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虧錢,股市撈錢
一份洩露出來的小米汽車工廠調研文件顯示,小米汽車預計将會在 2024 年 3 月實現首輛汽車上市,4 月交付,一季度整車産量約 2000 輛,産值 4 億元。
倘若上述文件内容屬實,經過業内人士測算,小米 SU7 的最終市場定價将在 20 萬元左右,也就是 19.9 萬元的價格。
這樣一來,即便是在價格戰四起的中國車市,小米 SU7 在價格上也具有一戰之力。按照小米内部說法,小米汽車内部已經做好未來超 5 年虧損的準備,這無疑在表明:小米汽車來了,且将戰鬥到底。
畢竟,小米汽車出場即決賽,尤其是雷軍爲小米汽車埋下的暗線更容不得 SU7 有半點馬虎,因爲這直接關乎小米供應鏈上的企業能否順利登陸資本市場。在理論上,小米不僅可以通過風投的杠杆來填補汽車銷售的虧損,甚至還有可能拿到高出汽車虧損數倍的投資回報。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金角财經,我們将爲你剖析更多社會熱點,拆解經濟事件背後的邏輯。
唯二選擇
由于小米汽車遲遲未能公開售價,反而直接把極氪頂上了熱搜。
2 月 27 日,極氪宣布中期改款 001 正式上市,售價 26.9 萬 -32.9 萬元。相比老款車型,改款 001 升級了超過 55% 的整車裝配級部件總成,在總成本增加了 5 萬多元的基礎上,售價不升反降,入門價降低了 3.1 萬元,頂配價格下調近 6 萬元。
在極氪官方上市直播的留言評論中,出現最多的聲音是圍繞極氪 001 與小米汽車的讨論。甚至在發布會現場,還爆發出了 " 讓雷軍學學 " 的起哄聲。
這潑天的流量與熱度,讓整個車圈在 20 萬元上下的新能源車型上,瞬間就隻有極氪 001 與小米 SU7 兩種選擇。
發布會後,極氪高管對媒體表示,小米是一家值得尊重的優秀公司,它加入造車對整個行業是好的,因爲加速了内卷。" 我們尊重且敬畏小米汽車,作爲頭部互聯網科技企業,他們實力很強。像他們的營銷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但在技術上,他們是需要向我們學習的。"
實際上,自小米在去年年底公布了 SU7 的相關技術信息之後,整個車圈的輿論場便開始将小米與極氪進行對比。就在小米發布會的前一天,極氪旗下全新純電動轎車極氪 007 正式上市,極氪 007 全系标配 800V 架構、高通 8295 芯片,單電機功率 310kw、可選 100 度電池等等,而它的起售價拉低到了 20.99 萬元。
加上小米創始人雷軍與吉利系的恩怨,讓這種時間上的巧合多了些許卡位之意。有網友爆料稱,2021 年雷軍帶領旗下高管,在汽車行業内四處調研。對此,吉利方面表示出了極大的善意,完全配合雷軍和小米的調研," 無私無設防地開放交流參觀 ",甚至還安排核心部門——吉利汽車研究院,與雷軍進行深度交流和座談。不過,事後雷軍将吉利汽車的核心高管——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胡峥楠,以及 20 多個骨幹挖到了小米汽車。
盡管這段恩怨未能得到雷軍與吉利方面的任何回應,但吉利系在客觀上形成了對小米 SU7 的全面圍剿:15-20 萬級市場,有今年 1 月上市的中大型純電轎車銀河 E8;20-25 萬級市場,有中型純電轎車極氪 007 的防守;25 萬 -30 萬級市場,則是剛上市的中期改款極氪 001。
對于小米這樣的車圈新人來說,在輿論場上形成某一價格帶上的唯二選擇,就已經達成既定的戰略目标,剩下的就是制定出一個符合大衆預期的價格将産品推向市場即可。
汽車圈裏的米鏈
盡管一衆業内人士分析,小米将 SU7 的售價定在 20 萬元上下的價位是在賠錢賣車,但這并不妨礙雷軍可以通過造車來撈錢。
在如今内卷嚴重的中國車市裏,新玩家想通過推出某一爆款車型來實現盈利并不現實,在前期虧損是大概率事件的情況下,新玩家必須要找到中後期得以扭虧的方法論。
與其他入局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新玩家所不同的是,雷軍治下的小米是以 " 投行化 " 的方式去布局汽車業務,隻要小米汽車規模與銷量能夠上去,那麽雷軍就有希望将小米供應鏈上的企業順利登陸資本市場。
此前,趣睡科技、德爾瑪、華米等米鏈企業的成功上市,就爲雷軍以及小米帶來不菲的收益,此番在汽車領域無非就是故技重施,眼下急需一個能夠走量的車型來帶動這條供應鏈轉動生産線。
況且,雷軍爲這場曠日持久的 " 燒錢 " 大戰做好了資金準備,是具備 " 以價換量 " 的底氣。根據小米公布的 2023 年第三季度财報顯示,小米已經在造車上投入了 72 億元的資金,同時小米賬上的現金儲備達到了 1275 億元。
在 2021 年正式宣布造車後,小米便依靠資本與品牌溢價去謀劃自己的米鏈版圖。
2021 年 9 月,小米智造基金成立,雷軍擔任該基金的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
截至去年 3 月,小米智造基金已經獲得兩輪共計 90.3 億元的募資,其中不少都投向了汽車産業鏈相關的領域。
除了小米智造基金,小米還通過小米産投基金、順爲資本以及小米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個平台,來做汽車産業鏈上下遊的的投資布局,官宣造車兩年來,小米幾乎将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的上下遊,都投了一個遍。
僅在動力電池領域,小米先後投資了中航锂電、蜂巢能源、珠海冠宇、贛鋒锂電以及衛藍新能源共 5 家公司,其中前 3 家爲業内知名的電池供應商,贛鋒锂電與衛藍新能源則聚焦于下一代固态電池技術。
在電控領域,小米則投資了奧易克斯,後者的主營業務是新能源汽車電控産品和汽車傳統動力電控産品,是國内唯二具備國六技術能力的企業。
在線控制系統上,小米則通過順爲投資了海之博。
在汽車底盤上,小米也投資了孔輝汽車,它是國内首家乘用車電控空氣懸架系統供應商,也是岚圖 Free 的空氣懸架供應商。
由此可以看到,小米正在通過投資與汽車供應鏈上下遊的企業建立更深層的鏈接,正在建立一套屬于小米汽車的供應商生态鏈。
在小米陸續披露造車相關事宜的同時,亞通精工、祥鑫科技等智能新能源車産業鏈上市公司紛紛披露與小米汽車合作進展。進入到去年 11 月之後,一批小米汽車産業鏈公司逐漸 " 浮出水面 ",受到二級市場追捧。2023 年 11 月 16 日,商絡電子在互動易平台回複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通過 Tier1 供應商間接爲小米汽車供應阻容感、二三極管、電源芯片等電子元器件。
更何況是那些有着小米投資背景的嫡系米鏈公司,随着小米汽車的熱賣,必定會加大資本市場的熱度。
隻能是 19 萬 9 了
除了借助資本杠杆,擺在雷軍面前的還有一條路,就是後期的軟件訂閱服務,類似 FSD 這種自動駕駛服務。
小米生态所形成的 " 人車家 " 的生态閉環,是大多數車企不具備的優勢。
在去年 12 月 28 日的發布會上,雷軍在公布完小米汽車的各種硬件、智能駕駛等系統之後,小米澎湃 OS 車機便正式登場。小米澎湃 OS 支持跨端無縫連接,手機應用可以無縫上車,流轉在大屏上使用。
按照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的表述,在 " 人車家全生态 " 的戰略下,小米将通過先進技術與先進體驗的全面引領,由小米澎湃 OS 全面打通人、車、家三大場景,帶動産業鏈,共創以人爲中心,主動服務于人的超級智能生态。
從技術角度來說,澎湃 OS 的框架邏輯就是将安卓系統底層的一部分,換成了自研的 Vela。這與鴻蒙早期的套路相似,在 HarmonyOS NEXT,也就是鴻蒙星河版成氣候之前,鴻蒙操作系統也一直被稱作是 " 套殼安卓 ",關鍵原因就是它采用了安卓的底層代碼 AOSP,兼容安卓應用。
從穩定安全的角度來看,作爲 " 套殼安卓 " 的澎湃不及已經推倒重建的 " 純血鴻蒙 ",短期内唯有小米自家的汽車才肯接入其中。
這樣一來,壓力又來到了老生常談的銷量問題,如果小米汽車無法形成規模,那麽這套 " 人車家 " 的生态閉環也難以成事,更不必說後續的軟件訂閱服務。
但是鴻蒙的存在又注定小米汽車在初期不會貿然走性價比路線,必須要從高點爲整個澎湃系統來定調。簡單點理解就是,小米如果考慮後期的軟件訂閱服務布局,那麽在初期推出的産品就必然不是低端車型,反而還要将自己所掌握的所有生态布局上的功能全部堆疊到産品之上,然後通過車輛的具體市場反饋來講述一個有關 " 人車家 " 的故事。
以目前國内消費者對于軟件服務的習慣培養上看,軟件訂閱服務的盈利點将晚于米鏈供應商上市的到來,不會重現樂視當年在電視領域 " 硬件免費、内容付費 " 的模式,現階段還是要讓消費者把錢花在一個 " 看得見、摸得着 " 的車輛硬件上。
因此,19.9 萬元的定價是一個既具備走量可能性,又不會拉低澎湃品牌調性的折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