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不是一日就 " 長 " 成的,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有一些病變其實是惡性腫瘤的 " 前奏 ",如不重視,任其發展下去,有可能演變成癌症。
有可能演變成癌的 6 種 " 小病 "
小病不治成大病,所謂大病者,其中之一就是惡性腫瘤。以下幾種 " 小病 " 不重視可能 " 拖成 " 癌症。
1. 慢性炎症
反流性食管炎增加食管癌風險。
慢性萎縮性胃炎有發展爲胃癌的風險。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有發生大腸癌的風險。
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主要是慢性乙肝和丙肝)是原發肝細胞肝癌的主要危險因素,其他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炎也是危險因素。
慢性胰腺炎可損傷胰腺實質,反複發生可使胰腺癌發病率上升。
膽道系統慢性炎症(膽囊炎、膽管炎),是膽囊癌、膽管癌的危險因素。
膀胱感染(寄生蟲、細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增加膀胱癌風險。
前列腺的慢性炎症,可導緻細胞過度增殖以修複病變組織,易形成感染相關性癌症。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研究表明,有慢性支氣管炎者,肺癌發病率高于無慢性支氣管炎者。其他如肺結核病史、肺炎等都和肺癌有一定的關聯。
3. 胃腸道息肉
有大約 15%~40% 的結腸癌源于結腸多發性息肉,其癌前期病程約爲 5~20 年;腺瘤可以癌變,直徑大于 3 厘米癌變率超過 40% 。
4. 結石
膽管結石、膽囊結石是膽管癌、膽囊癌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膽囊結石和膽囊癌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75% 的膽囊癌患者合并膽囊結石,直徑超過 3 厘米的膽囊結石患者,膽囊癌風險上升數倍。
膀胱結石可能增加膀胱癌風險。
5. 白斑性病變
口腔黏膜白斑或紅斑是口腔癌的風險因素。
外陰白斑可能是外陰癌的風險因素之一。
6. 潰瘍性病變
胃十二指腸潰瘍可能發展爲胃癌。
口腔潰瘍經久不愈要警惕口腔癌。
任何部位的潰瘍如果經久不愈,都要提高警惕。
怎樣才能盡可能避免 " 惹癌上身 "?
從個體角度,最主要的就是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細化一下,要着力做好以下這些方面。
1. 戒煙,遠離二手煙 / 三手煙。關鍵是付諸行動。
2. 盡量不喝酒,實在要喝,要控制量。就防癌角度,酒精攝入沒有所謂安全劑量。
3. 管理體重,避免超重、肥胖。
4. 堅持運動,避免久坐。
5. 作息規律,睡眠時間盡量充分,避免熬夜。勞逸結合,避免過勞。
6. 飲食均衡多樣化,搭配合理。多吃各種新鮮蔬菜水果。恰當控制紅肉攝入量(豬牛羊肉等),避免或盡量少吃加工肉(香腸、火腿、培根、鹹肉、臘肉、熏肉等),盡量不吃油炸燒烤類食物。杜絕攝入過期變質黴變食物。
7. 良好的飲食習慣。盡量做到飲食規律,不暴飲暴食,不以飲料代水。控制食鹽攝入量,避免高鹽飲食。避免超過 65 ℃的燙飲燙食。推薦分餐,不共用碗筷。
8. 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避免長期便秘。飲水充分,不憋小便。
9. 注意性衛生。避免不安全性行爲。
10. 高危職業做好職業防護。減少或避免職業緻癌因素的暴露。
11. 避免過度的日光紫外線照射。
12. 積極防治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乳頭狀瘤病毒、EB 病毒、幽門螺杆菌等病原體感染。
13. 保持良好心态。學會減壓放松,避免長期處在負面情緒和精神高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