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馮晨晨
編輯 | 劉肖迎
運營 | 劉 珊
" 兒子坑了爹 "
" 天價土豆 " 事件半年後,巴奴毛肚火鍋再次因 " 挂羊頭賣鴨肉 " 被推入輿論中心。
近日,有網絡博主舉報,巴奴旗下超島自選火鍋北京合生彙店的羊肉卷,被檢測出鴨肉成分,而這款羊肉卷的售價合 80 元一斤。此外,有報道稱,超島自選火鍋的創始人是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杜中兵之子杜夯,其涉事門店曾表示,店裏的主要食品原材料由巴奴中央廚房統一配送。
9 月 6 日,巴奴毛肚火鍋官微就這一事件發布聲明,就此事給顧客帶來的困擾表示抱歉,超島創立以來由獨立團隊運營,但集團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責任,同時表示巴奴火鍋羊肉均來自内蒙古。超島自選火鍋表示,正在配合相關部門調查,此外此款羊肉爲超導獨立采購。
對此,有網友調侃道," 鴨子很忙 "" 兒子坑了爹 "。
超島自選火鍋官微認證的主體爲北京橙夢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公司注冊資本 1500 萬元,是巴奴毛肚火鍋有限公司的全資孫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其旗下已注銷的超島串串農大南路分公司,在 2021 年年底,因存在未取得健康證明人員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問題,被海澱市場監督管理局點名。
超島品牌是杜夯在 2020 年創立,并主打串串與火鍋兩種品類産品,從價格上來看,以北京地區爲例,人均消費在 100 元左右,遠低于巴奴毛肚火鍋的 160 元左右。因此,超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充當巴奴毛肚火鍋向下擴展價格區間的作用。
巴奴毛肚火鍋的菜品,的确不便宜,通過第三方餐飲平台查詢,在北京地區,其人均消費超過海底撈的 120 元左右,也高于立足于高端的湊湊 150 元左右的人均消費。
今年 2 月,巴奴毛肚火鍋還因 " 天價土豆 " 事件登上熱搜。巴奴當時給出的解釋是,售賣菜品爲富硒土豆,因此價格偏高。但一個月後,由于 " 土豆切開後硒流失不達标 " 進行下架。
有意思的是," 天價土豆 " 事件反而成爲了巴奴如今的一種營銷手段,并在第三方平台推出 " 天價土豆套餐 ",雖然從金額來看,價格與單獨購買套餐内菜品沒有太大差距,但會贈送價值不等的土豆、豆制與素菜拼盤等菜品,不過隻能在非高峰期使用。
實際上,與以 " 服務 " 作爲宣傳點的海底撈不同,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杜中兵在 2015 年就提出了 " 産品主義 " 理念,其中最基礎的就是食品品質,用真材實料的産品赢得顧客口碑,不過,如果此次事件爲真,可是 " 打 " 了杜中兵的臉。
從效仿海底撈,到海底撈 " 黑粉 "
近幾年,巴奴毛肚火鍋出圈的,還有對 " 大哥 " 海底撈的 " 挑釁 "。
其實,杜夯曾在高中時,跑到海底撈幹過三個月的服務員,頗有取經的意味。而早期巴奴毛肚火鍋也打過服務牌。不過,效果并不理想,後來在确定新定位後,逐漸向産品理念靠攏,也開始硬剛 " 大哥 " 海底撈。
2017 年,海底撈發布一篇《爲什麽海底撈隻賣血旺?》的文章,随即巴奴發布《巴奴爲什麽能賣鴨血?》作爲回應。比如其最新的 slogan" 服務不過度,樣樣都講究 ",就疑似暗諷海底撈的過度服務,甚至在 2022 年,因一位店長在日記中評價,海底撈是 " 社死型 " 服務、員工是 " 人形攝像頭 ",而鬧得沸沸揚揚。
此外,對于海底撈曾以舞面形式出圈的抻面,巴奴就推出主打 " 好面不用舞 " 的拽面。
盡管在事件發酵後,巴奴的相關工作人員極力否認," 宣傳标語在很早之前已在全國門店推廣使用,不存在網友所質疑的 " 碰瓷 "" 拉踩 " 海底撈的問題 ",但依舊難以令網友不聯想。
其實,從體量上來說,巴奴毛肚火鍋遠不及海底撈。根據官網顯示,巴奴毛肚火鍋有 102 家直營店、3 個中央廚房、1 個底料加工廠。而截至 2023 年 6 月份,海底撈 1382 家門店。
今年 3 月,一度傳出巴奴要追随海底撈,赴港上市的消息。
從巴奴最近幾年的動作來看,赴港上市并非空穴來風。以國信證券給出的數據顯示,巴奴的新開店數,幾乎處于逐年增長的态勢,并在 2018 年與 2019 年達到高峰。甚至以 " 國際巨星成龍到巴奴就餐 " 爲噱頭進行宣傳,試圖擴大品牌的影響力。
今年 3 月,随着餐飲行業的複蘇,巴奴也進行了一系列變更,并将股權全部轉移給港企巴奴毛肚火鍋(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美味森林餐飲管理(鄭州)有限公司,而後者當時的成立時間甚至不到半個月。
中國并不缺少火鍋品牌,僅能叫出名的就可達數十家,而新興品牌也正如雨後春筍般,每年不斷冒出。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爲," 以中國火鍋的競争來說,巴奴必須要 IPO,否則就沒有這麽多的資源進行規模化拓展 "。
據浦銀國際的研報顯示,雖然 2022 年,巴奴毛肚火鍋在火鍋賽道的品牌影響力排在第三位,但同樣可以看出,榜單的變化速度之快。2022 年的品牌十強中,甚至有 5 家在 2021 年還沒有上榜。即便是身爲 " 火鍋一哥 " 的海底撈,市場份額也不過個位數,這也意味着,消費者的可替代品有很多。
如果在激烈的競争中失去自己的特色,或者無法适應環境,就很可能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