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一件文娛大事是,《繁花》來了,火了,爆了。
《繁花》的火爆不能說事先沒有征兆,但在顯露真容前各方更多的還是疑惑。電影導演拍電視劇行嗎?王家衛的非線性叙事還好使嗎?小說裏碎片化的講述能串成完整有力的故事嗎?會不會繡花枕頭一包草?會不會人在上海心在港?
騰訊視頻的會員觀看已至尾聲,東方衛視的滬語版推進正酣。上述所有的疑雲都被廓清了,所有的擔心都被證明是杞人憂天了。
《繁花》是内地和香港優質影視資源的一次成功融合,東方衛視和滬語版《繁花》是一次珠聯璧合的同頻共振。
關于《繁花》的贊美和探秘已滿坑滿谷。這裏從一個早早入坑、蓋戳的觀衆視角說說,《繁花》爲什麽行,滬語版《繁花》爲什麽是孤品中的孤品。
01
拿《繁花》跟《小時代》作比,是天大的笑話。說王家衛不會講故事,是天大的誤會。
王家衛本就是編劇起家。他出身于最講究戲劇沖突的 TVB 的編劇訓練班,他在成爲導演之前至少有五年的職業編劇生涯。在極其市場化的香港電影行業中,不會講故事的編劇是沒有生存空間的,從《彩雲曲》到《最後勝利》到《猛鬼差館》,他日漸變得弓馬娴熟。
王家衛自編自導的第一部電影《旺角卡門》,依然是叙事跌宕、結構緊湊的劇情片。他是在聲譽鵲起後和不斷探索中,走上了風格化的藝術片之路。他在差異化追求的道路上不斷精進技藝,最終成爲香港電影的一面旗幟。
電影是短篇,情緒驅動碎片就夠了。電視劇是長篇,必須有完整的故事和豐富的細節。王家衛對這一點心知肚明,所以《繁花》沒有斷頭故事,沒有以虛代實,也沒有走形式大于内容的路線。
王家衛有着清醒的文體意識,而幫助他實現電視劇的完成度的,是編劇秦雯。雖然坊間的報道和評論提及編劇不多,但熟悉電視劇創作的人都知道,一部 30 集的電視劇是以編劇的勞作爲基石的。
秦雯是科班出身的成熟編劇,之前的電視劇代表作有《我們無處安放的請春》《辣媽正傳》《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她長于原創,也精于改編。從小說《繁花》到同名電視劇,秦雯取舍原作的眼力、架構故事的能力、打造細節的功力,處處可見。
好編劇加懂編劇的好導演,劇作就有了保障。而劇本變成影像的過程中,王家衛自然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與其說是拍了 30 集電視劇,不如說是拍了 10 部電影。
王家衛真的把他如夢似幻的影像風格、嵌套拼圖的叙事藝術、迷離暧昧的情感交互、煽情而不濫情的插曲和配樂,全部用到了這部作品中。
可以說,秦雯的劇本 + 王家衛的視聽,構成了中國電視劇中從未有過的藝術孤本。甚至也可以說,王家衛之前的電影全部在爲這部劇做準備,一個電影導演在電視劇創作中走上了個人藝術生涯的巅峰。
02
" 獨立女性 " 是這幾年國劇創作中的高頻詞,也是劇宣文案中經常使用的話術。
但嚴格說來,貼有這個标簽的大多數女性形象是口号式的、迎合向的、罔顧人物弧光的假貨。《繁花》沒有打這個牌,隻是按照國劇的傳統手藝,理順心理動因,完善成長曲線,打造了兩個真正獨立女性——汪小姐(唐嫣 飾)和玲子(馬伊琍 飾)。
汪小姐剛出場時是大小姐做派,做事風風火火,講話要占上風,拒腐蝕、永不沾。後來又暴露了 " 戀愛腦 ",長途驅車救寶總(胡歌 飾),真情道白願意陪他走天涯。然而寶總這家夥,做生意 " 不響 ",面對表白也 " 不響 "。盡管是處處周到的護花使者,但拖泥帶水不接招。
于是,汪小姐在單位受挫、下放基層鍛煉的過程中,生而爲 " 碼頭 " 終不可自棄的那一面覺醒了,義無反顧走上 " 虹口小汪 " 獨闖江湖之路。這一變,何其刻骨銘心,何其勇猛豪邁。
玲子剛出場時是 " 讨債鬼 ",經營的 " 夜東京 " 不怎麽賺錢,但總是從寶總身上得進項。汪小姐是富貴牡丹花,她是風塵野玫瑰。平日裏做生意外戰外行,内戰内行。有時候也頂得上去,作戲搞定 " 大王蛇 "。奈何玲子也是情癡,嘴上不說,用行動守望寶總的歸期。
汪小姐落難的同時,玲子也看清了等待的無望。于是,因人成事的僞老闆娘,痛定思痛變身靠本事吃飯的真老闆娘,上演一段 " 敲掉 " 往事,開創新局的傳奇。這一變,何其明朗透徹,何其落子無悔。
電視劇是作者和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好的人物就是能夠實現自洽和他洽。根據東方衛視的播出進度,汪小姐和玲子的漂亮軌迹已經劃出來,而李李(辛芷蕾 飾)和寶總的内心世界還在建構中。
我們已清晰地感知到,劇中荟萃了從小菜鳥到老法師,從投機客到實業家,從多情種到專情派,等等形形色色的活人,出沒在黃河路和進賢路的熙熙攘攘中。
03
《繁花》不隻是寫了癡男怨女,也不隻是寫了心靈成長,它還寫了商場如戰場,寫了一個時代的昂揚與落寞,悸動與奮鬥。
王家衛會講故事,也懂經濟。知資本,也懂市井。來自杭州的湖西針織廠廠長範新華(董勇 飾),以 " 外憨内奸 " 的姿态闖蕩上海灘。他和寶總、魏總(鄭恺 飾)的幾番拉扯,是服裝貿易戰的小試牛刀。
黃河路上爆發搶客大戰,以金美林老闆娘(範湉湉 飾)爲首的老闆娘聯盟,要置至真園老闆娘李李于死地。一場明挖廚師,暗斷貨源的阻擊戰開始了。寶總和爺叔(遊本昌 飾)見招拆招,一一化解。一條街上開飯館,是帶有零和遊戲性質的。這場你死我活的鬥争,真正體現出了王家衛張弛有緻、三翻四抖的叙事藝術。
寶總的生意從來兵分兩路。一路貿易領域,一路資本市場。實業有實業的打法,資本有資本的邏輯。實業主體之間的博弈和拼殺,前半程表現得淋漓盡緻。而後半程主要是股票市場的較量,這實際上是進入了香港影視人的另一個舒适區。
這才叫商戰如諜戰,這才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才叫強中自有強中手,這才叫小勝靠智,大勝靠德,這才叫出來混,早晚要還的,這才叫樂極生悲,極緻反轉 ...
《繁花》的連番商戰戲,給觀衆以巨大的審美滿足,也見證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上海的踔厲奮發,風光無限。
那是滬深股市草創的年代,股指在 1000 點左右震蕩。那是市場經濟剛剛确立的年代,市場配置資源帶來無限想象空間。那是人均 GDP0.23 萬元的年代,30 年後這一數字将達到 8.57 萬元。那是上海灘遍地機會的年代,各路英雄會獵于方興未艾的市場中。
範總靠狡黠立足,寶總靠 " 做數學題賺錢 ",李李靠信息差緻富,玲子靠手藝吃飯,汪小姐靠堅強的意志打開局面。在那樣一個風帆盡舉的時代,認真做事的人都能吃到紅利,都在擘畫理想的彼岸。
這一幅時代風情畫氣象萬千,這一段百轉千回的交響曲餘音繞梁。
04
《繁花》有普通話和滬語兩個版本。第一遍,我看的是普通話版。第二遍,我啓動了滬語版觀看。
東方衛視正在播的是滬語版。隻有滬語版能夠盡顯《繁花》的全部風情和韻味。因爲,語言和表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表達。上海人說上海話才最放松,最盡興,最見潛台詞和真性情。上海人說普通話,給出的是普适版,但不是專屬版。
《繁花》拍攝時,上海籍演員胡歌、唐嫣、馬伊琍他們都用滬語。而來自杭州的小老闆範總,操的是演員董勇融合了長三角方言的自創語系。範總的率先出圈,與這套獨特的台詞系統分不開。而主角團們之間的細膩溝通,也非滬語版不能全然到位。
根據總局發布的中國視聽大數據,東方衛視在 2023 年繼續領跑黃金檔電視劇的收視率。在劇集單頻道播出的全年收視前十名中,東方衛視播的劇目占據了 6 席。東方衛視播出的《無間》,是去年省級衛視黃金檔劇目中唯一的收視破 1 的劇目。
多年以來,東方衛視都是省級衛視中的電視劇第一播出平台。今年一開年,他們又以滬語版《繁花》服務觀衆,再次獲得了收視和風評的雙豐收。
每一個爆款劇都具備一定的長尾效應,去年的《狂飙》如此,今年的《繁花》也是如此。騰訊視頻和東方衛視的播出形成了層波疊浪的協同效應,《繁花》正在向更深更廣的觀衆群滲透。
現在,滬語版《繁花》可以安排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