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車幫
隻爲愛車的你!
導讀
車市内卷烈度,已經傳到了動力電池市場。
點音頻,聽文章 ~
上半年過去了,除了總結汽車市場銷量變化,我們也決定對動力電池行業進行一番盤點。
參考《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的數據,2023 年 1-6 月,無論産量,還是裝車量,與去年相比,大體是 " 月月增長 " 的情況。
擺出具體參考數據,1-6 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産量 293.6GWh,累計同比增長 36.8%;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 152.1GWh, 累計同比增長 38.1%。
而去年與前年相比,月月增長,同樣如此。毫無疑問,随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從極低的 5%,一路上漲到如今的 30%+,動力電池行業也非常得益,增速喜人。
具體看一些細節數據,動力電池增長大勢一路開花,但也在動态調整中,沒有 " 永遠的神 ",隻有永遠的攻擂與守擂者。
正是最近非常流行的那個詞 " 卷 "。内卷之下的 " 焦慮之風 ",正從整車市場,吹至動力電池行業。
三元锂 VS 磷酸鐵锂:東風和西風
同爲锂離子電池,三元锂、磷酸鐵锂需要直面對決的宿命。隻是,行至半途,一方面,勝負已分出大概;另一方面,角色也基本固定。
磷酸鐵锂完成了逆襲,但逆襲之路,在早些年就已經開始了。
參考最新的月度數據,6 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 32.9GWh,同比增長 21.8%。其中,三元電池裝車量 10.1GWh,占比 30.6%,同比下降 13%;磷酸鐵锂電池裝車量 22.7GWh,占比 69.1%,同比增長 47.5%。
西風壓倒東風,再努努力,磷酸鐵锂的市場份額可以拿下 " 十之有七 "。
至于角色劃分,三元锂電池的特點是性能更佳,低溫表現不錯,但成本高,那就主要失陪于高價車型;磷酸鐵锂電池的特點是低溫差一些,成本更親民,所以,适配一些低價車型或低價版本。
另外,在插電混動市場,磷酸鐵锂電池的普及程度也會更高一些,背後的原因還是爲了降低成本。
出口、儲能、插電混動,快速上量了
中國動力電池,在全球的确是頭牌了。不僅是技術搞得好,搞得早,而且是因爲龐大的新能源市場,滋養、刺激了動力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
如今,看整個大盤,電池的去處,除裝車以外,開始往更多元的闆塊延申。
第一部分是出口,6 月,動力電池出口爲 10.0GWh。
擴大到 1-6 月,動力電池累計出口爲 56.7GWh,占總産量的 19.3%。僅僅半年,出口需求,也能拉動 50 GWh+ 的量,還是令人振奮的。
第二部分是儲能,《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首次公布了月度儲能數據。
6 月,儲能銷量共計 8.7GWh。當然,儲能更在意安全性、低成本,所以,磷酸鐵锂是主力,占比超過了 99%。
當然,最主要的需求還是國内裝車量。
而在裝車量這個細分賽道,有一個趨勢正在擡頭。随着插電混動、增程混動的車型快速上量,縱使單個電池包的電量偏小,但實質上已經進入了快速拉升需求的新軌道。
況且,今年賣得好的新能源車,都離不開 " 油箱 ",隻會把上述趨勢,映襯得更鮮明。
動力電池,還有新一輪創新
動力電池這個戰場,還有兩個鮮明趨勢:1、遵循 " 二八原則 ",頭部企業赢者通吃,而且,越是巨頭,優勢越大;2、技術有瓶頸,但新技術又很活躍,一旦破局,将有巨大的技術紅利釋放出來。
" 二八原則 ",看看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排名就知道了。
6 月,甯德時代動力電池裝車量爲 14.85GWh,排名第一,市占率爲 45.13%;比亞迪動力電池裝車量爲 9.01GWh,排名第二,市占率爲 27.38%。
再往後,基本是 " 斷崖式 " 下滑了。中創新航排第三,但裝車量僅有 2.9GWh;億緯锂能排第四,裝車量爲 1.48GWh;國軒高科排第五,裝車量 1.22GWh。
TOP 5 加起來,市占率達到了 89.53%。由此可見,第五名之外,彼此差别不大,且沒有動搖整個市場的影響力了。
1-6 月的數據也呈現出類似的結論,甯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億緯锂能、國軒高科占據了 TOP 5,合計市占率基本可以代表整個動力電池市場了。
往後展望," 小魚 " 仍然搶不過 " 大魚 ",這是一個無奈的事實。更長遠看,小魚翻身,潛在的機會是 " 技術突破 ",真做到了領先,是有可能掀桌子的。
隻是,更顯遺憾的是,縱論技術儲備,頭部大廠明顯更有優勢。近些年,動力電池的技術進步,仍然集中在 " 提高能量密度 " 這一樸素需求上。
不過,最先落地的,其實是結構層面的創新,也就是圍繞 " 提高體積利用率 " 展開。比如,對方殼電池的布置進行一些創新,包括正立、躺放和倒立;再比如,對 PACK 包進行創新,包括刀片電池、CTC 電池底盤一體化,皆是這一派。
磷酸鐵锂對三元锂電池的逆襲翻盤,可以歸功到結構創新。
另外兩種創新,則是材料層面、商業模式層面。
前者非常不容易,但潛力是巨大的,既要求材料本身有突破,也要求爲合适的材料找到合适的應用市場。比如,鈉離子電池,材料易得,成本可以降到更低,最可能在入門級電動車上,取代锂離子電池。磷酸錳鐵锂,也算是材料創新,之前傳聞甯德時代的 M3P 電池即是這一材料,有望給改款 Model 3 供貨。
後者則是多元嘗試,比如日漸普及的 800V 快充體系,有更多玩家躍躍欲試要加入的換電模式,以及續航可能超過 1000 公裏的大容量半固态電池,還有電池回收問題。
寫在最後
車市之卷,已經傳到了動力電池。
大魚也好,小魚也罷,都會積極參與競争。搶客戶,争技術,烈度空前,但如此活躍,也意味着更有期待。
撰文丨晞貝
版式丨周磊
點擊 " 在看 ",開啓愛車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