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松果财經,作者|添澤 Tyler
領英似乎還沒思考清楚,本土化到底意味着什麽?
2023 年 5 月 9 日,領英宣布本土化求職平台領英職場将在 8 月 9 日停止服務。據了解,領英職場于去年 12 月 14 日上線,上線不到半年就将下線,比領英之前推出的赤兔更 " 短命 ",而這背後是領英本土化策略的又一失利。
圖片來源:LinkedIn 官方公衆号
如今,20 歲的領英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職場社交平台,但在中國市場上卻始終未能泛起水花。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 7 月,領英在全球的用戶規模已經超過 9 億,但中國會員僅 5700 萬,占比還不到 10%。而這一切,都源于領英對中國市場的誤解。
中國的就業市場:下沉市場向上,高端市場向下
領英在公告中表示,領英職場關停的原因是激烈的市場競争和宏觀經濟的挑戰。
中國市場的競争有多激烈?數據顯示,2021 年,中國網絡招聘市場規模爲 160 億,同比增長 48.2%,2022 年則爲 175 億,僅同比增長 9.2%,增速顯著放緩,代表着行業逐步進入存量博弈階段。而從線上招聘競争格局來看,前程無憂、BOSS 直聘、智聯招聘及獵聘綜合競争力處于第一梯隊,占據市場主要份額,地位難以撼動。
以 BOSS 直聘爲例,其用戶規模長期位于行業前列,而規模增長與其大手筆營銷投入密切相關。早在 2018 年,BOSS 直聘就豪擲 1 億贊助世界杯,這一看似激進的營銷策略,爲 BOSS 直聘換來了爆發式的增長,用戶規模實現翻番。後續通過持續提升産研實力與服務質量,到 2022 年第四季度,BOSS 直聘的平均月活躍用戶數已達到 3090 萬,同比增長 26.6%。
而在 B 端,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止的十二個月,BOSS 直聘付費企業客戶總數達到 410 萬家,同比增長 41.4%,創造了曆史新高。
宏觀來看,BOSS 直聘的成功也離不開近年來就業市場的下沉趨勢。根據天風證券的預測,2020-2025 年,中國藍領在線招聘市場規模的年複合增長率超 40%。另外,灼識報告顯示,2026 年中國藍領線上招聘的滲透率将增長至 35.5%,增幅是白領線上招聘同指标的 1.25 倍。由此來看,藍領對就業市場持續增長做出主要貢獻,該市場增長潛力遠遠大于白領等市場。
在此背景下,求職軟件出現不同的結構性發展趨勢。以 BOSS 直聘、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爲代表的下沉市場就業需求顯然更加旺盛,而以獵聘、領英爲代表的高端市場在用戶活躍上很難有新的突破,進而在業績上也難以取得亮眼表現。數據顯示,2022 年,獵聘實現營收 26.4 億元,同比基本持平;BOSS 直聘的營業收入爲 45.11 億元,同比增長 5.9%,是獵聘的 1.7 倍。而領英的情況可能更加令人擔憂,在就業市場劇變期間,其數據趨勢一直處于墊底位置。
圖片來源:Questmobile,民生證券研究院
截止到 2022 年 7 月,領英中國的用戶規模在 5700 萬左右,僅僅比 2018 年增長了 39%,平均每年增長率不足 10%。和用戶規模相比,領英中國的月活數據更是不容樂觀。在關閉社交功能前,領英中國的月活已經下跌到 90 萬,僅爲同期智聯招聘的 1/10,脈脈的 1/5。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國市場環境對領英的發展産生較大影響,但問題真的僅限于此嗎?回歸到企業經營中,領英未在中國市場實現突圍,或許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其本土化之路越走越窄。
全球 9 億用戶的領英,把自己逼到巷道
對于領英中國來說,成功的基因也可能成爲失敗的導火索。
領英的成功來源于真實可靠的職場信息。職場人可以通過高可信度的職場檔案以及一度、二度人脈,來推銷自己。另一邊,企業同樣可以建立公司主頁與招聘簡介,來吸引優秀的人才。然而,這一套機制的運作高度依賴信息的可靠性,而信息的可靠性需要數據的支撐。在這一方面,領英顯然具備先天優勢。
2016 年開始,國際版領英與 GitHub、惠普、微軟等企業實現了數據上的互聯互通。同時,職場人在大型公開在線課程項目 Coursera 學習後,結業證書及技能證明也能同步到領英檔案中。但這些優勢并未在中國市場發揮效果。在中國市場,個人職業檔案的真實性高度依賴用戶填寫意願。因此,領英中國的職場信息中,充斥着不少無依據的内容。緊接着,合規問題自然也就出現了。
而這些還并不是問題的關鍵,真正的症結在于領英的發展價值觀過于固守。領英的競品脈脈,同樣定位職場社交。但基于中國市場的實際需求,脈脈選擇了 " 實名認證 + 匿名社區 " 的功能組合,這使得其用戶規模迅速提升。早在 2020 年 6 月,脈脈的用戶數突破 1.1 億,超過了領英中國。而基于對真實性的追求,領英中國早期主打實名認證,主動放棄 " 匿名社區 ",也相應縮小了自己的戰場。
如果說," 匿名社區 " 的缺位是領英對中國職場的 " 不解風情 ",那麽赤兔的失敗是一次更直接的打擊。基于擴大市場規模的需求,領英也曾企圖與國内傳統招聘網站進行下沉市場的争奪,2015 年,領英推出赤兔,定位爲 " 最懂中國職場的社交 APP"。" 職場社交 " 是領英的商業基因,而 " 最懂中國 " 則是再明顯不過的本土化意圖。從産品特點來看,領英确實在本土化上做出了努力。爲了貼合當時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用戶習慣,赤兔采用 " 免費使用 + 增值服務 " 的盈利模式,以吸引用戶注冊。但赤兔并沒有成功,上線四年後,赤兔的注冊用戶數量最終停留在 500 萬,而日活用戶更是不足 2 萬。
赤兔的關停,更像是一場商業羅生門。一方表示,赤兔的失敗是因爲開發進度過慢。另一方則表示,赤兔的失敗是因爲定位出現問題。但可以确定的是,赤兔在較短的時間内走向終點,受到多重因素推動。而從領英中國後續的動作來看,其可能過于着重解決定位問題。
2019 年,領英中國啓動戰略升級,開啓 2.0 時代,一大動作就是掉頭向上,開始隻關注高端人才及海歸人士。在管理層看來,赤兔面向下沉市場,而領英的基因是高端人才,這兩者并不能兼容。顯而易見,在這種情況下,領英中國的陣地進一步縮小。
值得一提的是,2021 年 10 月,領英中國宣布關閉社交功能,這意味領英中國徹底變成了一款招聘軟件。然而,在沒有了社交基因後,職場招聘的功能有些孤木難支。結果就是,領英中國離 C 端市場越來越遠。
整體來看,放棄 " 匿名社區 "、放棄 " 普通職場人 "、放棄社交模塊……領英本土化的反面,是不斷收縮陣線的商業抉擇。而在宣布放棄領英職場後,領英在中國市場也失去了全部 C 端用戶。根據梅特卡夫定律,網絡的價值與互聯網用戶數量的平方成正比。失去 C 端用戶的領英中國,真的能服務好 B 端用戶麽?
走 B 端路線,領英會更有優勢麽?
完全告别 C 端市場,并不意味着領英決定從中國市場撤退,而是縮小商業版圖,專注 B 端市場,爲中國企業在領英的海外網站上發布招聘及營銷等信息,提供推廣内容、建主頁等出海服務。
從相關行業發展趨勢來看,這也是合乎常理的選擇。近年來,中國衆多企業已經陸續開啓出海進程,另外與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的需求急劇上升。根據 IDC 預測,2022-2026 年中國人力資本管理(HCM)SaaS 市場規模将以 40% 的複合增速增長,到 2026 年市場規模将達到 26.3 億美元。可以說,領英面對的 B 端市場還是一片藍海,其挖掘到增量的可能性更大,但本土化的問題依然無法規避。
從公布的信息看,領英的 HR SaaS(人力資源服務軟件)業務主要圍繞人才管理展開。這條路線與目前國内的主流方向存在差距。以北森、薪人薪事爲代表的 B 端企業服務,主要圍繞薪酬管理、人員招聘等方面展開。從現狀看,能提升經營效率的薪酬管理,顯然比學習培訓更受企業歡迎。當然,前者也更容易在中國市場實現商業化。因此,如果領英沒有更貼合中國市場的解決方案,B 端業務的推進依然面臨不小的挑戰。
事實上,本土化并不意味着一味向市場退步,而是需要主動尋求與市場的聯系。以實際案例來說,肯德基的本土化并不是抛棄炸雞和薯條,而是選擇不斷推出貼合中國人口味的新産品;蘋果也沒有爲了中國市場而更改手機系統,而是基于市場需求,在配色等方面下功夫。
本土化應該是加法,在通用需求的基礎上增加本土市場所需要的實際需求。但領英似乎一直在做減法,通過舍棄一批又一批的用戶來達成某一種短暫的邏輯自洽。退讓的過程中,領英中國也慢慢失去了獨有的優勢。
其實,領英在發展 B 端業務時,或許可以看看本土企業的做法。比如,同樣定位 HR SaaS 的獵聘,在提供流量曝光、需求置頂等傳統招聘功能模塊外,還爲 B 端企業提供薪酬報告、人力評測、智能面試等數據化、智能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工具。前程無憂也有類似職業測評、主題報告等衍生服務來打造企業的第二增長曲線。這些舉措都是從 B 端客戶的需求展開,若加強對客戶特性和訴求的深度洞察,在通用需求的基礎上,貼合市場的實際需求點,領英或許能真正做成功本土化,翹起中國市場的支點。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