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雷科技數碼 3C 組 | 編輯:TSknight | 排版:之秋
今年九月份的發布會上,英特爾正式公布了新一代的移動端處理器——酷睿 Ultra 系列,作爲下一代移動端 PC 的核心,酷睿 Ultra 系列從工藝、架構到功能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英特爾直接爲其啓用了一個全新的産品名。
當然,英特爾倒也沒有完全抛棄以往的名字,依然保留了 " 酷睿 " 的産品名,隻是從以前的酷睿 xx 代,變成了酷睿 Ultra,以 3、5、7 來區分性能級别的習慣也被保留了下來。
圖源:英特爾
不過,酷睿 Ultra 系列的相關産品并沒有與桌面端一同上市,或許是因爲架構及工藝上進行了很大的改動,所以上市時間延後了不少,直到最近才公布正式上市時間爲 12 月 14 日。
酷睿 Ultra 系列會給筆記本電腦市場帶來怎樣的變化?該系列處理器值得買嗎?如果你有這些疑問,不妨往下看。
在美國亞馬遜等電商平台,首款搭載酷睿 Ultra 系列的産品已經開啓預售,型号爲 MSI Prestige AI EVO,預計戴爾、惠普等品牌的相關産品應該也會在近期開始陸續公開。
有意思的是,微星這一次的産品命名與以往有着些許不同,仔細留意型号,你會發現其中多了個 "AI",AI 不僅僅是産品的特性,也是酷睿 Ultra 的最大賣點。作爲英特爾爲 AI 時代定制的一款處理器,酷睿 Ultra 系列處理器全系都内置了專門的 AI 計算核心,能夠讓用戶進行端側的 AI 大模型部署,無需聯網即可使用 AI 功能。
所以,也有人稱酷睿 Ultra 系列是英特爾過去 40 年裏最大的改革,PC 處理器正式進入 AI 計算時代。在英特爾之後,高通最新公布的 PC 處理器同樣提供了專門的 AI 計算核心,雖然 AMD 方面還沒有透露太多消息,但是想必也不會缺席太久的。
可以說,PC 正在快步邁入 AI 時代,相信在未來一兩年裏,PC 的 AI 端側部署能力将會得到明顯的提升,不過現在談論這些,倒是還早了些,畢竟目前隻有酷睿 Ultra 系列支持且即将商用化,而高通和 AMD 的産品還需要再等等,沒有對比的情況下也很難看出誰優誰劣。
不過,AI 能力無法直接對比,傳統性能還是可以聊聊的,著名數據庫 Geekbench 6 中已經出現了多個酷睿 Ultra 7 155H 的跑分記錄。如無意外應該是廠商内部測試的結果,考慮到距離上市僅有一個月的時間,這下新的跑分基本上也代表了酷睿 Ultra 7 155H 的真實水平,相較于此前的工程版有着更高的參考價值。
圖源:Geekbench 6
從 Geenkbench 6 的數據來看,酷睿 Ultra 7 155H 的單核分數都在 2350 分以上,多核性能則在 12700 — 13100 分之間浮動,單看數據與上一代的移動端旗艦 i9-13900H 非常接近,考慮到兩者在核心數上的差距(酷睿 Ultra 7 155H 爲 6P+8E+2LPE,i9-13900H 爲 8P+16E),可以肯定新的架構在多核性能上有着不少突破。
作爲對比,我們再來看看 AMD 的 PC 處理器分數,AMD 目前的旗艦型号爲 Ryzen9 7940H,單核性能約 2500 分,多核性能約爲 12000 分,從數據上看,在多核性能上要略輸于酷睿 Ultra 7 155H,單核性能則略微超過。
據英特爾透露,酷睿 Ultra 系列得益于 4nm 工藝的幫助,在功耗上的表現非常不錯,讓該系列處理器在低功耗下也有不錯的性能表現。從網上洩露的數據來看,酷睿 Ultra 7 155H 的 TDP 爲 28W,實際使用時功耗應該在 35 — 40W 之間,以這個功耗來看,性能比确實不錯。
圖源:推特
那麽單就性能來看,酷睿 Ultra 7 155H 至少與目前的旗艦移動端處理器是基本持平的,至少在正常的應用中是沒有問題的。而在日常應用之外,酷睿 Ultra 系列所搭載的 NPU,則能夠爲用戶提供更高效的 AI 處理,單就英特爾公布的數據來看,在效率上的提升非常明顯。
如無意外,NPU 的最大用武之地就是與微軟的 Copilot 搭配,組成本地的 AI 智能助手,可以在無網絡或是隐私模式下使用,某種程度上來說, 對于商業公司而言酷睿 Ultra 系列的價值很高。
單從技術和功能角度來看,酷睿 Ultra 系列的提升無疑是巨大的,但是對于普通用戶而言,應用場景在哪,普通用戶又是否需要 AI 加速核心的支持呢?
在讨論實際應用場景前,我們先來看看酷睿 Ultra 的價格,目前公布價格的隻有 MSI Prestige AI EVO,共有三個型号可供選擇,分别搭載酷睿 Ultra 5 125H 和酷睿 Ultra 7 155H,價格從 1049 美元起,最高爲 1649 美元。
圖源:NEWEGG
考慮到全系均不搭載獨立顯卡,以價格來說并不算便宜,不過 MSI Prestige 系列産品的售價本身也不低,在同一個平台中查詢到的價格顯示,搭載 i7-13700H 的 MSI Prestige 要價也高達 1679 美元。
如此推算,基本上可以确定酷睿 Ultra 系列的成本并不高,甚至比高性能版移動端酷睿處理器還更便宜一些,因爲搭載酷睿 Ultra 7 155H 的同配置價格要比 i7-13700H 低 400 美元(1649 美元版本爲酷睿 Ultra 5 125H 的高配版,擁有更大的固态和内存)。
從價格生态位來看,國内廠商應該可以将其做到 5000 元左右的中端價位,基本上取代原有的标壓版處理器市場是沒有問題的。對于辦公用戶而言,如果你有需要在本地進行 AI 大模型的部署,或許希望更好的利用離線 AI 功能,那麽酷睿 Ultra 系列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如果是遊戲玩家,買酷睿 Ultra 系列顯然是沒有必要的,一方面酷睿 Ultra 系列的主頻并不高,在遊戲體驗方面的表現是不如傳統的高性能版酷睿的。而且,英特爾也确定了酷睿 14 代桌面版将在明年發布移動版本,據透露睿頻高達 5.8GHz,理論性能高于桌面端的 i7-14700K。
有意思的是,MSI Prestige AI EVO 已在相關網站下架,看來應該是誤操作導緻的提前上架。酷睿 Ultra 系列的國内上市時間同樣爲 12 月 15 日,屆時雷科技将爲大家帶來現場報道,敬請期待。
End
骁龍X Elite,PC 王炸來了!!!