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第一個月,首批淘金 TikTok 的全托管商家中,有些已經打起了退堂鼓。
" 做 TikTok 半年,平均日銷不過 50 多單,現在取消運費補貼、促銷補貼,光運費的成本就漲了一倍。"2023 年 8 月首批入駐 TikTok 的全托管商家曾心,告訴字母榜(ID :wujicaijing )。
2024 年 1 月,TikTok 宣布征收全托管保證金,提高傭金(傭金從每筆交易的 2% 提高到 8%),同時宣布結束大促補貼、類目補貼、運費補貼等政策。
作爲沒有家底、四處拿貨的無貨源小商家," 全托管 " 是小商家出海掙美金的最佳選擇。
促銷補貼取消後,前端 TikTok Shop 的顯示價格上調,新規對工廠和品牌店并無影響,曾心的一位全托管商家的朋友卻利潤減半,算上運費及滞銷帶來的備貨成本," 甚至不保本 ",隻能選擇 " 賣完就停供 "。而和曾心同批入駐 TikTok 全托管的朋友們,皆已陸續退出。
同時運營速賣通和 TikTok 全托管店鋪的方成,選擇将 " 低利潤走量 " 的舊款下架。相比起上平台,尋求 " 價高爽快 " 的海外品牌直接下訂單,成爲新出路。
同時,對于低于預期的簽收率(即用戶不簽收或丢件),所造成的虧損,似乎 TikTok 不願再爲全托管商家托底了。
據悉,此前,TikTok 平台承諾全托管商家," 任何退貨都由平台承擔 "。商家程夏告訴字母榜,但近期,"TikTok 變爲投妥即用戶簽收後才結算,對于低簽收率引發的貨損,從 8 月入駐至今,程夏在 TikTok 的貨款,以及作爲機構帶貨賺的傭金,總計數千訂單,仍有不小的一筆未曾結算。"
對此,TikTok 電商相關業務負責人回複字母榜稱,TikTok Shop 公開的全托管機構帶貨傭金,結算周期爲 60 個工作日。如未完成結算,可能是因爲商家自身出現的違規經營問題,如盜錄播等被清退。
而那次宣布更改規則的商家大會,讓程夏印象頗爲深刻,不僅罕見得全程禁言,同時全程都未提及退貨問題。
對此,該接近字節的人士則向字母榜表示,字節的傳統就是 AB 測試,此前引入全托管,是因爲字節着迷于拼多多靠 Temu 市值超過阿裏的神話。如今全托管持續被 TikTok 邊緣化,則與盈利直接相關," 目前 TikTok 最好的業務是美國本土店的品牌客戶,全托管是增長最快,但 TikTok 虧損超預期。不管是加收全托管傭金,還是取消補貼,也是在對齊其他平台。"
而 " 在全托管前,TikTok 做跨境已經是一塌糊塗,不過是在海外本土店的加持下,看起來好像是風口而已。" 該人士補充道。
該人士還透露,"TikTok 已經戰略放棄了沙特市場。" 但 TikTok 公關明确對字母榜否認了這一說法。
其實,一面是 TikTok 本土小店銷量的高歌猛進,GMV 千萬級商家總數超 1000 個,另一面,是 " 日銷 20 件 " 的全托管商家如金生,要想實現 2024 年總 GMV 500 億的目标,TikTok 傾向于何,似乎不難推斷。
如今,TikTok 加緊将員工轉向海外,同時爲了合規化,将店鋪資質審核權都已交給美國公司,還有字節員工告訴字母榜," 入職後從未見過 +1(直屬領導),每天都在全世界飛來飛去拓站 "。
但需要注意的是,新規頻出。全托管模式從香饽饽到 " 邊緣化 "," 勸退 " 全托管商家,一心做大做強的 TikTok,前有 Temu、SHEIN 等諸多巨頭強攻,後要面對來自美國等地區的制裁威脅,掙紮着 " 活下去 "。TikTok 這個年,恐怕并不好過。
全托管商家們似乎有一肚子的怨氣。
嘗試在 TikTok 上架同款爆品的曾心,遭遇在他平台日銷上千,TikTok 同款日銷 50 件,甚至個位數的尴尬局面。
8 月注冊,9 月正式上品,作爲 TikTok 第一批全托管商家,曾心沒能感受到所謂的流量震撼。此前招商會許諾的流量,成了空頭支票。
同樣,金生也曾樂觀地押注 TikTok 是 " 下一個 Temu",但随後發現,在招商環節 TikTok 一直自傲的 10 億日活,單個上品初始流量也僅有 300 左右。
所謂全托管推廣紅利下,是 " 日銷 20 件 " 的尴尬。
面對 TikTok 買手統一與 Temu 供貨價的要求,曾心一口拒絕," 我和買手說,你去看看 Temu 的銷量。" 曾心隻能嘗試上新品,而一次意外被 MCN 看中推品,才讓店鋪有了起色。
而即便商家和買手反映銷量不理想的問題,買手也會回複," 去建聯達人 "。
作爲傳統外貿工廠老闆,金生們加入全托管更多是 " 爲了省心 ",商家隻需上品、發貨,平台包攬運營,但在 TikTok,金生們不僅需要承擔建聯達人的運營壓力,供應商向平台要解決方案,平台卻要求供應商自己去建聯達人,這種 " 惡性循環 ",也讓全托管商家們開始質疑 TikTok 的能力。
圖 / 依靠達人帶貨的 tiktok
來源 / 字母榜截圖
此前在其他平台,從未接觸過跨境電商的曾心,作爲小白,首次上品,第二天 100 件貨品便銷光,更迅速實現日銷過千單。因此,親身體驗過全托管模式流量紅利的她,認爲 " 豬站在風口都能飛起來 ",TikTok,正是曾心認定的下一個風口。
但入駐後,曾心發現,"TikTok 不懂全托管運營 "。
從上品、核價、反饋再到推廣,入駐初期,曾心和朋友們隻感到濃重的混亂感。
以上品爲例,在 Temu 和 SHEIN,商家在描述商品時,能夠選擇特點、材質等各種屬性,越清晰地描述往往能夠讓海外用戶更快地了解産品,但在 TikTok,曾心上品時卻隻有顔色和數量兩個屬性,最終曾心隻能以 " 大小碼 + 顔色 " 的形式簡單命名商品,但她也明白," 客戶看到了也不知道是什麽意思。"
而從速賣通拓展到 TikTok,方成直言,在上品這一個環節,TikTok 全托管商家要想得到推廣,也面臨着更大的備貨壓力。
在家居類目需要單店鋪上新 50 個品,玩具類目單店鋪需上新十幾個品,但相比之下,每個品都需進行備貨,新手商家們往往還未賺錢,就已 " 重倉 "。
方成部分貨品庫存已在小二的催促下備貨了 4000-5000 件,但卻未得到推廣,随後隻得到了 " 不好意思,當初預計比較樂觀 " 的回複,最終隻能降價 50% 進入清倉區。
而即便沒有如此調整,全托管商家們也 " 待不下去了 "。
作爲第一批商家,新手程夏首次嘗試出海,便是在 6 月底入駐 TikTok,他也曾幸運地吃到過流量紅利。
作爲該類目的首批入駐商家,程夏的新品曾經首日曝光量上萬,爆品率達 20%,這一切離不開 TikTok 的補貼," 我們的爆品,售賣價比出廠價還低。" 程夏表示。
即便作爲幸運兒," 全托管商家的邊緣化 " 也讓程夏焦慮。
" 在 TikTok 頁面内,最好的展示位往往都會留給品牌商家," 程夏告訴字母榜。對此,TikTok 電商相關業務負責人回複稱,商城平台有非常嚴格的商品上下架流程,貨品選擇标準爲合規、質量過硬、符合當地市場要求。
即便是品牌全托管,也能夠擁有定價權," 普通的全托管商家一旦有了爆品,平台都會迅速找到另外的供貨商,商家掙到的錢,最終也都換成了庫存。"
而随着加收保證金,取消運費補貼後,調整前一個利潤 30% 的産品,隻剩下 15% 的利潤,程夏隻能選擇賣完停供,對于謹慎的出海人而言,15% 的利潤空間并不足以覆蓋庫存的風險。
如今,程夏減少了一些工藝複雜的産品上新,也降低了首單的備貨量。
除了嘗試從全托管轉型爲本土店外,程夏準備将運營重心轉向 SHEIN,畢竟,"SHEIN 離開供應商就經營不下去,TikTok 沒了全托管,還可以賣流量,這決定了 TikTok 不會和供貨商共進退。"
曾經迷戀拼多多憑借 Temu 市值反超阿裏神話的 TikTok,似乎正在轉舵。
新規之下,不難得見,做全托管,TikTok 并不擅長,且效果未達預期。
重做海外電商初期,TikTok 堅持全托管和本土小店兩條腿走路,更對全托管商家釋放許多優待政策。
2023 年 5 月,TikTok 開放沙特與英國站的全托管招商,8 月在美國上線全托管,不僅全托管商家 "0 傭金 0 保證金 ",更有例如免費上架産品、免費送貨、免費倉儲空間等補貼,此外還疊加每個季度,每次大促的補貼。
但善于做流量生意的 TikTok,卻難以拿捏全托管這一新模式。
盡管挖了 SHEIN、Temu 的成熟團隊,但 TikTok 在全托管運營上仍然顯得不專業。
前述接近字節的人士告訴字母榜," 對于來自電商平台的 SHEIN、Temu 員工來說,做電商最重要的,是避免爆單但沒貨,這是對領導能力最大的否定,也會影響和 MCN 的關系。"
但是TikTok 作爲興趣電商,本質不在于貨,而在于人,因爲某個視頻或達人帶貨,突然出現爆品導緻斷貨,卻是 " 必然的 "。仍舊沿用 " 一旦斷貨就清零整個鏈接權重 " 的舊打法,顯然很難做大生意。
因此,往往僅需 3 天就能運到倉庫的貨,小二會要求供應商一次性備足 30 天的貨品,如果不備貨,就更換供應商,不少供應商沒得選擇,大批備貨卻滞銷,或者掙到的錢又變成貨囤積在倉庫," 賺不到錢 " 逐漸成爲 TikTok 全托管商家們的共識。
至于商家诟病的 "TikTok 不會運營全托管 ",其實,在 TikTok 的生态内,全托管商家邊緣化的種子一早便已種下。
由于 TikTok 将全托管廣告投放整體外包,因此面對 " 投産比 "(投入産出比)的考核,即便面對爆品,運營推流也并非是 0 成本。
因此,具備建聯達人,能做内容,甚至花錢投流的品牌商家,售賣的商品價格更高,平台利潤也更高,TikTok 不僅不會像對待全托管商家一般 " 壓價 ",也會更願意輔助推廣。
但撒錢補貼之外,此前剛剛經曆英國跨境電商關閉的 TikTok,顯然未曾料到招商的火熱程度。迅速陷入" 人手不足 " 窘境的 TikTok,産品開發,系統完善等環節更新滞後,不少商家也因此質疑 TikTok 的運營能力。
" 除了補貼到位,我不會去 TikTok 買東西。" 居住在馬來西亞的 jinx,早在 2023 年 5 月便興奮地在 TikTok 購入了不少吸奶器、綿紙巾等家居用品,面對 50%、45% 的大額折扣券,BB 難掩興奮。
不過,随後當她在商城内搜索某品牌奶粉時,卻發現,關鍵詞輸入卻很難找到相關的商品,更是沒有官方店鋪,随後,她再也沒有在 TikTok 下過單。
圖 /tiktok 瘋狂補貼
來源 / 字母榜截圖
盡管此前字節已挖角 SHEIN 和 Temu 的團隊,但有字節員工告訴字母榜," 修改商品價格仍需手動一一添加,極大拉慢了效率,但是一鍵改價的功能需求已經提了小半年,現在還未排到期,而同樣的需求在拼多多,月内就能得到響應。"
甚至上線已半年,TikTok 商城内仍然沒有上線搜圖功能,較低的搜索匹配度也讓用戶提不起興緻。
而如今,瘋狂補貼卻未能留下用戶,還要推廣本就利潤微薄的全托管商家,對于 TikTok 而言,顯然成了一筆賠本的買賣。
對于偏愛品牌商家的 TikTok 而言,對齊 Temu 的全托管嘗試,似乎再次耗盡了字節的耐心。
實際上,勸退全托管,留下品牌商,出海戰略的突然轉舵,對字節來說,并不奇怪。
" 政策的朝令夕改,或者狠心的舉措實施,本質上是字節很在乎這個市場,因此短期内看到某個變化,就會急于把權重調整上來。" 一位要求匿名的字節員工告訴字母榜,他所在的組,不到一年已經調整了 4 次架構,直屬領導更是連換 3 次,現在的字節,似乎急于在出海賽道拿出成績。
而品牌商家的高銷量,無疑是字節出台新規的底氣來源。
即便 TikTok 提高傭金,家底豐厚的品牌商們也并不在意,TikTok 美國本土店 leisdealde 創始人 RAY 表示,其他平台如亞馬遜、eBay 傭金都在 10%-15% 之間,因此 TikTok 此舉,對品牌商們并無影響。
對于習慣了在亞馬遜花數百萬投流的他們而言,TikTok 新品上線不到一周銷光庫存,已經證明了 TikTok 的流量實力," 别的平台一個月才賣幾萬美金,TikTok 一天就能賣幾萬美金 "。而停止促銷補貼後,店鋪内的用戶對于價格更不敏感," 退貨率反倒下來了。"
接下來,RAY 決定繼續在 TikTok 做品牌,他早已領悟,TikTok 并不适合用傳統外貿鋪貨的邏輯,能夠建聯達人,做好内容的公司才能在 TikTok" 掘到金 ",RAY 直言,即便之後 " 拿出 20%-30% 的 GMV 投流,我也願意。"
而 2024 年,TikTok 定下了 500 億 GMV 的目标,遠高于 Temu 的 300 億年度目标。
除了英美,馬來西亞、新加坡、東南亞之外,TikTok 更是與印尼本土電商合作,又将目光投向拉美市場,迅速拓站成爲關鍵。
而根據界面報道,TikTok 業務在國内的工作崗位已大幅縮減。從 2023 年 11 月起,TikTok 在國内工作的前後端開發、數據、算法等崗位員工陸續接到轉崗至海外工作的通知。工作地點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接受轉崗的員工,可獲得比國内多一倍左右的薪資包和兩年租房補貼。
不過,留下品牌商,不斷拓站點,能讓 TikTok2024 年掙夠 500 億美金嗎?
值得注意的是,迅速拓站在做大盤子的同時,也讓 TikTok 背上了更重的業績壓力。" 以較爲偏遠的洛杉矶爲例,僅 500 平的倉庫就價值 250 萬美金,發力本土店鋪無疑會帶來高倉庫成本。"RAY 表示。
而作爲老牌電商平台,亞馬遜早已計劃取消在美國 6 個州、約 60 個城市建設新倉庫。同時還宣布關閉 10 個已經建成的倉庫,對于新平台如 TikTok 而言,壓力不可謂不大。
倉儲之外便是解決物流配送的簽收率問題。這也是 TikTok 全托管在沙特遇挫的重要原因。
此前,中東物流服務商 iMile 創始人便表示,中東市場人員流動性大,門牌号模糊不清," 這個問題幾年過去了依然存在,不是企業能夠解決的事情。"
此外,發力品牌商及本土店,也意味着更高的服務質量,但如今将資質審核交由美國公司後,商家上傳産品的審核錯誤率提高,而找小二處理時,卻因爲時差和人力不足的問題,導緻處理效率低," 資質一直不過審,貨放倉庫裏,上不了架。"
" 連賣家都還沒服務好,還想要服務買家嗎?"
疲憊于全托管模式内的低議價權,曾心也開始嘗試本土小店,淩晨,她又一次經曆多番上傳不通過資質審核的無奈,隻是她并不想反饋,反饋還要填寫飛書文檔,分類密密麻麻,實在太過麻煩。她注意到,微信群内的新手商家,正在問,"TikTok 好做嗎?"
曾心隔着屏幕搖搖頭,TikTok 那些令人咋舌的日活數據,以及商家案例都極具煽動性。
她在群内耐心傳授着經驗," 有流量,但不适合新手,大部分商家,特别是全托管,吃不到紅利的。" 随後,發了一張苦笑的表情包。不過,她預測,對方會馬上注冊開店。
畢竟,不管是 TikTok,還是海外電商,從不缺想入局的新商家。
(文中曾心、金生、程夏、方成、jinx 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