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歐洲規模最大的車展之一,慕尼黑車展在吸引市場和衆多車企關注的同時,也給了全球衆多車企一個秀肌肉,亮技術的舞台。而相較以往歐洲的車展都是以歐美日車企爲主,今年的慕尼黑車展卻是中國車企大受歡迎,比亞迪等多家新能源車企的站台被擠得水洩不通。
而慕尼黑車展剛剛結束,歐洲就給了中國車企一記悶棍。9 月 13 日,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法國斯特拉斯堡作一年一度 " 盟情咨文 " 演講時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
此次中國最大的海外市場歐洲的行爲,對于将出海作爲重中之重的部分國内新能源車企有多大影響?
1、歐洲反補貼調查,歸因站不住腳
歐盟此次對于中國電動車發起的反補貼調查,将在啓動後的 13 個月内實施措施,主要調查方向在于,中國新能源車企的産品是否在得到了巨額補貼後,能夠以低售價在歐洲形成傾銷,一旦核實,則能對中國汽車經銷額外進行征稅。
華爾街見聞 · 見智研究認爲,無論是從補貼的角度還是低售價的角度,都不合理。
從補貼情況來看,反補貼是指進口國調查補貼進口,并通過征收反補貼稅或價格承諾抵消進口産品享受的補貼。
但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已經于 2023 年全面取消, 反而是歐洲多國如德國和法國等依舊保持着 0.3 萬 -0.6 萬歐元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遠比中國 2022 年最後一輪的新能源汽車補貼規模 0.48 萬元 -1.26 萬元高。
而從傾銷情況來看,傾銷是指海外的産品價格低于同類産品在出口國的國内價格,或者低于同類産品向第三國出口的最高可比價格。
從中國内出口到歐洲的新能源汽車産品并沒有不合理的低售價出現,例如特斯拉的 Model 3 和 Model Y,基本上全球價格都頗爲統一;比亞迪的海外銷售的海豹、海豚和唐甚至比國内還要貴 10-20 萬元左右,小鵬 P7 和 G9 也高出 20 萬元左右。
所以,此次歐洲提出的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和傾銷本身是站不住腳的。
2、國内新能源企業出海影響有多大?
随着國内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争趨于飽和,不少新能源車企如龍頭公司比亞迪、部分造車新勢力如蔚來和小鵬,具有 " 歐洲血統 " 名爵的上汽,以及中遊的材料和锂電廠商等等都逐步将重心轉到海外市場。
歐洲此次突然宣布對我國電動車采取反補貼調查,若通過調查,會造成各自不同程度影響。
(1)比亞迪
早在去年,比亞迪就在海外市場按下了加速鍵,今年更是進一步加快進展,在全球超 50 個國家有所布局。
比亞迪的出口銷量也随着布局的加深而同步加速,今年 1-8 月比亞迪的海外銷量高達 11.75 萬輛,遠超去年的全年水平 5.6 萬輛,其中最新的 8 月份再創曆史新高,突破了 2.5 萬輛大關。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比亞迪也在歐洲市場有涉獵,例如在瑞典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也是名列前茅,但是主要方向還是在東南亞和南美洲國家。
不僅僅是泰國、以色列和巴西等多個國家的月度電動車銷量冠軍,比亞迪更是直接在烏茲别克斯坦、泰國和巴西等國本土建設汽車工廠,部署整車産能。此舉加快産銷效率,也能避免淨出口稅的影響。
所以,歐洲的反補貼調查對于比亞迪固然是有消極影響,但是并不能完全動搖比亞迪的出海戰略。
(2)造車新勢力
國内的造車新勢力,除去高調表示 2025 年之前,不會開發海外市場的理想,基本上都有着出海的心。
以蔚來和小鵬爲例,截至目前,蔚來已經在挪威、德國、荷蘭、丹麥和瑞典這五個歐洲國家的主要城市建立了授權服務中心網絡;同樣,小鵬也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設立了歐洲總部,并在瑞典和挪威等國家導入 " 直營 + 授權 " 的新零售模式。
不過,野心和現實還是有不小的差距,造車新勢力們的産品基本上還是國内市場進行消化。在出口方面,别說進入榜單前十,造車新勢力們連維持月銷百輛都頗爲勉強。
所以,歐洲的反補貼調查對于造車新勢力們的更多是象征意義的影響,造車新勢力們未來的出海戰略方向和着重程度或有所變化,但實質影響并不大。
(3)上汽集團
雖然比亞迪和造車新勢力們在國内的汽車市場中占據不小的份額,但是單看出口量,依舊是以合資龍頭上汽占據一定的優勢。
今年上半年,上期的出口量高達 48.3 萬輛,占據全市場的 20.63%,其中具有 " 歐洲血統 " 的名爵是絕對主力,不僅在量級上遠超其他車企,上半年出口量高達 37 萬輛,其中在歐洲的銷量超 10 萬輛;而且在當地布局上進度也是最快的,目前名爵品牌産品以及覆蓋歐洲 28 個國家,近期更是表示考慮在歐洲建廠。
如果歐洲的反補貼調查真的通過,對于上汽還是會有不小的影響。因爲上汽的名爵其實在國内的銷量并不出衆,月銷量在 1000 輛左右,總體來看不溫不火,主要的銷量方向就是出口,而出口量的 30% 左右都集中在歐洲,一旦海外銷量受限,還是會對上汽産生不小的打擊。
(4)中遊材料和锂電廠商
由于美國 IRA 法案對于國内的锂電産業的限制,加大了中锂電廠商在美開拓的難度,除了恩捷股份和國軒高科能等少部分廠商選擇在美建廠外,其他廠商決定将重心轉移至歐洲。
僅僅匈牙利這一個歐洲國家,就彙聚了甯德時代、億緯锂能和恩捷股份等多家廠商,更不用提甯德時代、天賜材料和蜂巢能源等廠商還在德國和捷克等多個國家也開始有了布局。
不過歐洲此次提出的反補貼調查,僅僅局限在汽車領域,并未涉及到任何锂電材料廠商或者動力電池廠商,所以對中遊的材料和锂電廠商影響不大,但毫無疑問,中國廠商歐洲建廠的腳步還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