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鴿王《三體》開播,無數個 " 催更人 " 終于圓夢。
五年苦等,粉絲們終于在将預告 " 盤出漿了 " 後迎來正劇。
當晚九點,《三體》動畫官方就公布,其總播放量已經突破 1 億次。
B 站開播的十分鐘,觀看人數就破了 20 萬。
其熱度大概就是滿屏彈幕," 垂死病中驚坐起,有生之年全體起立 " 的程度。
然而,高期待值下,書粉和普通追劇網友也吵翻了天。
僅僅在上線當日,# 三體建模 醜 # 話題就沖到了微博熱搜第一位。
五星和一星兩極分化的評論下,有人對《三體》動畫版怒不可遏:
" 建議藝畫開天跪下給《我的三體》磕頭。"
" 制作水平還不如汪汪隊和光頭強。"
" 建模拉垮、台詞尴尬,劇情魔改。"
也有人力挺,這本身就是國産科幻文化熒幕化的一次突破:
" 人物還原,劇情緊湊,能拍出來就是勝利 "。
" 我認為畫面質量是國漫天花闆了 "
" 火熱 IP 的宿命就是永遠不會讓所有人滿意,但我挺滿意的!"
截至目前,《三體》豆瓣開分 7.1。
" 感覺不如 xx,畫質 ......" 的句式甚嚣塵上,《三體》這次真的拉胯了嗎?
《三體》熒幕化
注定是一條艱難的道路
作為一個原著黨,對于《三體》熒幕化的情緒非常複雜。
一方面,對視覺化書本内容倍感期待。可另一方面,《三體》宏大的世界觀、辛辣的社會諷刺和哲思,地獄級難度的改編注定了這是一條艱難的道路。" 科學的浪漫如何具象化 " 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問題。最終千言萬語化作書迷的一句話:" 不要拍攝,不要拍攝,不要拍攝!"
被譽為中國科幻頂級 IP、榮獲雨果獎的《三體》的地位顯而易見。自 2009 年,劉念慈将影視改編權以 10 萬元 " 賤賣 "。《三體》影視化的道路在漫長的 13 年裡經曆了數不清的波折和漂流。動畫版 B 站首播,可以說飽含了衆多粉絲别樣的感情。
《三體》動畫版跳過了第一部。直接選取了原著的第二部《三體 II:黑暗森林》為主劇情展開,開篇便還原了《三體》中經典場景—— " 古筝行動 "。輪船經過巴拿馬運河的時候,科研小組将納米材料飛刀切成數十條薄片,在不損害電腦數據的情況下,殺死了所有的船員。原著中如此描述:" 被納米絲切割的船體像刀切豆腐一樣整齊,船體的鋼鐵開始吱呀地尖叫,掩蓋不住人群死亡的呐喊。"
以此開頭一定程度上提取亮點達到規避風險的效果。可對于沒看過原著的路人觀衆卻真真切切的看下來 " 一臉懵 "。
即使原著粉萬千期待,開播後卻也盡數化作了嫌棄。但首先反饋在最直接的觀感上," 建模 " 沒逃過被瘋狂 diss。先是感觀效果粗糙、畫面灰撲撲,其次是人物、氣氛、情感塑造被吐槽比較扁平化、符号化。想要有遊戲中賽博朋克的風格,但顯然失手了。在豆瓣短評最高贊的評論裡," 巴拿馬運河的震撼畫面像‘村頭小河溝’。" 被一緻認同。
即使片頭廣告 + 正片廣告都忍下了,但 " 網傳特效花了 1 個億 " 和粗粝的畫風最終還是讓人忍不住迫切的想聽到制作方的一個解釋。
動畫版《三體》挨罵?很正常
一個好的演員可以拔高整部劇集的層次,一個差強人的建模可以毀掉一個好的劇本。
《三體》的畫面表現确實肉眼可見的 " 粗糙 ",畫風怪怪,甚至有點低分好萊塢大片味,讓人有點水土不服。
我們不是沒有向市場證明過中國制造的能力,像楊戬、青蛇靠着優秀的畫面質量赢得了滿堂喝彩的作品已經不在少數了。
而這部期待了五年年的動畫版《三體》,着實有點大失所望了。《三體》大抵不該是這樣子的,雖然隻播出了兩集但不少人表示已經失去了看下去的欲望。主角羅輯臉僵硬的就像沒有表情的三體人。
而史強出場一開口,讓人尴尬癌就犯了,确實恍惚間違和的像蝙蝠俠在為熊二配音。
最終這部網傳投資過億的劇集 , 憑借這粗糙的畫面質量,遭到了原著黨和路人兩層嫌棄,甚至牽連到它的劇情。假如你讀過原著你大概率不會喜歡這部動畫,假如你是一個存粹的路人你也大概會看的一臉懵。可偏偏,它想留住原著黨,又想吸引 " 路人粉 ",《三體》動畫迷失了自我定位。的劇情就是如此的沒頭沒尾,看着像那麼回事,但是又難以下咽。三體原著能火是有層級鋪墊的,宏大的叙事是通過前期積累的伏筆,假如因為某些原因一筆帶過的話,那麼這部閹割過的劇本,永遠無法達到觀衆的預期。更何況改編的劇本的并不顯眼,這樣的結果确實讓人失望。單看劇集的話,其實能看的出制作組的努力,一些細節的把控與叙事的節奏,或多或少會給原著粉一點驚喜。
但是僅限于此。有種吃力不讨好的感覺,沒有辦法誰讓它是《三體》呢?不符合預期挨罵很正常。大多數原著粉絲的内心寫實也是:" 雖然開播之前就有失望的心理預期,但是真正看了以後還是想罵 "。相比劇情網上大部分都在噴它的畫面,對于一部動漫劇集來說,畫面固然重要,但是劇情才是它的靈魂。b 站在這方面是有些發言權的。2014 年導演李圳宜拉上了兩位三體發燒友,用我的世界這款像素遊戲,制作了一部低成本的三體。
劇集一經推出好評潮。越來越多的三體粉絲加入創作,後續的創質量肉眼可見的提升。即便他是像素風,即便它無法複刻大劉的天馬行空,但是其三部作品被,幾十萬人打了 9 分以上的評級。
目前,動畫版《三體》隻更新兩集,或許一切評價過早,隻能期待後面還有新的驚喜。
這一步很重要,很有必要
《三體》很難影視化,是公認的。
可以預見的是,抽象的概念一旦被具象化,魅力注定會被消減。" 中國式科幻 " 與 " 科學的浪漫 " 如何巧妙的平衡,硬核的科技盛宴如何包裹樸素的人類情感,這都是問題。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就曾說:拍《三體》現在的時機還不是很成熟… ... 所以,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首發的動畫版《三體》注定逃不過被罵。就像《流浪地球》出來前,沒人相信中國人能拍科幻,出來之後也說不好是不是獨苗。
但總需要人走出這第一步,代表這中國科幻的第一步,很重要,也很有必要。正如一個高贊評論所言," 沒有第一部意味着我們沒有踏出第一步。"所以即使離理想效果還相差甚遠,或許也值得一聲 respect。不滿意是真的,敬意也是真的,人們又罵又愛的矛盾也是真的。罵聲是審核它的進步的基石,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無論它有多少硬傷,敢拍三體就是一種勇氣。就是缺少了這種勇氣,才會導緻市場的匮乏。《三體》雖然差強人意但确實敢為人先,單集過千萬的播放不僅僅是粉絲的期待,還有動漫人憋的那一口氣。面對網飛大概率魔改的 " 挑釁 ",中國人拍中國人的故事,這是一次敢為人先的嘗試和自信。
大抵播出就是一種勝利。至少在我們看來《三體》是值的被包容的,它不是一部為了撈錢而誕生流水線産品,努力有,但實力似乎還不夠。所以第一次吃螃蟹,拙劣一點也沒有關系。即使沒有飛躍性的進步,但它仍然代表着國産科幻勇敢堅定的一步。最後,希望《三體》在期待聲中越來越好,而不是淪為下一部《西遊戲》,被資本裹挾反複成為吸金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