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會離得開當代人共同的年俗呢?"
作者:劉舒揚 毛予菲
位于北京五棵松的央視 " 影視之家 ",是最早感受到春晚的地方。
去年夏末秋初,2023 年兔年央視春晚在這裡建組。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這半年裡,春晚的痕迹在生活中隐而不見,要到 1 月 21 日除夕晚上才會一瞥春晚的模樣。
這正像一個隐喻:作為一個早已穩固的存在,春晚很難像早期那樣,激發人們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人們在 364 天裡都不太會想起它,但最終又在除夕這一天鄭重地面對它。
尤其是今年,太特殊了。
起于 1983 年的春晚走過了整整 40 年,40 年的潛移默化讓合家看春晚成了 " 全民默認程序 ",成了我們集體構建的當代民俗。
今年也是許多人 3 年來第一個回家團聚的春節。還有什麼比一起看場合家歡的春晚更能抒發這個時間節點上的感懷、紀念和重啟呢?
春晚的老朋友
今年 1 月 5 日,于蕾以 2023 年兔年央視春晚總導演的身份出席了一場發布活動,短發,格紋禮帽,黑色外套配玫紅内搭,褲裝,是幹練爽利的女導演形象。
在此之前,她身上最知名的标簽是《國家寶藏》總導演和制片人。那是她一手打造的現象級綜藝節目,視頻點擊量超過 40 億。
·2021 年 1 月,于蕾在北京接受《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專訪。(侯欣穎 / 攝)
于蕾春晚總導演的身份 " 官宣 " 後,帶着她名字的詞條很快上了熱搜,其中不乏網友們基于《國家寶藏》而發出的歡呼與期待——它非常具象地傳達出一名導演對于一檔綜藝節目的标準和要求。
比如,她很看重 " 故事 "。有媒體曾問她,節目制作過程中有什麼困難。" 你們都願意聽故事嘛,那我說個小故事。" 她迅速給出一個時間、地點、人物、沖突、轉折等要素一應俱全的故事:
" 有不少明星嘉賓接到邀請時有恐懼感。梁家輝先生最開始的時候就說,我去跟國立老師聊文物,我會不會很傻?我完全不懂。段奕宏也說,我一個演員參加這樣的節目,我能幹嗎?大家沒有見過這樣的節目,所以需要慢慢地、不停地溝通。等真正見到文物,他們才理解,作為一個公衆人物,我在這裡邊有不能替代的作用,我可以站在這兒聊一個完全無關自己的話題。"
" 如果一個有價值的東西,變成一個傳播的節目樣态後,讓受衆覺得無趣,那理論上不會是這個東西的問題,一定是傳播的人的問題。" 于蕾說。
為了傳播好故事,她會一遍遍洗練自己的表達。《國家寶藏》每一期,她至少盯着剪六七遍,熟悉到每一句話都能記下來,還不能剪得太 " 秃 "," 要有‘氣口’,是活的、圓潤的,并且沒有廢話 ",直到一句話也去不掉了,才算完成," 按照你覺得最好的邏輯、最好的節奏組合在一起,觀衆在看的時候,覺得這一切就是現場水到渠成的發生 "。
于蕾是春晚的老朋友了。
2011 年 5 月,32 歲的她接到任務,協助時任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總監助理的哈文策劃召開一系列 " 春晚座談會 ",參加座談的有工人、農民、學者、大學生 ……
7 場座談會留下了 10 萬字的會議紀要,最終由于蕾濃縮成 8000 字的建議彙總,作為當時春晚的一份創新指南。
那年 6 月下旬,哈文被正式任命為 2012 年央視春晚的總導演,于蕾成為哈文團隊中最早被确定加盟春晚的人。自此,她連續擔任了 4 年央視春晚的總撰稿,對春晚的定位、氣質、節奏等逐漸熟悉。
2015 年于蕾還擔任了央視春晚的總設計,一支吐槽春晚的網絡配音隊伍剛好進入當年《我要上春晚》的總決賽,還出現在春晚直播前的一檔專題節目裡。
于蕾表示很 " 生氣 ":" 你們吐槽春晚,你們還吐槽得那麼好!" 鏡頭前的她大笑着說:" 我們心理很強大,我們相信春晚其實不怕吐槽的。我們歡迎大家更精彩地吐槽春晚,我覺得那是大家對春晚的關注,是對春晚的愛。"
目标:吸引年輕人
于蕾看重年輕人在春晚這場演繹中的參與。她知道,央視從不缺老年觀衆," 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們一直喜歡我們,每次都拉着我們的手說,你們做什麼我們都看 "。
但文化需要傳承,她做《國家寶藏》的時候,就找到了 B 站,這個傳說中 " 最火的青年潮文化社區 ",目标明确:想知道年輕的孩子們在想什麼,通過我們的節目和孩子們做第一手的互動。
對方有幾分吃驚:你很勇敢,主流平台的節目一般不太 " 敢 " 往我們這放,年輕人沒有什麼忌諱,什麼都敢說,如果他們不喜歡,會毫無顧忌地批評,你有這個心理準備嗎?
于蕾說,我們有信心。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國家寶藏》第一季在 B 站收獲了 9.8 的高分、近 3000 萬播放量,彈幕幾乎幀幀刷屏。
" 這個事兒的根基,在于國寶挖掘不盡的價值。真正吸引年輕人的并不是‘傻白甜’的方法,而是有質感、有内涵的東西。" 于蕾在接受《環球人物》記者采訪時說。
于蕾幹脆開通了 B 站賬号,後來經常有人 @她:你要看看這個,她就點開看。如今,她對部分互聯網社群的語言體系運用得駕輕就熟,她會在每次節目播出後說:" 等彈幕養肥,我就扒在上面看大家給我的那些評點。"
如此中國
現在,這些涓滴過往聚合到春晚的平台上,新的元素和獨特的印記開始呈現。
去年年底,2023 年央視春晚吉祥物 " 兔圓圓 " 發布,這是春晚 40 年來首個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完成初始原創的吉祥物 IP,集納了大量受衆的喜愛元素,并且經過紮實的大數據調研畫像。
總設計師陳湘波說,整個設計就是建立在以滿足人們審美需求為最大公約數的基礎上的。
" 兔圓圓 " 的 4 顆門牙,取自 " 安徽模鼠兔 " 化石生态複原形象的典型特征。它生存在距今 6200 萬年前,是迄今發現的世界最早的兔形動物,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李傳夔先生發現并命名。這體現的是中國科學家的研究成就。
·2023 年春晚的吉祥物形象 " 兔圓圓 "。
今年春晚舞美設計 " 滿庭芳 " 的理念,取意自中國古典文學詞牌名。由四瓣花結構演化重構而成的演播廳頂部藝術裝置,創意取材自距今 6000 年至 4800 年前的廟底溝彩陶标志性的 " 花瓣紋 "。考古學家蘇秉琦曾提出,花卉圖案彩陶,可能就是華族(即華夏民族)得名的由來。
·2023 年春晚的演播廳頂部藝術裝置由四瓣花結構演化重構而成。
這就能很好地解釋,同過往 40 年春晚的導演們一樣,于蕾是被時代選中的。" 今年春晚要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舞台呈現上發力,傾向于有當代媒介經驗的導演。"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告訴《環球人物》記者。
時間回到 5 年前,于蕾正忙于《國家寶藏》第二季的工作,她常常提醒自己,永遠不要忘了最開始出發的那個目的:做一個 " 自知 " 的節目。
" 我們小時候,電視上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各行各業要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表揚大家的方式就是‘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積弱了那麼多年,我們要猛勁兒地追趕,到這個時間點,好像我們都攆上了一些,在很多領域好像已經可以跟世界對話。這時,似乎就更需要你來看一看,我們是誰。"
那時的于蕾說,她希望把這個節目捧到大家面前的時候,大家會發現," 原來我是需要這種文化節目的,我想知道我們中國人為什麼是這樣,我們為什麼以現在這種生活方式存在 "。
或許再過 40 年,人們回憶 2023 年的春晚時,會記得自己小時候看到過幾隻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它們的本名挺不好記的,但它們代表着古老中國的故事。
一個新民俗
春晚誕生之初,人們曾懷着極大的好奇與熱情,注視着這個尚在蹒跚學步的嬰孩,為它的活潑、時髦,為它那廣闊宏遠的世界而深深着迷。
如今,當春晚步入 40 歲,那些未曾經曆過電視媒體初創時代的年輕人,又對它抱之以怎樣的目光?
在微博、豆瓣、B 站以及自媒體上,春晚這顆石子所激起的漣漪,是任何一檔綜藝節目都無法比拟的。26 歲的廣東姑娘小池已經連續幾年圍觀豆瓣上的 " 春晚吐槽樓 "。
每年除夕,春晚一開播,就會有很多人開帖,實時讨論節目,感興趣的人跟帖互動。" 前排售賣瓜子 "" 前排領取砂糖橘,一人一個,分完即止 ",大家模拟着線下聚會的空間環境,你一言我一語," 樓 " 越蓋越高。" 一般一個帖子,‘糊’組都能有幾百樓,大組動辄上千樓。你要是不看春晚,這一晚上玩手機都不懂大家在聊什麼梗。"
" 新一代觀衆對春晚的反饋,是基于他們的媒介使用經驗和成長過程中的文化經驗的。所以吐槽或二次創作并不等同于解構和颠覆。" 孫佳山認為,這恰恰說明," 人家還在乎你,年輕人真把春晚當回事的。"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講師賀少雅對《環球人物》記者講起一名同事去北歐訪學的經曆——沒想到,受當地華人的影響,部分本地人竟也加入到春節的慶祝活動中。
" 這就是中國年文化的魅力,也體現着傳統民俗當代傳承的新動向。" 賀少雅說。在國内亦是如此,春晚就是這 40 年最生動的 " 新動向 "。媒介傳播的溫情陪伴、雅俗共賞的 " 文化大餐 "、跨越時空的中華團圓,春晚所萌生出的新的儀式感,正在融入人們日用而不知的年節禮俗生活。
" 我們每個人都是年俗的傳承者。誰會離得開當代人共同的年俗呢?"
總監制: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 "HQRW2H" 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