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4 月 18 日訊(記者 李潔)2023 年一季度全國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進一步回暖。
國家統計局 4 月 18 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 1-3 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額 30545 億元,同比增長 4.1%,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 7.1%;商品房銷售面積 29946 萬平方米,同比下降 1.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 1.4%。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晖表示,随着剛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的釋放,房地産銷售出現積極變化,房地産開發投資也有望逐步企穩。
" 一季度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長,結束了自 2022 年以來月度累計同比連續下降的趨勢。"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
" 曆史比較來看,2023 年一季度新建商品住宅銷售規模僅次于 2021 年峰值水平。" 貝殼研究院市場分析師劉麗傑告訴記者,銷售市場得以修複是宏觀經濟環境改善和住房支持政策取得積極成效的重要表現,扶持性政策帶動剛性和改善型需求加速入市,促進了住房銷售回暖。
值得關注的是,商品房銷售回暖的同時,全國房價也出現結構性上漲。
易居研究院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計算出今年一季度全國商品住宅均價爲 10532 元 / 平方米,同比漲幅爲 6.3%。
" 房價上漲主要原因是,開發商在售庫存消化速度快,部分房企減少、取消了折扣優惠,甚至出現提價等現象。另外,這一輪回升行情中,中心區改善盤、高價盤成交更好,導緻房價出現結構性上漲。"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
此外,據統計局 4 月 15 日公布的數據,3 月份 70 城新房、二手房房價環比上漲城市雙雙增加。其中,新房上漲城市數量超過 60 城,達到近三年來的峰值;二手房上漲數量超 50 城,達到自 2021 年 4 月以來的峰值。
" 房價穩定是市場預期得以持續恢複的基礎,能夠促進量價循環上升,有助于促使觀望客群入市,對于新房、二手房去庫存和保交樓均具有積極作用。"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稱。
事實上,今年一季度以來,各部委在加速落地穩定市場相關舉措。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強調,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證監會發文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産投資信托基金(REITs)常态化發行,REITs 申報項目首次覆蓋至商業不動産領域;央行則在年内首次全面降準 0.25 個百分點,爲市場提供更多長期資金。
與此同時,各地因城施策亦在持續跟進,根據中指院監測,一季度全國各地優化樓市政策超百條。
在信貸環境持續寬松的情況下,房地産行業流動性壓力進一步有所緩解。
今年 1-3 月,全國房地産開發企業到位資金 34708 億元,同比下降 9%,降幅收窄 6.2 個百分點。從各渠道資金看,各項同比降幅全部收窄,其中,個人按揭貸款同比降幅由 -15.3% 升至 -2.9%,降幅收窄最爲明顯。
不過,劉麗傑認爲,當前房企仍處于保交樓、去庫存的關鍵階段。雖然開年以來新房市場銷售有所修複,房價出現止跌企穩态勢,但另一方面庫存還在上升,房企目前拿地開發的需求仍然較弱。
" 預計在銷售端,政策未來仍然會加大支持力度,一些阻礙換房改善需求的政策将逐步退出,房價穩定上漲将給市場注入信心。随着下半年銷售同比增速将繼續加快,庫存壓力得到改善,預計新開工面積降幅将逐步收窄,土地市場也将逐步回暖。" 劉麗傑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