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資本市場觀察》是钛媒體推出的資本市場要聞解讀直播欄目,每周一中午 12:30-13:30,在一個小時的時間裏,幫助大家一網打盡一周資本市場大事!
本期節目,《一周資本市場觀察》主理人雨朦特邀甯澤基金投資總監、雪球人氣大 V 武強,甯澤基金董事、雪球人氣用戶吳吞,《钛度熱評》主編車銘德,對近期 A 股市場進行了複盤,探讨了煤炭行業逆勢走高的原因、高股息資産的投資邏輯等話題,并對企查查沖刺 IPO、迪士尼初代米老鼠形象版權到期、Keep 股價走低等資本市場熱點事件進行了觀點分享。
一周資本市場表現盤點(1.02-1.05)
上周,A 股三大股指都是下跌的,滬指周跌 1.54%,深成指周跌 4.29%,創業闆指周跌 6.12%。上周,北上資金淨賣出 55.25 億元;南下資金淨買入 .144.27 億元。行業偏好上,北上資金增持規模前三的行業爲銀行、電力行業與有色金屬行業;南下資金增持規模前三的行業爲能源行業、電信服務行業與制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行業;北上資金上周增持個股中市值增幅排名前 5 的,分别是高新發展、金徽股份、華辰裝備、峨眉山 A 與深城交。南下資金上周增持個股中市值增幅排名前 5 的,分别是建設銀行、中國移動、中國财險、中國神華與兖礦能源。
上周港股的兩大指數都是下跌的,恒生指數周跌 3.00%,恒生科技指數周跌 4.57%。
上周,美股三大指數結束了此前連續九周上漲的連漲紀錄,納指下跌 3.25%,标普 500 指數下跌 1.52%,道指下跌 0.59%。
上周滬深兩市隻有 1 隻新股上市,爲艾羅能源,上市當日收漲 57.98%;港股在上周也有 1 家新股上市,是速騰聚創,上市當日股價平收。
上周 A 股走勢回顧
《钛度熱評》主編車銘德表示,12 月制造業 PMI 不及預期,元旦開盤後三大指數集體下跌,且連跌 4 天,上證指數上周五(1 月 5 日)破位下跌,跌破 10 日線,創業闆連續 4 天跌超 1%,破位跌出新低,信心崩塌。周一(1 月 8 日)繼續慣性下跌。
從近期表現來看,無論是護盤資金、内資還是外資,做多積極性都不高:
1、護盤資金上周五(1 月 5 日)拉動銀行股,對于市場情緒作用較小,而且會産生資金的虹吸效應,從對于市場情緒的影響來說,拉動券商闆塊的效果要遠大于銀行闆塊;
2、内資持續流出,很可能是因爲籌碼還沒有拿夠。近幾日不隻北上流入流出與上證指數的漲跌方向一緻,連盤中上證指數走勢都同北上走勢高度重合,可見内資吸籌仍未完成,拉漲動力仍不足。同時傳言稱,交易所年前針對公募的賣出限制全部取消,公募基金加速調倉換股。
3、外資流入流出頻繁,一方面美聯儲的态度和美股的波動,加劇了外資短期流動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外資流入時拉動的依舊是超跌的新能源,對指數持續性效果有限。
高盈利、高股息闆塊成爲周一(1 月 8 日)全天唯一亮點,銀行闆塊周五(1 月 5 日)全天強勢,農業銀行盤中股價再創曆史新高,中國神華市值超過甯德時代。煤炭、電力、公路交通闆塊等高股息闆塊出現走強,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季節性取暖需求上升;
第二,指數波動下資金的避險需求;
第三,一些集團公司下,資産證券化帶來的資産并購預期;
第四,光伏、新能源加速回調,新能源和白酒之前一直是北上比較偏愛的闆塊,但是随着市場環境的變化,北上也在進行調倉換股,茅台、甯德時代、萬科等傳統權重個股持續下跌,而煤炭、燃氣、公路等公共事業闆塊近日卻表現比較強勢,有可能也同北上在高股息邏輯下的調倉換股有關系;
第五,社保、險資進場;
第六,市場預期利率存在降息空間,高股息受到追捧,後續主要看寬松貨币對股市的刺激效果,直接表現指标是宏觀數據拐點。
随後,車銘德也指出,經過上周連續 4 天的大跌,市場情緒已經殺的差不多了,特别是 12 月 28 日市場收出大陽線、大家都開始期待反彈之後,這幾日連續下跌對于市場信心打擊較大,交投情緒進一步下降,情緒底特征更加明顯。
因爲成交額一直放不出來,所以爲了獲得籌碼,不少主力資金選擇了以時間換空間,上周五(1 月 5 日)指數出現放量下跌,并且跌幅超 5% 的個股數量明顯增加,超 4500 家下跌,情緒底特征顯現。另外,上證指數盤中跌破了關鍵的 20 年線,預計會有更多觀望資金入場。北上全天主要以觀望爲主,但是尾盤指數加速下跌時卻選擇了加速流入,說明外資對目前點位認可度較高,主要看周一(1 月 8 日)外資是流入還是流出。
情緒底是恐慌盤抛出來的,當散戶對拐點形成一緻預期時,往往是恐懼情緒還沒到底。恐懼時貪婪,但是市場底部往往不在大多數人選擇貪婪的時候,而是在大多數人選擇離場的時候,開年下跌雖然特别傷害市場情緒,但是也是市場加速築底的時候。周末政策面沒有太多新消息,另外市場傳言本次下跌的原因包括交易所年前針對公募的賣出限制全部取消,公募基金加速調倉換股,也是讓指數加速趕底、出清套牢籌碼。
政策層面,1 月 2 日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2023 年 12 月,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淨新增抵押補充貸款(PSL)3500 億元,成爲 PSL 有史以來新增第三高的月份。這也是自 2023 年 2 月後,PSL 再次淨新增。PSL 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社會事業發展而對金融機構提供的期限較長的大額融資,對于城中村改造、基建投資等企業中長期信貸具有杠杆作用。
同時,市場對于央行 1 月降準降息的期待也比較強,中信證券認爲,回顧近五年的貨币政策操作經驗,春節前後往往是央行降準降息的重要窗口。在 12 月 PMI 不及預期的情況下,市場期待财政和貨币政策進一步發力。
車銘德認爲,目前市場最大的問題還是成交額持續縮量,以及市場缺少新的主線共識,雖然煤炭闆塊近兩日表現強勢,但是煤炭闆塊很難成爲持續主線,并且高股息闆塊的表現跟市場情緒一定程度上還是相反的,少有的重合點可能就是資産證券化帶來的資産并購預期。後續還是需要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國企改革、汽車産業鏈、半導體在調整後的新機會。
最後,車銘德提到以下幾點可以重點關注:
1、周一(1 月 8 日)北上資金是持續流入還是砸盤;
3、20 年線對上證指數的支撐;
3、科技題材闆塊下周能否有所表現;
4、央行是否有降息降準等釋放流動性的措施。
2024年開年首周,煤炭闆塊逆勢領漲。截至 1 月 5 日,中信一級行業中,煤炭闆塊領漲兩市,開年漲幅達 5.63%。闆塊龍頭中國神華近幾年股價穩步提升,1 月 3 日股價更是創出 15 年新高,近三年漲幅直逼 200%。煤炭闆塊表現強勢的原因有哪些?
甯澤基金投資總監、雪球人氣大 V 武強認爲煤炭闆塊表現強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近期多地陸續出現極端寒潮天氣,部分地區最低氣溫接近或達到曆史同期極值,對于煤炭的需求有所提高;
2、 以煤炭、電力爲代表的一些高股息闆塊在近兩、三年的表現其實都不錯,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這可能也是市場信心較弱的一種表現,大家對于風險的偏好有所變化,更偏向于做一些股息高的配置;
3、 2016 年國家進行了供給側改革,關掉了一些中小型煤炭企業,這兩年新開産能釋放的也相對較少,煤炭的供需呈現出一種 " 緊平衡 " 狀态;
4、 動力煤、焦煤的價格表現均較爲強勢,煤炭企業的盈利确定性較高;
随後,武強指出,煤炭闆塊近三年的表現都很不錯,現在大家更應該考慮的其實應該是風險了,尤其是一些周期性比較強的闆塊,一定要謹慎投資。
目前年報暫未出爐,但已有不少機構樂觀的認爲,2023 年上市煤企會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您是否認同此觀點?
武強指出,從四季度來看,煤炭、銅、鋁等的價格都不錯,2023 年業績同比增速應該是沒問題的。另外 2024 年對于火電的需求增速,以及鋼鐵、化工等行業的用煤量的提升,也會加大用煤量。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是大勢所趨,但煤炭闆塊依然時時有不錯表現,您認爲煤炭行業的投資價值在何處?
武強指出,煤炭行業目前的這輪紅利其實來源于幾年前的供給側改革。關于中國神華市值超越甯德時代,武強認爲,目前市場對于新能源增速等方面還有所懷疑,但對于 " 舊能源 " 來說,隻要價格可以保持,再加上比較好的分紅收益率,還是會有不少投資者考慮的。
另外,新舊能源之間也不是簡單的對立和替代關系。新能源的調峰等問題也還都需要火電來支持,所以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内,大家對于煤炭的需求還是會有的。
在目前的市場背景下,煤炭行業始終保持着高分紅比例,中證煤炭指數近 12 個月股息率高達 8.03%。近期,以煤炭行業爲代表的高股息資産也越來越受到資金的青睐,煤炭行業的高分紅比例還能持續多久?高股息資産的投資邏輯爲何?
武強坦言,煤炭行業還能保持多久的高分紅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對供需兩端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目前來看,煤炭、銅礦等公司的股息都比較高,但也已經維持了三年了,至于 2024 年、2025 年是否依然能維持,真的很不好說。另外也要考慮這個周期是否已經快進入尾聲了。
對 2024 年 A 股的表現有何預期?
武強表示,A 股近兩年表現的都不好,港股也已經下跌了四年了,但股票投資本身就是逆人性的,大家在這種時候反而要适當的樂觀,去合理的配置股票。目前這種情況也是市場底部的一個明顯特征,這時需要保持信心跟定力,曙光也許就在不遠處了。
企查查沖刺 IPO 事件解讀
甯澤基金董事、雪球人氣用戶吳吞稱,感覺企查查很像法務版的萬得,萬得的主要用戶是投資者和分析師,企查查的主要用戶則是律師和企業家,而且萬得還投資了企查查,是 C 輪的領投。
不過企查查有兩點不如萬得;
1、萬得是當之無愧的行業老大,先發優勢明顯,ifind、choice 等起步都比它晚很多。數據公司的先發優勢很重要,因爲用戶用習慣了,轉化成本很高。雖然企查查成立時間最早,但同行也來勢洶洶。據中國信通院數據,2022 年,企查查、天眼查分别以 42.32%、38.63% 的市場占有率位居企業信用大數據應用市場第一、二名。
2、産品同質化,對 " 逼格 " 的提升沒有幫助。企查查的數據主要是用來幫助自己做決策的,而萬得的數據很多分析師用來寫報告,來源 wind 和來源 choice 的感覺是不太一樣的。工商信息比較同質化,不像财經數據一樣分門别類,很多數據不是來自于原始财報,而是加工出來的,這就體現了差異性。
兩者的共同點在于:它們都離錢很近。企查查的老闆最初想做的是場地租賃,但是在找場地的過程中接觸到很多不是老闆的中間人,爲了快速找到 " 正主 ",所以做了能夠一鍵查找工商信息的微信公衆号,後來逐漸發展成企查查。可以看出,企查查對幫助企業家做出商務決策是有幫助的,這點和萬得一樣,隻不過其壁壘沒有萬得那麽深。
迪士尼初代米老鼠形象版權到期
吳吞指出,迪士尼法務部被稱爲 " 地表最強 " 法務部,不僅體現在維權實力上,還體現在和美國國會的鬥智鬥勇。最初,美國版權保護的期限僅僅有 56 年,也就是說在 1984 年就會過期。上個世紀 70 年代,迪士尼聯合多家公司,集體進行遊說,呼籲美國當局延長版權保護的期限。最終美國修訂了《1976 年版權法》,版權年限從作者死後的 28 年,變更爲死後的 50 年。集體創作版權爲首次出版後 75 年。米奇是由迪士尼和埃沃克斯共同創作,屬于集體創作,因此米奇的版權延續到了 2003 年。1998 年,米奇版權又快到期了,迪士尼又一次成功說服美國國會,通過了《版權年限延長法案》,集體創作的保護期限爲版權創作後 120 年與版權公開發表後 95 年中的較短者。就這樣,米奇版權又延長了 20 年,到了如今才到期。
這一次,初代米老鼠形象版權到期或許隻是一個開始,意味着米奇系列版權永不到期的神話被打破,未來很可能還會有其他版權陸續到期。比如普魯托将在 2026 年到期,高飛将在 2028 年到期,唐老鴨将在 2029 年到期,之後幾年小鹿斑比、小飛象、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等經典角色,也将陸續面臨版權到期的問題。
但事實上,失去米奇版權對迪士尼并不會産生多大的負面影響。雖然在初期,米奇至少扛下了迪士尼的半壁江山,但在後續的幾十年間,迪士尼通過創作、并購補充了大量 IP,比如并購漫威、皮克斯,以及很火的琳娜貝爾。根據 2022 年 Q1 财報,迪士尼總營收超過 190 億美元,而内容銷售、授權業務收入不足 19 億美元。相對來說,迪士尼的主題樂園、流媒體業務才是更值得關注的點。
Keep爲何 keep 不住股價?
吳吞表示,第一,Keep 的社會價值不等于商業價值。打個比方,《我不是藥神》中治療白血病的藥 " 格列衛 " 需要持續服用,而且售價昂貴,因此其商業價值巨大。然而如果有一種特效藥,能夠一次性根治白血病,那麽它的社會價值毫無疑問是巨大的,但商業價值卻不如前者。Keep 其實就是這樣的企業,社會價值不低,促進全民健身,但是商業價值有限,會員費不好收,會員權益主要體現在一些進階的課程上,基礎課程可替代的太多,B 站、抖音上随便搜就有很多,而且線上課的進階和基礎版本差異化也不明顯。所以 Keep 現在也通過打卡的形式賣 IP 聯名獎牌,吳吞覺得這就像在書店賣咖啡、賣工藝品一樣,都是不得已而爲之,書店也是一個很明顯的社會價值大于商業價值的例子。
第二,反人性的生意都不好做。賭場賺錢還是書店賺錢?毫無疑問是前者。順人性的生意做起來很容易,逆人性的生意則非常難,永遠不要相信用戶的自驅力,打個比方,教培行業還火熱的時候,K12 賽道的教培企業明顯好于其他的,因爲有應試需求。
很多人拿 Keep 和健身房對比,其實健身房真不算反人性,健身房的核心用戶是熱愛健身的,另外一部分用戶則是辦了卡,但一次也不來的,這類用戶是健身房最喜歡的,對于這部分用戶而言,健身房滿足了他們的 " 間歇性淩雲壯志 "。這是一種 " 賭你不來 " 的模式,其實是順人性的,因爲順應了人的惰性,健身房才能掙錢。
健身房隻需要會員一次沖動消費就行了,而 Keep 需要的是持續活躍,活躍用戶數才是 Keep 後續産品銷售、會員、廣告等一系列銷售收入的基礎。間歇性的運動激情是很容易産生的,而持續的自律就很難很難。
總體來看,Keep 的成長性其實很差,同質化課程很多,Keep 主要是體現了一個方便,所以會員費缺乏提價權。前幾年自有品牌産品賣的還不錯,但是運動裝備其實都不是快消品,沒必要持續複購,所以這幾年這部分收入也下滑了。
吳吞個人認爲,Keep 非常像書店,社會價值高,但反人性,盡管不斷探索新的增長曲線,但是商業價值依然有限。
此外,對于 Keep 這次股價大跌,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爲 1 月 12 日 Keep 股票将迎來解禁。
更多資本市場内容和觀點分享,歡迎在钛媒體 App 搜索 " 一周資本市場觀察 " 專欄,收看節目直播回放。
免責聲明:本直播欄目消息來源于公開資料,所有内容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應作爲投資決策唯一參考因素,投資者應自主作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内容運營編輯雨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