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财經出品 文 | 肖灑 編 | 深海
比亞迪破防了。
12 月 3 日,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發微博,針對 " 比亞迪的技術和産品經常被花樣百出的惡心和針對 ",鼓勵提供舉報線索,給予 5 萬 -500 萬元的獎勵。
新浪科技稱,在他曬出的證據中,雖然并未直接點名,但可以看到有些指向了長城汽車。雷達财經也注意到,在李雲飛放出的截圖中就有下面這條微博,内容爲 # 摩卡 DHT-PHEV# 比唐 DM-p 強多了,# 自主混動 SUV 王者之争 # 等話題。
比亞迪和長城汽車的恩怨,源于後者的公開舉報。根據 5 月份長城汽車發布的聲明,其就比亞迪秦 PLUSDM-i、宋 PLUS DM-i 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标的問題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
此後雙方在社交平台打起 " 口水戰 ",比如面對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呼籲中國汽車在一起,長城汽車高管回應稱,如果隻是嘴上蜜糖内心砒霜,還不如先打一架。
" 表面是口水之争,實質是利益之争。" 在業内人士看來,表面看這是一場關于污染物排放不達标的舉報,實際上是關于技術和标準的争論,以及在當前高度 " 内卷 " 的背景下,對于未來生存船票的争奪。
比亞迪高管批 " 黑公關 "
面對不利輿論,比亞迪公開發聲。
" 今年,汽車人提的最多的一個字就是‘卷’,卷技術、卷産品、卷價格、卷營銷,甚至都要卷下限了,競争慘烈抑或是令人發指的程度。"12 月 3 日,李雲飛發微博稱,在很多場景下,比亞迪的技術和産品經常被花樣百出的惡心和針對。
微博認證資料顯示," 不會武功的武功李雲飛 " 爲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
根據李雲飛的統計,一條内容關于比亞迪秦 dmi 一年貶值 6 萬元的類似微博,不同賬号發布了 70 幾條。
李雲飛還列舉了多個比亞迪的技術和産品被負面評價的案例,比如有把比亞迪直接擺店裏惡意對比的,有銷售顧問給客戶看剪輯後的黑料惡意抹黑的,有給比亞迪産品配置或品牌車型起黑外号的等等。
此外,李雲飛放出的多個截圖中,在一條 # 自主混動 SUV 王者之争 # 的話題中,同時出現了 " 摩卡 DHT-PHEV# 比唐 DM-p 強多了 " 的字眼。
公開資料顯示,新摩卡 DHT-PHEV 是長城魏派旗下的 5 座 SUV 車型,可實現純電、純電優先、智能混動 3 種動力模式。唐 DM-p 是比亞迪推出的混動 SUV,與新摩卡 DHT-PHEV 價位相近、定位相近。
因此,有媒體認爲,李雲飛曬出的證據疑似将矛頭指向了長城汽車。
李雲飛表示," 這次我給個面子(圖片中有大量的馬賽克),留些餘地,如果繼續這麽無下限沒底線,下一次,将直接公開曝光!"
他還稱,大家的壓力都很大能理解,但卷也要卷得合法合理,卷得有禮有節,卷得有價值有意義,這才是長久之計,才是王道!否則,大家做的隻是零和博弈的口水戰,既無助于行業,也不利于自身。
與此同時,12 月 3 日,比亞新聞打假辦公室發文稱,爲進一步打擊網絡黑公關亂象,在 2022 年 6 月 1 日,公司決定把舉報獎勵 5 萬至 100 萬人民币調整爲 5 萬至 500 萬人民币,爲期一年。即日起,公司正式宣布,上述決定長期有效。
比亞迪征集的證據,包括但不限于對比亞迪進行黑公關操作的聊天記錄、往來郵件、合同、資金轉賬記錄等相關信息。此類資料應具備法律效力,經比亞迪查證屬實後,給予提供者重獎,同時也會對提供者的個人信息嚴格保密。
據了解,今年以來長城汽車、蔚來等多家車企都曾發布高額懸賞打擊網絡水軍,懸賞金額最高達到 1000 萬元。
在今年 3 月長城汽車新能源幹貨大會上,長城汽車副總裁傅小康表示,在各類社交媒體平台上,長期存在着一些不良之風," 隻要和新能源沾邊,就能看見水軍的痕迹 "。
有分析認爲,随着當下新能源汽車産業競争的白熱化,部分企業不得不通過輿論戰打壓對手。
與長城汽車的 " 較量 "
實際上,比亞迪和長城汽車之間的 " 明槍暗箭 " 由來已久。
據科創闆日報,在今年 5 月中旬的哈弗枭龍系列上市發布會上,長城汽車總裁穆峰的講話便被行業視爲 " 含沙射影 " 比亞迪," 有的車企将‘控制輿論當做第一生産力’,有的車企‘在行駛中自燃、A 柱變形卻鴉雀無聲’,有的車企‘赢了銷量,輸了底線’。"
在這場發布會上,長城汽車帶來了自家的混動産品哈弗枭龍與哈弗枭龍 MAX,這兩款車型的技術路線和價格區間,均指向比亞迪旗下的宋 PRO DM-i 和宋 PLUS DM-i。
而雙方正面開戰,始于 5 月份長城汽車的一次舉報。
5 月 25 日,長城汽車官微發微博稱,4 月 11 日,長城汽車向生态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遞交舉報材料,就比亞迪秦 PLUSDM-i、宋 PLUS DM-i 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标的問題進行舉報。
随後比亞迪在回應中表示,經了解,測試車輛由長城購買、保管并安排送檢,中汽中心(天津)按長城的要求進行了相關項目的檢測。
比亞迪指出,測試車輛嚴格來說,不符合國标要求的送檢狀态。" 我們認爲其檢測報告無效,長城不能以此作爲依據。"
長城汽車舉報聲明中提及的污染問題,與汽車油箱有關。據悉,常壓油箱可承受的壓力在 4-7kPa,相比之下高壓油箱系統可以承受 35kPa-40kPa 的蒸氣壓力,可以更好地收集車輛行駛過程中油箱内的揮發油氣。相較常壓油箱,高壓油箱的成本更高。
有業内人士表示,采用常壓燃油箱的 PHEV(即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在 EV 模式下行駛時,無法滿足 GB18352.6 中的蒸發排放限值。目前除比亞迪以外的 PHEV 車型,均采用高壓油箱。
比亞迪秦 PLUSDM-i、宋 PLUS DM-i 于 2021 年初先後上市,因此如果這一舉報屬實,比亞迪這兩款熱銷車型将存在召回可能,且将面臨巨額損失。
也有觀點指出,表面看這是一場關于油箱是非的互怼,而實際上是關于技術和标準的争論。
根據比亞迪提交的一份發明專利申請文件顯示,其專利系統能夠将高溫揮發後的燃油蒸汽冷卻爲液态,最終掉落回油箱内。
所以,若這一常壓油箱油氣排放控制技術創新屬實,比亞迪相關型号的車輛無須使用高壓油箱。
不過,截至目前,舉報事件還沒有下文,但長城汽車和比亞迪的較量還在繼續。
8 月 9 日,比亞迪第 500 萬輛新能源汽車正式下線。在發布會的現場,王傳福細數了公司過去二十年的起伏,回顧了中國汽車品牌的發展曆程,演講中數度哽咽落淚,并喊出 " 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 " 的口号。
王傳福的呼聲獲得了何小鵬、李斌、李想等人的點贊,但也有不同的聲音。經濟日報就發現,比亞迪所發布的 " 在一起 " 名單和展示的産品,沒有造車新勢力零跑和哪吒,更沒有北汽集團,文章認爲北汽不應被 " 無視 ",比亞迪在一起的 " 格局 " 要打開。
與此同時,吉利汽車未作出回複,長城汽車也沒有重歸于好的想法。8 月 11 日,長城汽車 CTO 王遠力通過個人微博進行了 " 隔空回應 ",稱 " 如果隻是口頭上強調在一起,那一定是嘴上蜜糖,内心砒霜,那還不如先打一架再在一起吧。"
究竟什麽才是中國汽車在一起的正确姿勢?王遠力給出的答案是,價值觀相同的企業心在一起、力在一起,而不是用民族情結的宏大叙事掩蓋内心蒼白。
兩巨頭 " 開戰 " 的背後
到面對王傳福的呼聲,吉利選擇沉默、長城汽車強勢回應,似乎說明了中國自主車企間并非一團和氣。
事實上,從公開舉報事件來看,中國車企間的關系甚至充滿火藥味,背後是新能源競争的殘酷性。其中,長城汽車已經在新能源轉型的大潮中處于被動局面。
近日,工信部原部長苗圩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在 2022 年達到了 28.2%,今年預計中國乘用車市場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将達到三分之一以上。
根據長城汽車公布的數據,公司新能源前三季度銷售超過 17 萬台,同比增長 75.77%;新能源滲透率從第一季度 12.64% 提升到三季度的 22.37%,但仍低于大盤的平均水平。
另外,長城汽車的高管頻繁變動。有新聞媒體 11 月中旬獲悉,長城汽車副總裁傅小康近期一直處于休假狀态。10 月份,騰訊新聞曾報道傅小康已經提出離職。知情人士稱,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多次挽留傅小康,但他最終依舊決定離開。
此前,長城系已有多位高管離職,包括前總經理王鳳英,長城汽車品牌公關總經理果鐵夫、長城歐拉沙龍品牌總經理文飛,職業經理人高管柳燕、劉智豐、甯述勇等。
被外界質疑新能源掉隊的長城難免焦慮,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比亞迪,也不是沒有隐憂。
首先,比亞迪目前在市場上的核心優勢仍然是性價比,品牌溢價較低。以 10 月份數據爲例,比亞迪品牌王朝海洋銷售 28.96 萬輛,同比增長 33.4%,貢獻了整體銷量的九成以上;作爲比亞迪目前在售的 20 萬元以上車型,漢、唐和騰勢在 10 月的總計銷量爲 42340 輛,環比下滑了 8.7%。
其次,比亞迪插混車型罕見的負增長,被認爲是随着華爲 " 朋友圈 " 擴大,華爲汽車可能蠶食了比亞迪的原有蛋糕。10 月份,比亞迪的插電混動車型的銷量隻有 13.56 萬輛,環比下滑了 0.09%,最新數據顯示 11 月又環比下滑了 3.22%。
最後,智能化是比亞迪的一大短闆,尤其自動駕駛能力的表現并不如人意。未來當自動駕駛軟件成爲現金流的重要來源後,比亞迪的優勢或将縮小。
随着電動汽車從掌握 " 三電 " 核心技術的上半場競争,向比拼智能化的下半場過度,全球新能源市場格局仍未定,比亞迪還沒有笑到最後,未來誰能逐鹿中原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