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車圈掀起了一陣前所未有的合作風潮,大家紛紛開啓了 " 抱團 " 模式。不僅僅有傳統車企與新勢力之間的相互欣賞,更有豪華品牌間的激情碰撞。
而在這其中,有一家企業堪稱是最炙手可熱的合作方,那就是華爲。
目前,華爲已經 " 牽手 " 賽力斯、奇瑞、北汽、江淮、阿維塔、岚圖等車企。此外,華爲還和長安成立了合資公司,打造數字駕控平台。可以看到," 華系車 " 的陣營正在不斷擴大。
而近日,華爲又下一城。2 月 22 日,華爲與東風旗下的猛士科技達成戰略合作,成功開啓中國豪華電動越野智能新時代。
可以看到,2024 年,有越來越多的國有車企正加速投入華爲的懷抱。
但這也不禁讓人産生疑惑,華爲究竟是有什麽手段,能讓這麽多車企甘願放棄自己的靈魂,也要抱緊華爲的大腿?
01
華爲的 " 鲶魚效應 "
作爲國内一家知名度較高的技術型企業,華爲在國内市場有着巨大的影響力。無論是在通信領域,還是手機領域,華爲都是 " 大魔王 " 一般的存在。
甚至到如今的汽車領域,華爲依舊沒有脫離這個角色。華爲從宣布入局汽車領域至今,就像一條鲶魚,瘋狂攪動着市場并催發出一系列的反應。
而之所以會那麽多的國有車企會選擇華爲,可能是因爲華爲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正如前面所說,一家技術型企業,最拿的出手的無疑是技術。盡管華爲造車時間不長,在各個方面也都有投入,但最值得說的,還得是其智能駕駛及智能座艙。
此前,餘承東就曾公開表示,華爲車 BU 直接投入了 7000 人,間接投入超 1 萬人,其中有 70%-80%的員工都在從事智能駕駛的開發。這個體量在行業中,已經是佼佼者的存在了。而去年大火的 "AEB 事件 ",也讓華爲也獲得了絕對的話語主導權。
至于智能座艙,依靠着軟件優勢和生态優勢,華爲在行業中就是降維打擊的存在。
那對于很多傳統車企來說,智能化技術一直以來就是痛點,華爲的加入,無疑給他們打上一針強心劑,與此同時,還補齊了自己的短闆,何樂而不爲呢?
當然除了技術,華爲能給合作夥伴帶來的,還有巨大的聲量。特别在互聯網時代,隻要和華爲挂上鈎,那你在車圈就是 " 熱搜不愁 "。特别是在遭遇了歐美的打壓制裁後,大家對華爲的呼聲又到達了另一個高度。
華爲的聲量紅利,也正是這些傳統國有車企所稀缺的。
有了技術和聲量的支持,銷量的提升就是必然的了。像問界、阿維塔這些品牌,或多或少都吃到了華爲帶來的紅利。
去年問界新 M7 剛上市 24 小時,就收割了 15000 個訂單。上市一個月,大定數量就已經達到六萬。而 1 月份,問界 M7 的銷量已經接近 3 萬輛,并且還在持續攀升。而問界 M9,去年年底發布至今訂單量已接近六萬,預計 2 月份交付量将超五位數,要知道,這可是一台五十萬級别的車。
甚至在今年 1 月份,問界整月銷量首次超越理想,成功拿下新勢力一哥的名号。
所以那于這些傳統國企來說,在現在這個時代,能和華爲這樣一個優秀的 " 年輕人 " 合作,或許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此外,傳統國有車企如若與華爲達成合作,在戰略發展上,也有一定的幫助。
去年,華爲 " 牽手 " 長安,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旨在打造一個數字駕控平台。這表面上是華爲和長安兩家的事,但謀這麽大一盤棋,華爲背後可能還有高人指點,而這個人很有可能就是國家。
如果真如我們所猜,那在此基礎上與華爲合作的國有車企,也就相當于吃了一顆定心丸。未來,華爲深度參與的這個數控智駕平台,肯定是主流。這個戰略意義,也就可想而知了。
02
提銷量、保市值,華爲成 " 救命稻草 "
你們别看華爲現在是很多車企眼中的 " 香饽饽 ",但此前就有不少車企曾質疑過華爲的合作模式。
此前,上汽被問及是否會考慮在自動駕駛方面與華爲等第三方合作時,其回複是:" 如果上汽真和華爲達成合作,那華爲就成了靈魂,上汽就成了軀體,上汽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裏。" 著名的 " 靈魂論 " 也因此而來。
而後,廣汽在去年 3 月份曾與華爲在合作車型量産前夕談崩過,隻因廣汽覺得華爲在合作過程中太強勢。
但時過境遷,曾經抱怨沒主權的廣汽,卻在去年 8 月份宣稱與華爲的合作項目正在推進。這不就在 2 月 24 日,搭載華爲車機的傳祺 M8 宗師先鋒版将正式上市。
相比起不願交出靈魂的上汽,廣汽似乎更像個 " 聰明人 ",畢竟對這些傳統國有車企來說,現在的華爲,就是救命稻草般的存在。
畢竟從近兩年的市場形勢中也能看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在不斷地升高,去年滲透率已達 31.6%。
這邊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增長,那邊合資品牌節節敗退。随着新能源汽車向更高的滲透率發起猛攻,合資陣營的份額必定會發生前所未有的萎縮。
像前幾天比亞迪推出了 7.98 萬的秦 PLUS,随後車企們都開始玩起了 " 擊鼓傳花 " 的降價遊戲。自主品牌的接連降價,也讓大家預見了合資品牌的局面會越來越難。
而那些隻靠着合資車将養的弱勢國企如若再不思變,恐怕未來将寸步難行。
另一方面,對于傳統的國有車企來說,他們不止是造車賣車這麽簡單,他們身上牽扯的是上百萬工人的就業生存,要養這麽一大幫子人,它不可能眼睜睜看着自己倒下。
就在今年的 1 月 24 日,國資委已明确表示,已經推動央企把上市公司的價值實現相關指标納入到上市公司的績效評價體系中,在此基礎上,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納入對中央企業負責人的考核,引導中央企業負責人更加重視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
而這次華爲前腳剛官宣與猛士達成合作,後腳東風汽車的股價開盤就漲了 9.75%。由此可見,國有車企如果與華爲達成合作,不僅有利于自身做市值管理,對其領導幹部也有很大的加分作用。
所以與其糾結那莫須有的 " 靈魂 ",還不如抱住華爲的大腿,保住市值,保住銷量,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務。
寫在最後
從華爲宣布入局汽車領域至今,形形色色的聲音此起彼伏。但這些年來,華爲不斷向市場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去年,問界的起死回生轟動了整個車圈,我們也在華爲身上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 2024 年更多國企投入華爲的懷抱,華爲在汽車領域也更加勢不可擋。
- END -
羅琳
夢想總是要有的
萬一實現了呢
2024.2.22
[ 10 萬級能買到 C 級車?真相在此 ]
[ 海南 " 出島難 " 背後:新能源汽車歧視現象何時休? ]
[ 不要 19.9 萬,隻要 15.9 萬起,它能平替小米 SU7 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