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 " 造車夢 ",結局卻大相徑庭,許家印、賈躍亭折戟沉沙,越南首富潘日旺卻做成了。
隔夜,越南造車新勢力、潘日旺汽車品牌 VinFast 通過 SPAC 合并登陸納斯達克,上市首日股價一路高歌,報收 37.06 美元,漲幅達 254.64%。
VinFast 市值飙升至 850 億美元,不僅超過了理想和蔚來的總和,還領先法拉利、福特汽、通用和寶馬汽車。
潘日旺與許家印有着相似的履曆和夢想——靠房地産成爲首富,也做着造車夢。
憑借着一套 " 拿來主義 " 穩紮穩打的路線,潘日旺将夢想變爲現實,Vinfast 最終帶着并不先進的技術挺進了全球市場。
懷揣 " 造車夢 "
窮小子通過房地産翻身,潘日旺靠實業改變命運。
上世紀 60 年代,潘日旺出生在越南中部河靜省一個普通家庭,勤奮好學的他考上了河内礦業地質大學,随後又作爲公派留學生前往莫斯科學習。
在烏克蘭,潘日旺踏上了創業道路,開餐館起步,靠方便面發迹緻富,賺得第一桶金。
2001 年越南經濟飛速發展,他回到越南發展開啓房地産事業,憑借着 " 創業就是要攻擊,而非防守 " 的理念,他先後創辦購物中心、寫字樓、度假村等,一舉稱霸越南房地産行業,成爲越南首富。
而潘日旺之所以進軍造車界,回望其投資思路:喜歡實體資産," 衣食住行 " 裏後兩者更有成爲 " 資産 " 對潛力,而除了房子,那就隻剩車了。
于是 2017 年,潘日旺的 Vingroup 正式宣布入局新造車行業,并成立 VinFast 汽車公司,成爲越南的第一家自主車企。
在一片貧瘠的越南汽車産業,VinFast 是如何從零到一,慢慢走向全球市場?
一路 " 買合圈 "、穩紮穩打
VinFast 的成長之路步步穩紮穩打,不冒進的潘日旺決定先做燃油車、然後再向智能化和電動化轉變。
彼時,越南自主汽車市場是空白的,該國汽車工業長時間停留在組裝和 " 代工廠 " 階段,在 Vinfast 之前越南沒有一家自主汽車品牌、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技術。
潘日旺的具體的戰術路線是,靠 " 買買買 "、" 合合合 "、" 圈圈圈 ",即買技術、全面合作以及建立供應商朋友圈。
Vinfast 的燃油車,除了 Logo 是潘日旺親自畫的,其他的都是 " 買合圈 " 而來。設計是賓尼法利納設計工作室(設計了多款法拉利跑車)做的;動力總成和車架是買來的寶馬技術(前代 X5);工程和工藝研發靠的是代工巨頭麥格納;變速箱則來自采埃孚 8AT(用于寶馬多系車上)。
電動化階段,Vinfast 從中國的供應商這裏拿電池相關技術,2022 年 10 月底,VinFast 和甯德時代宣布簽訂全球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将就滑闆底盤(CIIC)等項目展開合作;11 月,Vingroup 旗下電池制造與研發公司與國軒高科的合資工廠破土動工,主要生産磷酸鐵锂電池,年産能 5GWh,預計 2024 年第三季度大規模投産。
自 2019 年開始汽車生産以來,截至 2022 年 9 月底,VinFast 共交付了近 8.8 萬輛汽車,大部分是燃油車。其中 2020 年售出 2.42 萬輛,2021 年售出 3.56 萬輛,在越南的市場份額約爲 11%。
海外市場方面,VinFast 迄今爲止已從越南向美國出口了約 2100 輛電動汽車,并向加拿大出口了近 800 輛電動汽車。
憑借着這一套 " 拿來主義 " 穩紮穩打的路線,Vinfast 最終帶着并不先進的技術,走進了全球市場。
前路并非坦途
不過,對于潘日旺來說,前路并非坦途,龐大的電動化、智能化計劃代價是大手筆的燒錢和巨額虧損。
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2020、2021 和 2022 前三季度,這家越南 " 新勢力 " 分别實現營業收入 5.76 億美元、16.03 億美元和 4.39 億美元。2022 年的汽車收入同比出現了下降。
同時,它三個報告期分别虧損了 8 億美元、13.48 億美元和 14.45 億美元,收入有所下滑的同時,虧損規模仍在擴大。
此外,未來進入國際市場之後,Vinfast 不僅要直面歐美市場的需求和監管,還必須在新市場中和一衆中國造車企業正面厮殺,成爲特斯拉之前,Vinfast 至少要先和比亞迪和或許數不清的 " 蔚小理 " 們纏鬥……
到那時,潘日旺和 Vinfast 不得不面對更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