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風口來臨必然會引來衆多跟風者,其中可能會出現颠覆者,但更多地成爲這個時代的陪跑者,而均瑤集團更希望成爲前者。
2 月 21 日,均瑤集團正式官宣造車,并發布 " 吉祥大出行 " 戰略構想,通過吉祥航空以及雲度汽車,從硬件、軟件和服務三個維度,爲用戶提供陸空一體化服務體驗。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表示," 大出行,地面是雲度的事,空中是吉祥的事,以後訂了(吉祥航空的)機票,就能馬上給旅客安排接送。"
根據吉祥大出行戰略,吉祥航空将與雲度汽車協同構建吉祥大出行會員體系,航空出行與汽車各項互惠權益一體化。未來,均瑤集團還将在更多出行領域布局,貫通專車服務、短租服務、分時租賃等業務。面對業内對均瑤集團入局造車的質疑,王均金認爲,均瑤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時機并不晚。據王均金透露,2021 年早些時候就開始布局人才、研發,啓動了均瑤集團汽車闆塊和研發中心的組建。在整車、三電、全域安全、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技術領域均有不同程度的深耕。
雲度汽車屬于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旗下新能源品牌,于 2015 年 12 月 4 日在福建省莆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及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産、加工等。雲度汽車的成立,實際上是借助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其在成立之初就通過福建省市兩級國有資金投資、上市公司參與以及管理層持股,屬于混合所有制新能源汽車生産企業。
憑借着 " 國家隊 " 的身份,雲度汽車于 2017 年 1 月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頒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産許可證,成爲國内第十家獲得新建純電動車生産資質的企業,并成爲第二家獲得工信部審查通過的新能源乘用車生産企業。
在其它新勢力還在通過 "PPT" 拉贊助時,雲度汽車已經完成 " 研發、交付、售後 " 的流程。2017 年 2 月,雲度汽車發布雲度新能源汽車品牌;2017 年 10 月,首款車型雲度 π 1 正式上市,售價 13.89-19.75 萬元;2018 年 3 月,雲度 π 3 正式上市,售價 17.08-18.68 萬元。數據顯示,首款車型雲度 π 1 在 2018 年銷量 7343 輛,這份成績單在當時的造車新勢力領域裏絕對是佼佼者般的存在。
可惜由于後勁不足,随着主流電動車的崛起,雲度汽車旗下的産品在續航、運動以及配置等方面,都沒有具備明顯的競争優勢,再加上産品的單一性,雲度的輝煌如同昙花一現般短暫。進入 2019 年,雲度汽車陷入工人離職頻繁、強制員工休假等困境。
2020 年 8 月,雲度汽車召開一場聲勢浩大的戰略發布會。雲度汽車表示,計劃 2025 年跻身國内純電汽車品牌前三強。雖說雲度汽車擁有國資背景,似乎很難出現破産退市的可能,而其也希望通過全新戰略布局實現品牌提升,但雲度汽車在市場上已經沒有存在感,市場影響力形同虛設,隻剩下通過喊口号的方式來自我鼓勵。
數據顯示,2017 年 -2020 年雲度汽車淨虧損分别爲 0.95 億元、1.38 億元、1.77 億元、2.04 億元,2021 年淨虧損高達 2.13 億元;2022 年一季度再虧損 5571.36 萬元。之後,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江西海源複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股東退出,以及新股東的進入,雲度汽車的股權結構已發生明顯變化,當前股東分别爲莆田市國有資産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福建龍頭産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珠海宇誠,持股比例分别約 8.7%、6.0%、85.3%。
如今,深陷困境的雲度汽車迎來了均瑤集團。資料顯示,均瑤集團成立于 1991 年 7 月,現已形成航空運輸、金融服務、現代消費、教育服務、科技創新五大業務闆塊,旗下擁有吉祥航空、愛建集團、大東方、均瑤健康 4 家上市公司。當然,雖然業務廣泛,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均瑤集團在各大領域的表現并不及對手。從資本實力來看,均瑤集團确實有能力盤活雲度汽車,但是從雲度汽車此前的市場表現來看,僅僅隻是資金注入能否讓雲度汽車保持健康穩定的發展仍然存疑。
據了解,作爲 " 吉祥大出行 " 的新起點,雲度雲兔将在 2 月 28 日正式上市。之後,均瑤集團也将和雲度汽車一起專注于打造多款國民版新能源智能汽車。王均金還表示:均瑤集團聯手雲度汽車,也要打造屬于汽車闆塊的百年老店,不是比誰燒錢多,而是要做到活得久。" 吉祥大出行 " 不是造車新勢力,而是新能源汽車的 "2.0 版 " 模式,是要做盈利模式,不是要一輛車虧幾萬塊錢的模式。
新能源汽車賽道日益擁擠,競争也更白熱化。如王傳福所說,新能源汽車市是一個 " 快魚吃慢魚 " 的市場,後來者如果沒有絕對的實力,不僅很難趕上新能源汽車時代的紅利,也很可能被造車拖累,最後隻能再尋 " 白衣騎士 "。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