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一個超豪華代表團要來中國了。
不出意外的話,跟 1 年多前那次訪問一樣,最後因爲企業家巨頭太多,領導專機都坐不下,德國總理朔爾茨不得不限制名單。
對的,說的就是朔爾茨訪華!按照西方媒體的披露,就在 4 月晚些時候。
但報名非常踴躍。
西門子、科思創、巴斯夫、福伊特、DHL、蔡司、寶馬、蒂森克虜伯、梅賽德斯 - 奔馳、默克、大衆,等等,幾乎你所知道的所有德國大企業的總裁或 CEO,都希望能随行。
看路 * 透社的報道,最終名單還未敲定,但至少數十人确認參加,而且,該名單還可能繼續增長。
這可能是近幾年最大規模的商業訪華團了。
爲什麽這麽積極?
中國大市場的超級魅力!
雖然過去一年,在德國在歐盟,在對華政策上,也不乏一些雜音。德國一些政客宣揚也要 " 去風險 "。
但數據很直接,過去近 10 年,中國都是德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去年德國對華直接投資,達到了創紀錄的 119 億歐元。
政客們可以搞事,但德國企業家們很清楚,德國不能沒有中國,不能和中國 " 脫鈎 "。
記得一年前,德國工商總會總幹事長馬丁 · 萬斯萊就直言,脫離中國将導緻德國失去繁榮。
所以,上一次訪華時,朔爾茨就很明确地告訴中國領導人:中國是德國和歐洲的重要經貿夥伴,德方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支持經濟全球化,反對 " 脫鈎 "……
請注意:不是敵人,不是對手,是夥伴,反對 " 脫鈎 "。
利益就在那裏擺着,誰 " 脫鈎 " 誰傻。
那次訪問,成果也自然豐碩。經貿領域就不多講了。朔爾茨自己就說,中國領導人和他都明确宣布,俄烏沖突中不可使用核武器,這是他此次訪華行程中 " 最大的收獲 "," 單憑這一點,這趟旅行就是值得的。"
現在,朔爾茨又來了。
怎麽看?
完全我個人看法,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利益,關鍵是利益。
我們沒必要回避,國與國之間,利益最重要。
所以,我們看到,一年半前,朔爾茨頂住壓力,成爲二十大後第一個到訪中國的西方領導人。
所以,我們看到,一年半後,朔爾茨又來了,帶來了一個更豪華的德國代表團。
沒有利益,德國人會這麽熱衷?
所以,更加開放,更加包容,把自己的事情辦好,讓經濟活躍起來,讓世界看到與中國交往的巨大收益,你看吧,哪個國家想與中國徹底 " 脫鈎 "?
第二,中國也有很多牌。
我們也必須看到,這個世界,經貿很重要,但經貿也不是全部。
記得上次訪問,朔爾茨回國後,最興奮宣講的,就是中德在核危機上的共識。
這也很簡單,俄烏沖突,直接影響到了西方的地緣政治,核戰争的風險,讓德國和西方充滿焦慮。
安全,這是德國,也是不少西方國家,當下最大的痛點。
這也提醒我們,經貿是基礎,但其他層面也不容忽視,作爲五常之一的中國,我們也有很大的空間、很多的牌。
第三,朔爾茨不簡單。
不像馬克龍那樣個性張揚,更不如蘇納克那樣能言善辯,秃頭的朔爾茨,就是一個鄰家大叔的模樣。
在德國政壇,朔爾茨也不算強勢。綠黨的一些部長,比如女外長貝爾博克,就總喜歡跟他唱反調。
上次訪華時,我就說過,在當時西方的輿論大環境下,你說朔爾茨有沒有掣肘?有沒有壓力?有沒有顧慮?
肯定也是有的。
但權衡再三,還是毅然前往,這就是一個政治家的判斷力和魄力。最後,成果豐碩。
記得當時在北京,看新華社通稿,中國領導人就對朔爾茨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德國前總理施密特的一個觀點," 政治家應當以甯靜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以勇氣改變那些能改變的,用智慧分清其中的區别 "……
以前的施密特、默克爾肯定都有魄力,現在就看朔爾茨了。
最後,再說幾句題外話。
這幾天,美國财長耶倫訪華,我們看到,老太太自己挎着個包,手裏還拎着個包,就下了飛機。
耶倫的主張,肯定都站在美國立場,有些我們不可能接受;但老太太這樣随和,總是自己拎包,多少還是讓人肅然起敬。
朔爾茨也是這樣,我看到,不管是出國開會還是坐飛機,他總喜歡拎一個包,不僅自己親自拎。而且,這個包,還挺舊的了。
拎包的朔爾茨,确實很大叔,但很不簡單。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
滄海橫流
方顯英雄本色
那就爲朔爾茨點個贊吧
朋友來了有好酒
豺狼來了有獵槍
中國人是講道理的
春天裏的中國
還是很美麗很誘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