産離職後,她收到過兩筆傭金。" 離職半年後,拿到了一筆新房的傭金;離職兩年多後,拿到了一筆二手房的傭金。中原跟業主打官司,打赢了再發給我的。" 王霜告訴「市界」。然而,在困頓的大環境裏,一些人并沒有耐心等待,他們拿回傭金的心極爲迫切。
對此,劉天旸告訴「市界」,中原會從幾方面做好追傭這件事," 第一會将追傭的情況公開透明化;第二是積極提起法律訴訟來追繳傭金;第三,員工确實有生活困難的,設立一個特困基金,幫助員工渡過難關。即便有些員工已經離職很長時間,我們也願意爲部分有需要的員工提供幫助,公司會積極履行企業主體責任。" 但你不能任由情緒發洩,堵住公司管理層,在辦公室進行個人恐吓,影響公司正常經營,這些不是中原可以接受的行爲。"
此情此景下,中原地産新的掌舵者施俊嵘,有點焦頭爛額。
老将離去、兒子接班
施俊嵘有着海外名校留學的背景,父親施永青曾這樣評價施俊嵘:" 擅長将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應用能力不錯。遇到問題做判斷比較明智,有自己的想法,也樂于參與公司業務。"
爲了兒子順利接班,施永青早早就開始爲施俊嵘鋪路。施俊嵘從海外留學歸來後,先在新鴻基地産曆練了 4 年,施永青重新複出後的 2015 年,施俊嵘才加入中原地産。2017 年 11 月,在一次公開活動中,施永青第一次對外公布,将逐步把工作交棒到兒子施俊嵘手中。
彼時,施俊嵘已從中原數據科技董事升任爲主席助理。那一年,施俊嵘才 29 歲。對于兒子的接班之路,施永青有過很多擔憂:怕施俊嵘一下子要接手一家大公司,一瞬間要承擔很多壓力,怕中原管理層不認可年輕的施俊嵘。接近中原地産的馮峰告訴「市界」。
中原管理層中的不少人,是陪着施永青打下江山的元老級人物。比如 1989 年就進入中原的老臣黎明楷,1992 年加入中原的賴國強。在施永青看來,盡管中原 " 擁有一批經驗相對豐富的同事,但年紀比較大,平均年齡 50 歲,而且在中原集團賺到了錢,沖勁也就小了一些。"
自帶技術基因的施俊嵘,是個年輕的改革派。在這個矛盾的局勢下," 施俊嵘上任是比較難的。他面臨的是老一派管理層們的阻力。" 也因此,施永青希望施俊嵘,能夠從一個新的業務闆塊切入。" 做出一點成績,将中原帶活,再順理成章繼位,這樣大家心服口服了。" 馮峰告訴「市界」。
原萃擔負起這樣的重任。這個加盟平台由施俊嵘搭建而成,于 2018 年 6 月面向市場。原萃主要從事品牌授權加盟、新房業務技術支持、交易按揭、市場運營等業務。作爲原萃體系成員," 幾畝置業 " 品牌的主營業務,集中二手房交易。
▲(中原地産創始人施永青。圖源 / 視覺中國)
也就是這一年的原萃品牌發布會上,施永青語重心長地跟幾位高管談了一次。大概意思是," 你們該放手就放手,讓年輕人有更多的市場空間。" 馮峰告訴「市界」。然而,談完之後,中原管理層,并無變化。當時,不少人就認爲," 老派管理層不會輕易放權,這件事還得折騰折騰。" 果不其然,直到 2021 年,施俊嵘繼任這件事,才柳暗花明。當然,這是後話了。
無論如何,對于原萃這個新業務,施俊嵘寄予了厚望。2020 年 7 月,施俊嵘說," 我們還在過渡期,之後如果找到一個好的複制模式,就會擴大規模。" 他任命的原萃總裁,是從深圳中原起家的劉天旸。
改革之路,又談何容易?世人知道的是:原萃後來無疾而終,主要是因爲房多多的撤資。但事實的真相,遠非表面上看的那般簡單。" 這是中原内部新老派管理層博弈的結果。" 馮峰告訴市界。「市界」了解到,原萃誕生之初,中原投了兩千萬元,作爲啓動資金。在招兵買馬之後,這兩千萬元,很快就要花光了。于是,原萃找到房多多進行募資。
中原能爲房多多帶來線下資源,房多多能爲中原提供技術和系統支持,這看起來是一樁雙赢的買賣。然而," 房多多投完 3000 萬元,就發現不是那麽回事。" 馮峰向「市界」回憶道,房多多這邊一投完錢,中原老派管理層,就把初始的投資,全部拿走了。" 他們覺得,反正你現在找到新的錢了,我就不再養你了。"
這也從房多多的公開回應中可以窺知一二," 作爲原萃的股東之一,公司多次出資支持原萃發展,但其他股東不願追加投資。" 雪上加霜的是,2021 年,地産調控再次升級,疫情黑天鵝來襲,二手房成交量持續回落中,原萃内部經營出現資金困難。到這一年 6 月底,原萃的股權結構發生變更,房多多持有原萃的股權,由原先的 51%,上升至 69.98%。在這個過程中,中原集團作爲第二大股東并未出資。
此情此景下,施俊嵘情何以堪?這位年輕的掌舵者,在 2021 年 7 月是這樣回應的," 搞資本操作必須要放棄股權,中原本身能夠動員的資源有限,因爲現在還沒有多大的資金。未來将有限的資源,集中投放在主營業務上面。"
原萃這個新業務,就這樣淹沒于時代洪流之中,但施俊嵘的接班之路,還得繼續往下走。" 施永青年齡太大了,也不懂互聯網,跟不上這個時代了。" 馮峰告訴「市界」。
▲(圖源 / 視覺中國)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在施永青的又一次談話後,2021 年 11 月,中原地産迎來人事 " 強震 ":時任中原地産(中國内地)主席的黎明楷,打算在這一年年終退休。而副主席賴國強,用一紙聲明宣布自己從中原地産辭職。盡管賴國強離開的并不愉快,但施俊嵘總算是順利接班了。
10 億傭金,救不了中原的急
所有人都認爲,施俊嵘會帶着滿腔熱血,實現老父親 " 中興 " 中原的夢想。但事與願違的是:這兩年的中原不僅無甚水花,更别提 " 改革、颠覆、創新 " 之類的動作了。究其原因,首先跟房地産持續處于調整期有關。
作爲地産業上重要的一環,中原地産的中介業務,也受到了不小的沖擊," 這幾年市場差,營收少,利潤少,想做什麽變革,都很難。" 馮峰告訴「市界」,市場不好的情況下,也沒有資金投入新的變革。" 可以說,幾乎全行業,都沒有太多的動作。"
在馮峰看來,施俊嵘無法施展抱負的原因,也還是那番 " 老調重彈 " 的話:他比較年輕,上位之後,原來的那些老人,不一定聽他的。他想做一些改革,也不一定推得動。" 要做改革,就要實現互聯網化,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
盡管一些老派管理者,從中原的曆史舞台上退位了,但中原地産現有管理層中,仍有不少老臣," 中原的董事、高管很多,還有一些根本沒有露過面的。由于不是上市公司,有時候你查新聞都查不到,不知道人家是什麽底細。" 這從今年 3 月份,中原的一個活動上可以佐證。當時,除了施永青、施俊嵘等高管外,還有一個署名爲 " 王生 " 的董事。
" 用什麽人,怎麽用 ",也是施俊嵘頭疼的問題。曾被施俊嵘委以重任的劉天旸,自原萃一役之後,從前台走向了幕後,劉天旸這兩年,主要負責中原的金融、IT 等業務,偏中後端。而這一次,追傭、讨薪風波中,曾做過營銷總的劉天旸,又一次被施俊嵘推上了前台。
其實,自繼任之後,施俊嵘也曾主導展開過改革,除了原萃之外,他還推進合夥人制,以及行業結盟。在馮峰看來,施俊嵘 " 希望通過做好一些事情,證明自己的價值,給中原給自己一個交代。" 然而,在時代的洪流中,在中原内部的糾葛中,施俊嵘大部分革新措施,并沒有迎來開花結果。總體而言," 他的抱負,施展不開。"
尤爲重要的一點還有,中原内地各個地區公司,是平級的兄弟單位," 每個公司都是自負盈虧,這使得各個分公司的決策權、财政自由權等都比較大。" 多名中原地産員工曾告訴「市界」,施永青還在位時,他是老闆,有決策權,但真正執行起來,下面的人不一定聽他的。" 樹大根深 " 之下,上位剛剛幾年的施俊嵘,又以何來撼動?
時至今日,中原目前的難題仍待解。對于追傭一事,中原提及的開發商目前幾乎都已爆雷,并正進行債務重組,尤其是像恒大這樣的公司,已經完全是資不抵債。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打赢了官司,最終何時能拿到傭金,也還是一個未知數。
這也就意味着,作爲追傭事宜的負責人和局中人,劉天旸和中原顯然需要持續有所動作,才能安撫好遲遲沒能拿回傭金的人。不過,退一萬步來看,即便 10 億元傭金追回來了,也救不了中原現在的 " 急 "。因爲,新繼任者施俊嵘面對的,是中原扭虧爲盈的難題。" 過去可能個别月份虧損,全年累計都還是盈利的。但現在中原地産,已經全年累計虧損兩年了。" 馮峰告訴「市界」。
這除了跟房地産持續調整等大環境有關外,還跟中原的業務模式脫不了幹系。中原地産過于依賴新房市場,它不像我愛我家那樣,有大量二手房交易、二手房租賃的收入。中原的新房交易占比,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占比高達 70% 以上。後來,即便純新房業務占了 50%,二手經紀占了 50%," 但二手經紀中,又有 50% 是新房分銷。" 馮峰說。
然而,随着房地産高增速時代的逝去,很多城市步入存量房市場,可開發可售賣的新房越來越少了。尤其在房企普遍日子難過的情況下,結傭就變成一個非常麻煩的事,結不回來傭金,人就留不住,規模會下滑,這也使得中原地産,陷入業績不振的惡性循環中。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原旗下業務 6 成收入,由新房業務貢獻;4 成或者 3 成多,來自二手房。
▲(2010 年 10 月 1 日,中國深圳(秋季)房地産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 1 号館舉行。中原地産帶來香港地産信息。圖源 / 視覺中國)
但好在,除了香港市場外,中原在深圳市場,仍有一席之地。它是深圳規模最大的新房代理商。公開數據顯示,2023 年 1-6 月,中原代理銷售金額超 420 億元,代理銷售新房超 7200 套。深圳市房地産信息平台數據顯示,同期深圳累計成交新房 16209 套。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深圳每賣出 5 套新房,就有 2.2 套是中原成交的。
盡管施永青在很早之前就退居幕後了,但對于兒子施俊嵘的繼任之路,這名香港地産教父顯然不放心。就在 " 讨薪 "" 追傭 " 風波發酵前一個月,也就是 2023 年 7 月 29 日,施永青帶着施俊嵘,接受了媒體的采訪。這一次露面,頂着滿頭白發的施永青,談到了房産中介的困境。
站在他旁邊的施俊嵘,一頭濃密的黑發,盡管整個人很有精氣神,但與老父親施永青相比,施俊嵘還是略顯稚嫩。盡管這一次,施永青沒有談到兒子施俊嵘,但在馮峰看來,施永青這樣的露面,頗爲 " 扶上馬,再送一程 " 的意味。
歸根結底," 還是生不逢時,再給他(施俊嵘)一些時間吧!" 馮峰說。今年留給施俊嵘的時間,卻并不多了。
(文中馮峰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