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曾是年輕人深信的上岸通道之一。 2024 年,連年大漲的考研人數首次下降,有消息稱,新一年的報名考研人數将跌破 400 萬人大關。
眼下,一些獲得保研資格的大學應屆生決定放棄得之不易的保研名額。 年輕人對于讀研的價值判斷發生變化,靠提升學曆兌換好工作的路徑開始斷裂。
01 放棄保研
看着時間一點點走過截止提交材料的期限,鄭紫澤放棄了提交資料。" 我那個時候就覺得渾身僵硬。直到過了那個點,我才能松一口氣,然後發現自己滿手都是汗。" 她說。
本科階段,鄭紫澤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決定停止沖刺之後,她回過神發現,在此之前的數年,她沒有想象過未來 " 保研 " 之外的選項。面臨選擇的 2023 年夏天,她突然急切地想要擺脫 " 好學生 " 這個标簽,認定這是一種束縛。對她來說,放棄保研,即是對這個身份的一種反叛。" 人人都說沿着軌道前進會通向坦途,但我當時真的很想看看軌道之外的世界是什麽樣子。"" 要不要簽署棄保承諾書?"9 月初,陳馨看到自己在本校預推免名單上時,這個想法冒了出來。2024 年 7 月,陳馨參加了保研目标院校的夏令營,爲争奪優營資格、獲得保研名額做準備。8 月,她如願拿到了優營資格,隻要不主動放棄保研,她将于 9 月份獲得目标院校的保研名額。
8 月初,陳馨和自己的準研究生導師第一次寒暄後,問了導師一個問題:" 老師,我研究生畢業以後真的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嗎?" 那是當然——導師回答。聽導師這麽說,陳馨半開玩笑地問:" 那如果我找不到工作的話,您可以給我介紹工作嗎?" 陳馨說,她能感覺到,導師回答這題的答案變得模棱兩可。大學畢業的下一步,選擇讀研還是就業。這是陳馨在這個夏天必須直面的選擇。升學固然會增長她的學識、增加履曆含金量,但是站在陳馨的角度,她不得不和同齡人一樣去思索未來就業的問題。三年後碩士學曆就業形勢,是否一定比今年本科學曆就業形勢更好?" 就像人在懷孕之後就更容易注意到大街上的孕婦一樣 ",陳馨這樣形容當時的感受。關于就業形勢的分析好像一夜之間忽然湧入她的社交平台。" 大學生如何認清當下就業環境 "" 三年後的就業形勢會回暖嗎 "" 三年後的秋招難度會是怎麽樣的 " 諸如此類的帖子,陳馨看得越多,平台就推送越多。以至于漸漸地這一話題占據了大量篇幅。有關畢業後繼續升學還是直接就業的思慮,自陳馨讀大二時就開始了。2022 年 1 月,大二學年寒假時,陳馨開始尋找實習。她就讀于一個偏藝術類的交叉學科專業。此前,她常聽身邊的同窗、老師提及,這個專業很小衆,對口的崗位很難找。在找實習遇阻前,她一直維持着自信:隻要足夠優秀,就不難找到工作。開始投遞簡曆時,陳馨才發現,就業市場上對口的崗位太少。她在招聘軟件上輸入對應專業、地區和工作經驗後,篩選國内大廠的工作,開放崗位寥寥無幾。投放簡曆後,她很快收到其中一家大廠的邀約,半個月後參與了實習。但是,她開始對 " 工作難找 " 這件事有了擔憂。第二年寒假,陳馨開始第二段實習,所在的公司在她看來是 " 第二梯隊 " 的大廠。她覺得這并不是最理想的去處,隻是 " 有性價比 "。但她入職以後卻得知,即使是這個她并不特别看重的崗位,報錄比也極低,幾十比一,被她刷掉的幾十個候選人中不乏名校畢業的高學曆者。入職後,領導給她看過競争同一實習崗位候選者的簡曆,哈工大、清華、牛津、劍橋 …… 放眼望去都是碩士、博士。現在想來,那一幕仿佛 " 學曆内卷 " 的具象化。她坐在會議室裏,看着這些印着漂亮學曆的簡曆在大屏上滾動,忍不住拿出手機來拍照," 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 "。
陳馨在那家公司從 12 月一直待到次年 6 月,經曆了一個完整的秋招。這段時間,就業競争的激烈體現得更加明顯。公司内部有一個用于内推的群聊。常常有人把候選人的簡曆發在上面。秋招那段時間,群裏一天能收到十幾份簡曆。推薦人一般會說:這是我的一個朋友,他現在找工作,是某某大學畢業的研究生,曾經獲得了什麽什麽獎項,在哪些地方實習過。有沒有中意他的?可以内推一下。陳馨所在的部門不缺人。工作不忙時,她的負責人也會打開群聊,翻一翻簡曆,僅作消遣。有幾次,陳馨看到了,忍不住問:" 爲什麽大家都有這麽優秀的背景,還是找不到工作?" 她的負責人随手翻了幾個求職者的簡曆指給她看:" 這個沒有在相關崗位實習過,肯定是不能要的。"" 這個沒有項目經曆,也不太行。" 陳馨的就業焦慮在一點一點積累。她開始詢問有過讀研經驗的學長學姐、給家人打電話、和老師談心。一位 18 級入學的學長用親身的教訓告訴她:" 能就業就趕緊就業吧,讀了三年研究生之後反而找不到本科畢業時能找到的工作了。" 但是,另一方面,家人和老師又勸她,努力了這麽久,臨門一腳放棄保研很可惜,有一個學曆傍身,以後的競争力總會更強一點。最出乎她意料的勸解,來自一位不太熟的親戚。對方聽說了這件事,特意給陳馨打了一個多小時電話,反複勸她:" 你這個小孩,不要這麽傻!"
02 抓住确定性
真正下決心簽署放棄保研承諾書前,陳馨覺得需要想辦法聽聽來自職場的建議。她想知道,在如今,用人單位到底看好怎樣的求職者?三年以後,會是什麽樣的就業形勢?那段時間,陳馨想盡一切辦法收集這方面的消息。
她形容自己:" 跟人說話的時候已經‘瘋了’,基本上見到一個人就問他‘你是讀研還是工作,你覺得我是讀研還是工作’。" 她開始求助陌生人。
8 月中旬,她在社交平台上,給一位就職于上海某科技公司的職場博主 "momo" 留言,對方所在的部門,契合陳馨就讀專業的就業方向。
等待近一個月,陳馨終于在提交放棄保研承諾書前一天的夜裏七點,收到了回複。回複中,momo 告訴陳馨,如今早已不是機會遍地的時候,勸她:" 如果眼下有好的機會,就好好地把握住機會吧。" 在 momo 的分析中,在一個優秀的企業内部,機會非常多,努力的方向也會更貼近現實需要。以後如果真的越來越難,企業也會越來越現實,選擇最實用的求職者。
根據接觸行業的經驗,momo 判斷,現在大家更關注候選人是否有經驗,簡曆上的項目是否有自己從 0 到 1 負責的細節。" 說實話,本科有經驗和碩士沒經驗相比,後者沒有一點點優勢。" 最後這句話擲地有聲。
收到這條回答時,距離陳馨正式簽署棄保承諾書不到十個小時。那天晚上,陳馨好好睡了一覺,第二天就到學校簽署了承諾書,放棄保研。
圖 | 陳馨簽署的棄保承諾書
真正簽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陳馨很平靜,她爲這種平靜感到驚訝。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通過提升學曆來增加職場競争力,一直是一條較爲可靠的路徑。
長久以來,中國社會普遍存在明顯的 " 學曆崇拜 " 情緒。2016 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發起過一次線上調研。結果顯示,80.1%的人認爲現實生活中存在明顯的學曆門檻,表示不重視學曆的人隻占 2.8%。
對學曆的渴望,很多時候與學生們的就業期待相關。
《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相比于提高自身知識水平、發展學術研究興趣,更多考生讀研是認爲讀研對未來就業有顯著的幫助效果。過去十年,研究生招生規模持續擴大。從 2013 年的 61.14 萬人到 2023 年的 130.17 萬人,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人數翻了一番有餘。
擴招之下,有些地區甚至出現了 " 本研倒挂 " 現象。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最新發布的《2022 — 2023 學年度北京教育事業發展統計概況》顯示,2023 年,北京的研究生畢業人數首次超過本科生。即便如此,每年報名考研的人數仍然遠多于招生人數。在這樣的前提下,放棄保研的候選人略顯叛逆。但個體的選擇背後,是趨勢使然。
2024 年,考研報名人數出現了自 2015 年來的首次下降,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爲 438 萬,較 2023 年的報名人數 474 萬減少了 36 萬人。
在《文憑社會》一書中,蘭德爾 · 柯林斯提出觀點:文憑就像貨币。工作崗位就是這些貨币能夠兌換的商品。但是在當下,随着研究生擴招,這一兌換工作崗位的 " 貨币 " 開始通脹。
今天,一代青年對于實踐經驗價值和學曆價值的取舍判斷轉變,當學曆 " 通脹 ",年輕人們開始嘗試更早進入職場,積累實踐經驗,試圖通過這條新的路徑來獲取未來更好的工作機會。
一名畢業于上海某高校的應屆畢業生記得,2023 年,比亞迪公司放出了很多個崗位給當時找不到工作的理工科畢業生。當時大家都說,不怕秋招拿不到 offer,實在不行就去比亞迪。可今年,比亞迪的 offer 也不好拿了。他畢業時,大家都管比亞迪叫 " 迪子 "。後來,人們開始喊 " 迪哥 "。到了今年,已經有人喊 " 迪爺 "。
誰也想不到,一年之間,比亞迪的 " 輩分 " 能長這麽多。陳馨也深有體會。今年十月,她獲得了轉正名額。她用了 " 艱難 " 和 " 幸運 " 兩個詞來形容自己 " 找到現在的工作 "。回憶起放棄保研的決定,她已經不再糾結,隻是冷靜地分析:" 我對現在的就業形勢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判斷,但我無法預測未來三四年的情況會是什麽樣子。所以,我隻能把握現在。"
03 " 确定性 " 真的确定嗎
決定放棄保研時,陸天奇欣喜于自己擺脫了一種同輩競争的壓力。陸天奇就讀于上海某高校中文系。大二時,專業采取類似導師制的方式進行教學,陸天奇和同學們時常跟着導師開展讀書會和研讨會。會上,陸天奇看到了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差距。
陸天奇來自于四川省的一個小鎮,接受的是典型的 " 應試教育 ",學校和老師更重視學生的考學成績,不太重視課外閱讀等知識積累。上大學後,陸天奇和許多來自大城市的同學同窗,他們展現了龐大的閱讀量。尤其在文學史課堂上,老師介紹的作品他們仿佛全都讀過,陸天奇自覺,那種文學積累他難以企及。同輩競争壓力無處不在,陸天奇逐漸力竭。
本科階段,陸天奇一名東北籍室友在重要刊物上發布了論文,順勢跟着老師做了很多研究項目。作爲東北人,這名同學以新東北作家群作爲研究方向,加上本身喜歡學術研究,可以爲了寫一篇論文,把三個月的課餘時間全部投入整理資料與學術寫作,寫出了許多研究成果。
旁觀這位同學的學術之路,陸天奇對比自身,發現自己對這樣的生活方式感到畏懼、抵觸。陸天奇越發覺得,自己缺乏從已有的材料中提出新觀點的能力——而這正是學術研究所需要的。陸天奇大三那年,恰逢封控。宿舍裏的幾個人被困在一個房間,隻能朝夕相處。最嚴重時,他們二十多天都沒有出過門。舍友的想法與焦慮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他。
陸天奇的東北室友計劃保研本校,跟着本科時帶他做研究的導師繼續學習。那段時間,室友時常在宿舍和導師讨論未來要做的課題、準備發表的文章和時下熱點的研究方向。其他舍友想要保研外校,他們常常聚在一起讨論 " 保研戰略 ":你的排名大概在什麽位置?打算報哪幾所學校?我們要不要把投遞志願錯開?什麽時候去找老師寫推薦信?目标院校有沒有筆試?考些什麽?怎麽制訂複習計劃?你有沒有相熟的學長學姐?我們要不要提前了解一些流程 …… 這樣的聲音充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種 " 人人都要升學 " 的暗示。
" 爲什麽要讀研呢?" 陸天奇心中疑惑,但不知如何詢問。當所有人都在探讨如何保研時,心中産生這個疑問,讓陸天奇感到不安。陸天奇控制不住地厭學。備考保研相關夏令營的材料就擺在桌上,伸手就能夠到,但他無法再邁出一步。
陸天奇在放棄保研以後考公上岸,陳馨在放棄保研以後轉正成功。他們對現在的狀态都很滿意。某種意義上講,是這種滿意幫助他們完成了最後的自洽。簽署放棄保研的資料後,陳馨把自己的經曆發到了社交網站上。" 放棄保研,如釋重負。" 她在帖子裏寫道。有人祝福她 " 前程似錦 ",也有做了一樣決定的人留言回複。更多人對陳馨放棄保研是否是正确選擇感到疑慮。
放棄保研之後,鄭紫澤參加了 2024 年 3 月份的春招,才發現很多公司根本不在乎成績,更注重候選人的實習經曆。大學 4 年,她花了大量時間維持成績、參加各類競賽,沒有太多實習經曆。最終,學習成績優異的鄭紫澤隻拿到了幾家小公司的入職邀約。
鄭紫澤不滿意。她一直是專業排名第一的學生,這讓她對就業有更高的預期。最終,她還是沒有等來大公司的待入職邀約,入職了一家民營企業。
沒過多久,她就辭職了。在她看來,這份工作不理想,每天早上有嚴格的考勤時間要求,一人遲到,全組罰錢。上班時,一切社交網站都不被允許打開。抓到開小差就扣錢。她每天還要學習 " 企業價值 ",向領導做 " 思想彙報 "。
對鄭紫澤來說,放棄保研的結果不盡如人意,反而讓她陷入懸空的忐忑中。如今,她更願意讀研,這意味着可以繼續留在校園裏,這是一個相對舒緩、試錯空間更大的環境。現在,鄭紫澤準備一邊實習一邊備考,出國讀研。她看起來繞了一圈,最終又回到原點。有人問她:" 你覺不覺得自己是走了彎路?" 鄭紫澤回答說:" 可能彎路也是必經之路吧。"
圖 | 電影《白日夢想家》劇照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真故研究室 "(ID:zhengulab),作者:江郁琦,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