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年期 LPR" 超預期 " 迎來史上最大降幅後,銀行股随之擡升,号稱 " 宇宙第二大行 " 的建設銀行,最高市值更是逼近 1.8 萬億,創上市以來新高。
但建行的 " 親兒子 ",建信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建信人壽 ")卻遭遇保費和利潤的雙雙下滑。
最新發布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3 年,建信人壽保險業務收入 397.13 億元,比 2022 年下降超百億。保費收縮的同時,虧損也在上升,繼 2022 年虧損 12.19 億元後,2023 年虧損 42.99 億元。
42.99 億,相當于虧掉了建信人壽 2016 年以來的利潤總和,也是建行入主以來,史上最大虧損。
創紀錄的虧損不排除一些客觀因素。2023 年,監管要求保險業落實新會計準則,導緻準備金折現率計算方式發生變化。再加上當下的利率環境,部分險企會計利潤深受影響。
以股市爲代表的投資市場波動,也使得很多保險公司利潤所倚賴的投資回報率并不理想。2023 年,建信人壽的投資回報率是 2.61% ——還算差強人意,但要知道的是,其過去三年平均投資收益率是 5.03%。
何況," 銀保合作 " 本身就是個牢固的利益聯盟,銀行需要代銷保險的利潤,保險也需要銀行的營銷和客戶資源。讓市場不解的是,背靠母行 " 大樹 ",建信人壽規模、利潤雙降背後的邏輯到底是什麽?
警鍾敲響,核心高管 " 換防 "
建信人壽總部位于上海,前身是太平洋安泰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太平洋安泰 "),成立于 1998 年,由太保集團和荷蘭國際集團(ING)聯合組建。
2009 年,原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要求同一股東不得控制兩家同類業務的保險公司,叫停險企 " 雙牌照 "。太保集團和 ING 都存在 " 雙牌照 " 問題,故而丢車保帥,開始爲太平洋安泰尋找買家。
彼時," 銀保合作 " 風生水起,正在尋找一張保險牌照的建行,無疑是一位有實力的買家。
經過兩年的談判、運作,建行買下 ING 持有的太平洋安泰全部 50% 股權;同時,牽頭聯合投标團,又一舉拿下太保集團持有的另外 50% 股權。
2011 年 6 月,前述兩項交易完成交割,建行成爲持股 51% 的絕對大股東。當年 7 月,太平洋安泰正式更名建信人壽,成爲 " 四大行 " 控股的首家人壽保險公司。
這爲建信人壽規模增長,按下了加速鍵。2009 年,太平洋安泰的保險業務收入還爲 6.1 億元。到了建行正式入主之後的 2012 年,建信人壽的這個數字達到了 58.7 億元。
此後幾年,數字持續攀升,多次排在銀行系保險公司的榜首。2022 年,建信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達到峰值 500.16 億元。這是太平洋安泰時代不敢想象的規模,但也無疑埋下了 " 野蠻生長 " 的隐患。
就在創紀錄的 2022 年,問題暴露了。規模增長還在繼續,利潤卻沒有保住—— 2022 年,建信人壽更名後首次虧損。
這爲建信人壽敲響了警鍾,人事上的 " 換防 " 開始啓動。
2022 年 12 月 29 日,建信人壽發布公告稱,董事長謝瑞平 " 因工作安排 " 請辭。
接班者爲建行的 " 封疆大吏 " ——上海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林順輝。2023 年 2 月,林順輝出任建信人壽黨委書記。9 月,經監管批準,林順輝正式出任建信人壽董事長。11 月,建信人壽董事會換屆。
作爲建信人壽的 " 錢袋子 ",建信保險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建信保險資管 ")人事亦在這段時間密集調整。
2023 年 3 月 13 日,建信保險資管同一天公告:兼任董事長的謝瑞平、監事長何銀請辭,林順輝出任董事長。5 月,擔任建信保險資管總經理近五年的黃金華卸任退休,繼任者爲 "75 後 " 楊雪梅。
楊雪梅也是老建行人,2000 年參加工作,先後在建行總行審計部、房地産金融業務部、住房金融與個人信貸部、投資銀行部任職。在出任建信保險資管總經理之前,擔任建行總行投資銀行部資深副經理。
核心高管 " 換防 ",幹部年輕化,這都是試圖改變經營風格的标志性舉措。當然,這絕非建信人壽層面自己能夠做出的決策。
在人事集中變動的 2023 年,建信人壽保險業務收入一改之前的持續增長之勢,從 2022 年的 500.16 億元,降至 2023 年的 397.13 億元,降幅超過 20%。這種急轉彎,也絕非單純的市場現象。
愛也渠道,痛也渠道
很顯然,在 2022 年虧損的警鍾敲響之後," 班子 " 調整的同時,建信保險、甚至建行層面,已經開始試圖去解開症結。
如何去解?對于銀行系保險公司而言," 渠道革命 " 肯定是個僞命題。
數據上看,建信人壽的渠道集中非常明顯。年報顯示,2022 年,建信人壽原保費收入前五的産品,主要銷售渠道全部爲 " 銀行代理 "。這五大産品,合并保費收入 407.21 億元,占保險業務收入的 81.4%。
站在整個建行的角度看,保險業務對于銀行的戰略地位也在不斷凸顯。
特别是近年來,利率市場、信貸市場、投資市場的持續波動,理财、基金等業務增長動能放緩,保險成爲在一定程度上存有 " 剛兌 " 屬性的産品,保險代銷業務對于銀行利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即便對于财大氣粗的建行而言,也不例外。這也正是建行在建信人壽人事布局上落子 " 封疆大吏 " 的重要原因。
站在建信人壽的角度,其發展、壯大,本身就生于建行巨大的渠道網絡、客戶資源之上。何況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 蓄轉保險 " 的銀行渠道依然是非常有效。
但即便是 " 親生 " 的母行,銀行渠道的有效性,還有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保險産品本身要具有 " 競争力 "。既要保證渠道層面給銀行、客戶經理的傭金有吸引力,又要保證能給客戶下定決心的理由,在賠付、到期返還等産品條款方面優勢:能夠下單,又不會退保。
保險已經是一個充分競争的市場。建信人壽是 " 國字頭 ",相對很多中小保險公司而言,有着彌足珍貴的信用背書。但在産品方面,也必須直面包括 " 老六家 "(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泰康人壽、太平人壽、新華保險)、國際大型險企在内的行業巨頭,以及其他同樣有信用背書的銀行系保險公司的競争。
對保險産品 " 競争力 " 追求,也讓一些所謂的 " 明星 " 産品,占據了巨大的銷售比重。
從 2022 年的數據看,其 " 建信龍生鴻瑞 3 号兩全保險(分紅型)" 一款産品,就創造了 208.67 億元的保費收入,占當年保險業務收入 41.7% ——對于保險公司而言,這不算是好的現象。
靠銀行渠道推明星産品,用更好的條款吸引客戶趸交(一次交清保險費),這是銀行系保險公司 " 沖規模 " 的常規打法,也是建信保險的 " 舒适區 "。但這同時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傭金成本,長期的保費返還、賠付成本。
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在行業都在落實新會計準則,都面臨波動回報不佳的環境時,爲什麽建信人壽 2023 年虧損的規模到了數十億元的級别——依托低價值、快返還、賠付寬、趸交、銷售相對簡單的産品是沖規模的利器,但也帶來了相對高成本、高風險的 " 後遺症 "。
随着規模的積累,這些成本也會不斷被累加、放大。特别是對于人壽保險這樣的長期産品,風險其實是相對後置的。換句話說,如果市場持續低迷,保險公司投資收益能否在多年後持續覆蓋已經賣出的高成本産品?
斷臂求生?增速回調給新 " 班子 " 留出空間
在宏觀經濟的相對下行周期,建信人壽還要承接、化解先前積累的巨大規模帶來的慣性,風險也更容易暴露。
核心償付能力的數據,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
建信人壽最新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3 年四季度末,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 95%;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 174%。2023 年 9 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于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标準的通知》,這已經是放寬了計算原則後的數字。
根據原銀保監會發布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 60% 或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 120% 的保險公司,就要被列爲重點核查對象。
建信人壽在安全線内,但不足 100% 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并不算個寬裕的數字。以同爲銀行系的保險公司工銀安盛人壽爲例,這兩個數字是 133% 和 196%。再看建信人壽前股東太平系的太平人壽,2023 年三季度這兩個數字是 133.97% 和 212.69%。
長期來看,虧損或許隻是一個插曲,更關鍵的問題在于增長模式的選擇。2023 年的業務收入銳減 20%,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種決絕式的 " 斷臂求生 ",但其背後是發展戰略、産品結構調整。
" 市場因素外,應該也主動控制了規模增長。" 某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保險行業資深人士向《棱鏡》分析:" 控制趸繳業務規模,調整産品結構是壽險行業的一個趨勢。"
在市場高速增長的時候,選擇鼓勵趸交,讓客戶一次性就交清保費,可以沖規模迅速做大。但在市場相對波動的時候,選擇控制趸交規模,也有其理由。
一方面,趸交保費一定程度是對客戶資源的 " 竭澤而漁 ",随着基數的擴大,保險公司增長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另一方面,趸交保費要求保險公司在收到保費後迅速配置資産,如果投資市場不好,可能會帶來投資收益的巨大波動。如果是期交,反而可以将投資分散配置,降低波動。
何況,2023 年一次性收縮 20% 的增長規模,對于新 " 班子 " 而言,也留出了未來業務增長的空間,長期業績壓力緩解不少。
規模增長的壓力在未來可能是持續的。2023 年普通壽險産品利率 3.5% 切換 3.0% 的紅利或許不會再重複。特别是在監管對傭金費用的 " 報行合一 "(即傭金等費用必須與備案一緻,控制傭金超标)嚴控之下,産品本身的競争力成爲未來增長的更關鍵因素,但成本也如影随形。
在銷售側之外,要解決這個解決問題,就必須開源和節流。
" 基本上還是在保險行業所說的‘三差’内找出路:死差(實際死亡率和計算預定死亡率之差)、費差(實際費用率和預定費用率之差),關鍵在于更高質量的精算、運營管理。" 前述業内人士分析:" 利差(實際投資收益和保險預定利率支出之差)則是尋求更好的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